风水与养生,怀孕保健,育儿保健,月子保健

标题: 除寒组合贴(穴位组合) [打印本页]

作者: 金光灿灿    时间: 2010-3-13 16:20
标题: 除寒组合贴(穴位组合)
取穴:左前谷穴、左通谷穴、左灵道穴、左复溜穴、或者左支沟穴、左阳辅穴
首先通过按压以上穴位判断是否受寒,寒气驻留这些经络内
作者: 金光灿灿    时间: 2010-3-13 16:23
前谷穴
[定位] 在手掌尺侧,微握拳,当小指本节(第5指掌关节)前的掌指横纹头赤白肉际。
[解剖] 有指背动、静脉;布有尺神经手背支。
[主治] 头痛,目痛,耳鸣,咽喉肿痛,乳少,热病。
[配伍] 配耳门、翳风治耳鸣。
[刺灸法] 直刺0.3~0.5寸。
[附注] 手太阳经所溜为“荥”。

作者: 金光灿灿    时间: 2010-3-13 16:26
足通谷穴
[定位] 在足外侧,足小趾本节(第5跖趾关节)的前方,赤白肉际处。
[解剖] 有趾跖侧动、静脉;布有趾跖侧固有神经及足背外侧皮神经。
[主治] 头痛,项强,目眩,鼻衄,癫狂。
[配伍] 配大椎治项强。
[刺灸法] 直刺0.2~0.3寸。
[附注] 足太阳经所溜为“荥”。

作者: 金光灿灿    时间: 2010-3-13 16:29
以上两穴位用除寒贴,因寒气从外部进入人体内后,大都驻留在足太阳膀胱经和手太阳小肠经中,

以下四个穴位穴位,根据按压是否酸痛,分别贴通用穴位贴
作者: 金光灿灿    时间: 2010-3-13 16:32
阳辅穴
[定位]在小腿外侧,当外踝尖上4寸,腓骨前缘稍前方。
[解剖]在趾长伸肌和腓骨短肌之间;有胫前动、静脉分支;布有腓浅神经。
[主治]偏头痛,目外眦痛,缺盆中痛,腋下痛,瘰疬,胸、胁、下肢外侧痛,疟疾,半身不遂。
[配伍]配陵后、飞扬、金门治下肢痿痹瘫之足内翻畸型。
[刺灸法]直刺0.5-0.8寸。
[附注]胆经经穴。

作者: 金光灿灿    时间: 2010-3-13 16:33
支沟
[定位]在前臂背侧,当阳池与肘尖的连线上,腕背横纹上3寸,尺骨与桡骨之间。
[解剖]在桡骨与尺骨之间,指总伸肌与拇长伸肌之间,屈肘俯掌时则在指总伸肌的桡侧;深层有前臂骨间背侧和掌侧动、静脉;布有前臂背侧皮神经,深层有前臂骨间背侧及掌侧神经。
[主治]暴喑,耳聋,耳鸣,肩背痠痛,胁肋痛,呕吐,便秘,热病。
[配伍]配天枢治大便秘结;配双侧支沟治急性腰扭伤、胁痛。
[刺灸法]直刺0.5-1寸;可灸。
[附注]三焦经经穴。

作者: 金光灿灿    时间: 2010-3-13 16:35
本帖最后由 九曲溪 于 2010-3-13 17:04 编辑

灵道:有平静心神、减缓心律、调节神志的作用。
[定位] 在前臂掌侧,当尺侧腕屈肌腱的桡侧缘,腕横纹上1.5寸。
[解剖] 在尺侧腕屈肌与指浅屈肌之间,深层为指深屈肌;有尺动脉通过;布有前臂内侧皮神经,尺侧为尺神经。
[主治] 心痛,暴喑,肘臂挛痛。
[配伍] 配心俞治心痛。
[刺灸法] 直刺0.3~0.5寸。
[附注] 手少阴经所行为“经”。

