风水与养生,怀孕保健,育儿保健,月子保健

标题: 不生病的智慧四(简择) [打印本页]

作者: 吉祥三宝    时间: 2010-6-15 22:57
提示: 作者被禁止或删除 内容自动屏蔽
作者: 吉祥三宝    时间: 2010-6-15 22:58
提示: 作者被禁止或删除 内容自动屏蔽
作者: 吉祥三宝    时间: 2010-6-15 22:58
提示: 作者被禁止或删除 内容自动屏蔽
作者: 吉祥三宝    时间: 2010-6-15 23:00
提示: 作者被禁止或删除 内容自动屏蔽
作者: 吉祥三宝    时间: 2010-6-15 23:02
提示: 作者被禁止或删除 内容自动屏蔽
作者: 吉祥三宝    时间: 2010-6-15 23:03
提示: 作者被禁止或删除 内容自动屏蔽
作者: 吉祥三宝    时间: 2010-6-15 23:04
提示: 作者被禁止或删除 内容自动屏蔽
作者: cissy11    时间: 2010-6-15 23:10
收藏啦
作者: 易简贤    时间: 2010-6-15 23:16
谢谢!
作者: 习枫    时间: 2010-6-15 23:26
LZ辛苦了,学习
作者: cdl19540    时间: 2010-6-16 05:03
吉祥三宝辛苦了!谢谢!

作者: zycssy    时间: 2010-6-16 08:44
谢谢三宝,已收藏
作者: 绿木阳光    时间: 2010-6-16 09:07
班长,好厉害啊,多谢
作者: 风和日暖    时间: 2010-6-16 09:46
收藏,谢谢!辛苦了
作者: 黑土地    时间: 2010-6-16 10:03
谢谢三宝,已收藏
作者: 璞玉天成    时间: 2010-6-16 10:11
收藏 谢谢三宝!
作者: zzgm    时间: 2010-6-16 10:13
楼主辛苦了
作者: 阳光花园    时间: 2010-6-16 10:30
楼主辛苦了。
多吃个粽子吧,
作者: 亭亭玉立    时间: 2010-6-17 15:03
收藏啦 谢谢!
作者: 紫好    时间: 2010-6-17 15:26
谢谢楼主,辛苦了
作者: 丁佳蓝    时间: 2010-6-17 15:27
班长真能干,谢谢。
作者: 缘易    时间: 2010-6-17 15:32
谢谢!辛苦!
作者: 馨荷    时间: 2010-6-17 15:34

作者: linmu326    时间: 2010-6-19 14:52
谢谢楼主,辛苦了
作者: 智慧夫人    时间: 2010-6-24 22:29
谢谢吉祥三宝
收藏了,
作者: boblxp    时间: 2010-6-30 15:44
谢谢,收藏了
作者: 醉在江湖    时间: 2010-7-6 14:49

谢谢了,辛苦了
作者: 陈熙    时间: 2010-8-31 09:14
9、  咳嗽

如果某天突然咳嗽了,则按照治疗外感的方法来处理。如果是某次咳嗽后一直都没好彻底,变成慢性咳嗽,则按下面的方法处理

楼主,这个处理方法没有写出来啊?
作者: 易医学    时间: 2010-8-31 09:17

辛苦了,工作量太大了。
大家可以好好看看。
作者: 同声相应    时间: 2010-8-31 09:17
谢谢楼主辛劳。
作者: 碧螺春    时间: 2010-9-1 09:31
老师的书总是常看常新的。啥时我能都会啊。
作者: fenghuang    时间: 2010-9-15 10:19
易经内病外治法有何妙意


  对于每一种疾病来说,它都是人体某个脏腑或某条经络出了问题造成的,调节某个脏腑则需要从特定的经络、穴位来入手。在找到病因和选中需要调节的经络、穴位后,您就可以依照“同气相求”这个原则来挑选药物。只有脏腑、药物属性相契合的时候,它们才能发挥彼此最大的功效,使身体尽快恢复到平衡的状态。

  那易经内病外治法有何神奇呢?