作者: 金光灿灿    时间: 2010-3-13 16:37
本帖最后由 九曲溪 于 2010-3-13 17:05 编辑

复溜 :是滋补肾阴、利水消肿,凡是咽中的问题,按揉复溜都会有效
[定位]在小腿内侧,太溪直上2寸,跟腱的前方。
[解剖]在比目鱼肌下端移行于跟腱处之内侧;前方有胫后动、静脉;布有腓肠内侧皮神经,小腿内侧皮神经,深层为胫神经。
[主治]泄泻,肠鸣,水肿,腹胀,腿肿,足痿,盗汗,脉微细时无,身热无汗,腰脊强痛。
[配伍]配后溪、阴郄治盗汗不止;配中极、阴谷治癃闭。
[刺灸法]直刺0.8-1寸;可灸。
[附注]肾经经穴。

作者: 金光灿灿    时间: 2010-3-13 16:42
本帖最后由 九曲溪 于 2010-3-13 17:09 编辑

将栾老师关于外感伤寒的表述转帖于下:
    人受寒后,首先要从膀胱经和小肠经上治。
    外感疾病中,因受寒引起的最多。
    受寒之后,各种各样的症状都可能出现:发烧、嗓子痛、咳嗽、鼻塞、流鼻涕、打喷嚏、浑身发冷、小便频繁、后背酸痛、胳膊痛、肚子痛、从小腿到脚后跟有阵阵热流流过……由于各人体质不同、受寒的轻重不同,所以,受寒后人身上出现的症状也是千奇百怪的。
    外感风寒,多反映在驻留身体左侧,【食物带来的寒气多驻留在右侧身体】

作者: 金光灿灿    时间: 2010-3-13 16:44
不管出现什么样的症状,只要病因是寒气,这寒气就必定盘踞在我们的太阳经络——手太阳小肠经和足太阳膀胱经里。“荥主身热”,所以治疗时,我们要从膀胱经和小肠经的荥穴开始着手。
    您完全可以不管症状,只要把祛寒的药物贴在这两条经络的左侧荥穴上,就能直捣寒气的老巢,将之驱逐出去。
    祛寒的药物首选雪莲花
    至于祛寒的药物,依据多年的临床经验,我首选雪莲花。雪莲花,在传统中医里很少用到,但在藏医药系统中可是一味有着悠久历史的神药。藏人以雪莲花入药,能治疗的疾病范围很广,在治疗牙痛、风湿性关节炎、阳痿、月经不调、红崩、白带、胃溃疡、痔疮、支气管炎、心脏病、鼻出血等疾病的药方中,都能看到它的身影。
    “耻与众草之为伍,何亭亭而独芳!何不为人之所赏兮,深山穷谷委严霜?”一千多年前,唐代的边塞诗人就曾这样赞美不畏严寒的雪莲。事实也的确如此,雪莲花主要生长在海拔5000米的冰峰之上或雪线附近的碎石间,周围一片冰天雪地,可以想象,能在如此严酷环境下生存下来的植物,本身一定具备超强的抵御寒气的能力。
作者: 金光灿灿    时间: 2010-3-13 16:49
其他能够在冬天生长的、有生命迹象的植物,自身也必定具有抵御周围环境中寒冷气息的特殊属性,也能祛除寒气。
    外敷时,只需要很少一点雪莲花就够了,所以您只买一朵往往就能满足自己和家人一年的需要。
    如果买不到雪莲花,那么用小葱的根或者葵花子的仁替代也可以,再或者,直接艾灸也有效。
    小葱的药用功效是“发汗解表,散寒通阳,解毒散凝”,它还是我们平常做菜用的调料,所以在菜市场里也能买到。小葱的根须是紫色的,紫色的植物,用《易经》里的分类,就是具有了离火之性。所以,必然也具有祛寒的特性。
    我们当做零食吃的葵花子,在中医看来,也是一味药材,它性平味甘,有化痰定喘、平肝祛风、驱虫等功效。它其实就是向日葵花盘上的籽。向日葵在生长的过程中,花盘从早到晚随着太阳转,再炎热的天也一样,所以它吸收的离火之气也很多,也具有祛寒的特性。
作者: 金光灿灿    时间: 2010-3-13 17:03
本帖最后由 九曲溪 于 2010-3-13 17:09 编辑

同样是受寒,为什么很多人的症状都不一样
    上面我所说到的是通用的祛寒方法,也属于治病除根的方法,只要贴几次或灸几次,由外寒导致的各种症状便会渐渐自动消除。不过,因为各人体质不同,有时候在外敷的过程中部分症状仍然存在的情况。
    说到这儿,有人要问了:同样是受寒,为什么很多人的症状表现都不一样呢?
    人体经络系统非常复杂,这些经络既独立存在,又互相联系。人在身体健康的时候,经络中的气血处于相对平衡的状态;可一旦寒气侵入,就会导致某条经络的气血运行失衡,那么,人体就产生失调的状况。而不同的人,经络间彼此的平衡状态本来就存在一些差异,所以寒气入侵后受到波及的经络也不相同,于是受寒后人就会出现各种不同的症状。
作者: 金光灿灿    时间: 2010-3-13 17:07
人体一旦受寒,最先受到影响的肯定是太阳经,而太阳经属水,金生水,水克火,所以与它关系最密切的属金的阳明经和属火的少阴经、少阳经,肯定同样会受到不同程度的侵扰。
    少阴经中运行的是仿佛阳春三月间的那种气,它代表了春天大地上生机盎然、生命初始发芽的气息。寒气袭来时,自然界中受影响最大的首先就是那些正在发芽的植物,同样,人体在受寒的时候,最先受到影响的就是人体的少阴经了。
    少阴经包括手少阴心经和足少阴肾经,相比起来,更容易受寒气影响的是手少阴心经。而手少阴心经最先受到寒气侵犯的地方是左侧的经穴。

    总结一下,当外来的寒气进入人体后,人体左侧的少阴经功能就会失常,于是便出现咳嗽、流鼻涕等种种受寒症状。
作者: 金光灿灿    时间: 2010-3-13 17:08
另外,如果寒冷袭来时,人体的少阴经气血很旺,寒气就会转而窜入少阳经——手少阳三焦经和足少阳胆经,如果受寒之人的少阴经经气本来就特别强,受不到寒气的什么影响,碰巧这时他的少阳经中经气偏弱,那么,这时受影响的就会是少阳经了。
    少阳经中运行的气相当于四季中的夏天,它可以温煦人体,让人感觉暖和。一旦它受到寒气的攻击,温煦人体的生理功能便会失常,那么人就会出现怕冷甚至发烧等症状了。所以,人体受寒后出现怕冷或发烧等症状,不用说,必然是人体的少阳经络受寒气影响出了问题,而且,失常的地方,最有可能出现在左侧少阳经的经穴上。
作者: 金光灿灿    时间: 2010-3-13 17:08
外感寒气波及的全部穴位

    综上所述,大家可以这样来理解:一个人受寒后,寒气主要盘踞在手太阳小肠经和足太阳膀胱经这两条经络里。假如受寒情况不重,寒气首先攻入人体左侧太阳经的荥穴里;同时,与手太阳小肠经和足太阳膀胱经联系紧密的手少阴心经、足少阴肾经、手少阳三焦经、足少阳胆经的功能都会失常,这就是为什么受寒后人体会出现很多不同症状的原因。

    所以,要祛寒首先选择在太阳经的荥穴贴祛寒的药物就可以了。至于受寒气波及的左少阴经和左少阳经的经穴,进行揉按或者在那里贴一小片白参,也能帮助人体恢复正常。
作者: 钱塘翠柳    时间: 2010-3-13 17:42
多谢!!!老大辛苦你了!!!
作者: 金光灿灿    时间: 2010-3-13 18:03
呵呵,正好在看老师的东西,顺手,不知对大家会否有用
作者: 善良空间    时间: 2010-3-13 18:23
哎呀,九曲溪妹子,辛苦你了,谢谢!俺收藏了,用时可太方便了,不用查穴位了。除寒贴用过几次了,穴位记不住啊,要查半天呀,再按呀贴呀,老公和孩子就不耐烦了。
作者: 余颖笙    时间: 2010-3-13 19:43
楼主是有心人,学习了
作者: 沁园春晓    时间: 2010-3-13 19:44
穴位贴买了,就没怎么用,现在懂了,打印出来,与穴位贴放在一起,用时可太方便了,不用查穴位了。谢谢
作者: 金光灿灿    时间: 2010-3-13 22:12
呵呵,整理的有些晚了,请各位原谅,一直想做,就是。。。
应该在冬天的时候整出来,大家就会更方便了

现在开春了,天气转暖,受寒的可能就小了,
而且今年少阳相火年,灭火的需求大于驱寒呢。。。
作者: 金光灿灿    时间: 2010-3-13 22:14
也请大家,在日常应用中,把一些简易的穴位处理,以及穴位位置和功能,名称在用过一次,也发上来
一来方便自己以后用,二来也利于大家

欢迎到这里常种菜
作者: qjzster    时间: 2010-3-13 22:31
有心了。谢谢!
作者: 小天算    时间: 2010-3-15 14:46
谢谢~~
作者: 亭亭玉立    时间: 2010-3-15 14:47
谢谢大版!可就是有一个疑问:我们这儿的葱的根都是白色的,没见过紫色的根啊?
作者: 金光灿灿    时间: 2010-3-15 18:37
谢谢大版!可就是有一个疑问:我们这儿的葱的根都是白色的,没见过紫色的根啊?
凌云渡 发表于 2010-3-15 14:47


呵呵~,葱的根是白的?我去看看
小葱的末端是葱白,小葱的胡须是老师说的小葱的根吧。呵呵
我刚去看了,都是泥,估计洗干净是紫色的吧
作者: 一笑    时间: 2010-3-16 17:34
九曲溪整理得真好,赞一个
作者: 皈依佛    时间: 2010-3-16 20:43
,【食物带来的寒气多驻留在右侧身体】?
那么吃了水果寒凉和受寒错喝了金银花,要在右侧通谷和前谷贴雪莲花吗?如果按左边通谷很疼呢?能否两侧都贴?
作者: 金光灿灿    时间: 2010-3-16 20:55
按压检查是否疼痛,按照老师的原理,应该是可以这样处理的
作者: 空气清新    时间: 2010-3-16 21:15
多谢!
作者: dxh2004782    时间: 2010-3-17 12:36
整理的不错,如果脚底受寒,寒气会不会直接从脚心涌泉穴到达肾经上呢
作者: 金光灿灿    时间: 2010-3-17 15:25
本帖最后由 九曲溪 于 2010-3-17 15:29 编辑

我这样想,不知道对不对~~
首先,按照太阳——寒——水的标示,我们就能知道,在人体经络中太阳经运行的是寒气,五行属于水,因此寒气不论是从哪里从外部进入到体内,它们归经到太阳经络(即手太阳小肠经,足太阳膀胱经),因此驻留于此,影响人体的经气平衡,出现病症。
第二,五行为水,水克火,它一定会影响属于火的经络(手少阴心经,足少阴肾经、手少阳三焦经,足少阳胆经)。
所以,你说到足部受寒,通常是会累及足少阴肾经。但是寒气不会驻留在少阴经中。
老师的除寒组合贴,
除寒贴对的是手足太阳经,
而在少阴和少阳经中用的是人参贴,只需补益这些经络的元气即可。
作者: 云虹溪    时间: 2010-3-17 17:57
,【食物带来的寒气多驻留在右侧身体】?
那么吃了水果寒凉和受寒错喝了金银花,要在右侧通谷和前谷贴雪莲花吗?如果按左边通谷很疼呢?能否两侧都贴?
皈依佛 发表于 2010-3-16 20:43

九曲溪,

吃了冷饮等受的寒凉,除了在右侧贴药,是不是还要配合服用一些药物?
作者: 明月清泉    时间: 2010-3-17 20:39
斑主真大好人也,说的真清楚,查找穴位标注得也好清楚,多谢了,收藏了。
作者: 履之    时间: 2010-3-18 09:08
顶一个,再赞一个。分析的真好,总结的也好,向你学习。
作者: 轻风拂小山    时间: 2010-3-18 09:14
穴位贴买了,就没怎么用,现在懂了,打印出来,与穴位贴放在一起,用时可太方便了,不用查穴位了。谢谢
沁园春晓 发表于 2010-3-13 19:44


好办法,我也学学!
作者: 碧玉    时间: 2010-3-18 09:19
九曲溪 你在哪里找的穴位图 真是太好了 我可一直摸不准穴位
作者: 轻风拂小山    时间: 2010-3-18 09:24
也请大家,在日常应用中,把一些简易的穴位处理,以及穴位位置和功能,名称在用过一次,也发上来
一来方便自己以后用,二来也利于大家

欢迎到这里常种菜
九曲溪 发表于 2010-3-13 22:14



呵呵,我揄菜来了!
作者: 阳春三月    时间: 2010-3-18 09:29
是呀穴位图太棒了!还有老师对受寒的说明,这么看起来特别明白,一下子就好记了。
九曲溪的理解也让我颇受益呢,多谢分享。
作者: 沃野千里    时间: 2010-3-19 12:23
通用穴位贴好像在老师的淘宝网上没看见的?
作者: 金光灿灿    时间: 2010-3-19 17:02
通用穴位贴好像在老师的淘宝网上没看见的?
江雪 发表于 2010-3-19 12:23


都在除寒组合贴里面

里面包含有两种贴,一种是除寒贴,一种是通用贴
才子会给你配好,比如一个除寒贴,配二个通用贴,(或是四个,我记不清了)

也就是这样的组合,算一组
作者: 易米东    时间: 2010-3-19 17:53
谢谢九九!用起来太方便了。
作者: 金光灿灿    时间: 2010-3-19 19:18
九曲溪,

吃了冷饮等受的寒凉,除了在右侧贴药,是不是还要配合服用一些药物?
xing... 发表于 2010-3-17 17:57


如果穴位处理就有效,为什么还要服用药物?
如果穴位处理无效,那还要看看分析是否正确,所以
我的想法是不用服用药物

但是,如果是要增强自身体质,是再强调也不为过的
只有这样才能有效地抵抗外邪侵入,有能量清理自身的沉疴
作者: 云虹溪    时间: 2010-3-19 23:05
九曲溪:
想再确认一下,吃了冷饮等寒凉食物,可以在右侧前谷和通谷贴雪莲花等药吗?也同时在右侧的少阳和少阴经穴检查贴参吗?请别闲我啰嗦,你上面有回答但我还是不太明白,就请再讲讲好吗!
非常感谢你上面的回复!
作者: 金光灿灿    时间: 2010-3-20 14:10
九曲溪:
想再确认一下,吃了冷饮等寒凉食物,可以在右侧前谷和通谷贴雪莲花等药吗?也同时在右侧的少阳和少阴经穴检查贴参吗?请别闲我啰嗦,你上面有回答但我还是不太明白,就请再讲讲好吗!
非常感谢你上面的回 ...
xing... 发表于 2010-3-19 23:05



我想你的处理方式应该是可以的,我没有饮食受寒凉的处理经验
按照老师的分析机理,应该是对症的

另外,我想应该对胃有所处理,是否可以用恢复胃气的贴肚脐方法,同时处理
你可以试一试,及时反馈,咱们一起分析
作者: 云虹溪    时间: 2010-3-20 23:03
好的,试一试后再来反馈!谢谢
作者: 金苏悦    时间: 2010-3-21 16:32
记的老师说过吃冷饮问题可用十滴水贴肚脐。
作者: 云虹溪    时间: 2010-3-22 21:18
由于儿子要返学校在家里只有两天时间虽然贴了效果不明显,再加上他吃冷饮的时间有些久远了-----以前冰箱里常年放有冰激凌和冷饮,那时他放学回家第一件事情就是打开冰箱吃这些东西。天哪现在想起来真恐怖!在春节期间只想着给他喝莲藕水补脾,根本就忘了以前海吃冷饮的事,也更不知道还可以在右边穴位贴药。等他下个假期时好好调理。
作者: 老枪xyz    时间: 2010-9-21 17:16
有心了。谢谢!
作者: 绿树碧芽    时间: 2010-9-21 17:19
受寒后,首先要从膀胱经和小肠经上治。
  
    外感风寒,多反映在驻留身体左侧,【食物带来的寒气多驻留在右侧身体】
作者: 三月    时间: 2010-9-21 18:11
翻出来再看看,真是好贴
作者: 竹简    时间: 2010-9-24 16:25
我也再翻了一遍!
作者: 绿森林    时间: 2010-9-28 16:35
准备除寒,再学习一遍!
作者: 千年银杏    时间: 2010-10-3 20:17
是啊,这个帖子太好了。已收藏。谢谢!
作者: 金种子    时间: 2010-10-4 23:23
收藏了,谢谢斑竹
作者: 珍贵人生    时间: 2010-10-5 21:24
我婆婆就是长期左侧肌肉胀痛,且常感到有丝丝凉风,肚脐周围还发硬发凉,应该就是多年积累的外感风寒吧?可以用除寒贴来治疗吧?谢谢斑竹
作者: 山茱萸    时间: 2010-10-5 21:36
收藏了,很好!
作者: 紫色    时间: 2010-10-6 09:58
准备除寒,好好看看。谢谢!
作者: louli    时间: 2010-10-6 10:26
药房里卖的雪莲花是整朵的,药用那一部分?应该粉碎了用对不对?
作者: 养生乐    时间: 2010-10-6 22:46
谢谢了,学习了.
作者: 洋娃娃    时间: 2010-10-6 22:59
谢谢金光灿灿的整理,还有那么清晰的穴位图
作者: witchkiki    时间: 2010-10-8 13:05
要学的东西有很多啊!
作者: 绿芽豆豆    时间: 2010-10-9 17:01
又回顾了一些经典帖子,忍不住想回复感谢一下呵呵
作者: 乐乐妈    时间: 2010-10-13 14:24
以前找不着穴位,所以只贴有字的除寒贴。在这太阳寒水月看到这贴子,真是太好了。

多谢了!
作者: 易医学    时间: 2010-10-20 15:22
楼主,我比你更慢。到现在还没有试呢?
看来,不做不行了,这两天身体老是出状况。
现在手掌关节特别痛。
今天特地过来看你的贴了。
谢谢!!!
作者: 绿树碧芽    时间: 2010-10-20 15:29
这个月特别需要的内容
作者: 东方    时间: 2010-10-20 15:48
再看一遍,终于记住了,谢谢,这些穴位要用起来才记得住
作者: 海与天一语    时间: 2010-11-5 16:13
辛苦了。谢谢楼主!
作者: duwa    时间: 2010-11-8 16:43
收藏了,用时可太方便了,不用查穴位了。谢谢!
作者: yyiyiwang    时间: 2010-11-8 17:03
再次看一遍,清晰多了,怎么这么即时呢?恰恰是现在。
作者: 单车坤浙江    时间: 2010-11-9 16:06
收藏了,谢谢!
对于相应的分析方法,帮我们拓展了思路!
作者: linmu326    时间: 2010-11-29 05:42
呵呵,我揄菜来了!
作者: 绿芽豆豆    时间: 2010-12-6 19:09
又学习了一遍,受益良多。有个小疑问:为什么除了太阳经选择的荥穴之外,其他都选择各经络经穴呢?
作者: 蝴蝶飞飞    时间: 2010-12-14 10:23
又学习了。
作者: 风火佳人    时间: 2010-12-14 10:59
谢谢楼主 又学习了一遍。
作者: 暖暖    时间: 2010-12-14 11:12

作者: 一笑    时间: 2010-12-14 11:14

作者: 仙山    时间: 2010-12-14 11:26
学习,学习,好好学习
作者: 紫好    时间: 2010-12-14 11:28
好贴收藏!
作者: 暖阳    时间: 2010-12-14 11:32

作者: 麦田青青    时间: 2010-12-14 11:37
谢谢.正需要
作者: 暖冬    时间: 2010-12-14 11:47

作者: 快乐芹    时间: 2010-12-14 13:18
收藏,谢谢了!
作者: 娜仁    时间: 2010-12-16 11:02
谢谢!收藏了,正需要呢
作者: 平常人    时间: 2010-12-17 14:37
谢谢楼主啦!
作者: 春满秦岭    时间: 2010-12-17 23:24
除寒贴买了,正不知该咋用呢。谢谢!
作者: 笑喜喜    时间: 2010-12-18 00:04
谢谢!收藏了

作者: 绿林暖阳    时间: 2010-12-18 08:28

作者: 秀峨眉    时间: 2010-12-18 08:56

作者: 忻漪    时间: 2011-1-25 10:38
学习了。
作者: 福多多    时间: 2011-12-1 14:38
收藏了,马上试用!
作者: KLYS123    时间: 2012-2-23 16:24
谢谢楼主,再次学习一遍。
作者: gsyhcyq    时间: 2012-2-24 11:27
在太阳寒水年再看一遍楼主的帖子,受益匪浅!
作者: 年年好运212    时间: 2012-2-24 12:56
保存收藏,已预订了除寒贴,收到就会马上排寒,我生日里有两个太阳寒水啊!
作者: 灵芝    时间: 2012-3-10 22:10
这阵子疾病受寒影响心经的真多,再多看看啊
作者: 阳光下的微笑    时间: 2012-3-10 22:22
收藏了,正需要呢!
作者: 樟树林    时间: 2012-3-10 22:27
谢谢,学习了!
作者: 好事成双    时间: 2014-6-15 23:27
亲 现在博士店里没有除寒组合贴   请问 通用贴 能用什么贴代替?
我早上起来打喷嚏 流清鼻涕。夏天进空调房间也会打喷嚏  忽然有阵风吹过也会打喷嚏 。鼻子不透气。人怕冷。胃也怕冷 ,身上感觉不到冷。但胃的部分感觉凉,不舒服  里面感觉有气。吃不高于体温的食物,吃下去 ,胃里感觉马上会有气,需要把气排出来才舒服 。抱着暖水袋会很舒服。请问这样是积寒嘛?可以用你除4年积寒的方法除寒嘛?谢谢。
作者: 心旷神怡    时间: 2014-6-16 17:18
脾胃寒凉。胃的问题大都有脾引起。乘今年补脾的大好年份,脾经排毒吧。可能事半功倍。
另外,特别容易着凉打喷嚏,肺贴多贴,也特别会觉得身体暖和。鱼际和孔最穴特别有效(个人实践下来感觉。)
作者: 好事成双    时间: 2014-6-16 19:52
心旷神怡 发表于 2014-6-16 17:18
脾胃寒凉。胃的问题大都有脾引起。乘今年补脾的大好年份,脾经排毒吧。可能事半功倍。
另外,特别容易着凉 ...

恩 谢谢亲 ,打喷嚏和流鼻涕 感觉并不是着凉感冒   就只是早晨刚醒那一会的时候这样。或者有凉风 进空调房时这样  但也只是一会,并不是感冒。是胃先怕冷 不能吃不高于体温的东西 然后出现 早晨醒来打喷嚏 流鼻涕的现象。前后 也就一个月吧。




欢迎光临 风水与养生,怀孕保健,育儿保健,月子保健 (http://www.luanboshiysclub.com/) Powered by Discuz! X2.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