  比如,有人一上火就鼻子生疮,这时,我采取的方法就是在肺经的合穴——右尺泽穴上贴金银花。因为“鼻为肺之窍”,鼻子生疮肯定是肺火作祟。金银花生长在夏末秋初,具有兑泽之性,而兑在人体对应于肺,所以金银花是入肺的。肺经直接通肺,在肺经的合穴上外敷金银花,就能让金银花的清凉之气进入肺经,帮助肺脏祛火。如此一来,鼻子生疮焉有不好之理?

  再比如说,现在很多人都认为脂肪肝是“富贵病”,其实,此病的根本病因是肝脏本身精气不足,不能够自行维持肝脏的功能所致,所以我治疗脂肪肝就先从补足肝的精气着手。

  我选择的外治方法是用桑葚子贴在两太冲穴上。桑葚子具有巽木之性,能滋补肝肾、收敛肝之元气,使其在肝脏中好好潜藏不乱跑外泄;巽木正好对应人体的肝脏,太冲穴是肝经的原穴,就是肝的元气集中的地方,通过它,肝气能够迅速回归肝脏。药性与脏腑同气相求,治疗效果当然是锦上添花。

  以《易经》的“同气相求”原则来指导内病外治疗法的选穴和用药,是我所使用的外治疗法区别于前人所有外治疗法的最大特点。而且,在我多年的临床经验中,这套方法确实治好了相当多为病所苦的人,由此,我坚信“同气相求”这个观念是内病外治法见效快和效果持久的最关健因素。
作者: fenghuang    时间: 2010-9-15 10:20
易经内病外治法中的英雄之穴

  这些穴位各有所长。所以我在使用外治疗法时,都尽量利用它们的天赋功能,将精选的药物贴在上面,这样,药性就能得到最大限度的发挥,“同气相求”的治病效果也就达到了极致。

  外治疗法中所用到的药物,其性气首先是通过穴位,再沿着经络这条秘密通道才能抵达与其同气相求的脏腑。每个穴位身处的位置不一样,功能也不同。所以,我们只有知道它们是管什么的,能力有多大,才可以选择它们为我们的身体好好办事。

  下面,我给大家介绍的是人体的五腧穴——井穴、荥穴、输穴、经穴、合穴以及原穴、络穴、郄穴。它们都是人体12条正经上的精兵强将,是一穴胜十穴的特效穴位。

  井穴是主管我们身体上12条正经所有支脉的穴位

  井是水源头的意思。《黄帝内经·灵枢》说:“病在藏者,取之井。”《难经·六十八难》言:“井主心下满。”所以,如果您身上出现发热、胸中烦闷等症状,那就要在井穴上贴同气相求的药物,使其性气通过井穴进入经脉,最终调治好这些疾病。

  荥穴是主管人体发热问题的穴位

  “荥”是泉水已成小流的意思。多分布在指(趾)、掌(跖)关节附近。“荥主身热”,就是说荥穴主要应用于发热病症。所以,将药物贴在荥穴之上,其性气就能在它的引导下汩汩流入脏腑中,到达由火引起的各种疾病所在之处。像口腔溃疡、淋巴结肿大的这样的问题,当然首先要找荥穴不可。

  经穴是主管喘、咳、寒、热之证的穴位

  “经”是人体12条正经的主道,就像大江大河一样。经穴一般在腕踝关节以上。能治人体各个脏腑的病。

  所以,我在处理像咳嗽、便秘、腹泻等问题的时候都会把药物敷在上面,让药性通过经穴这个大枢纽进入有毛病的脏腑,有寒祛寒,有热祛热。病根一解除,喘、咳、寒、热之证自然就好。

  合穴主治六腑疾病

  “合穴”在经络上是“入海口”的意思,《灵枢·邪气脏腑病形》说:“合治内府。”内腑就是六腑,指胆、胃、大肠、小肠、三焦、膀胱,当它们出了问题,通常都要通过合穴来治疗。比如说胃气不足了,一般就是在足三里穴上贴甘草来培补。甘草的艮土之性通过合穴进入同属艮土的胃,同气相求,就能让胃得到补益。
作者: fenghuang    时间: 2010-9-15 10:21
易经内病外治法中的英雄之穴(2)


  原穴是正经元气出入的总开关

  12条正经上各有一个原穴,在腕、踝关节附近部位,是人体元气经过和留止的部位。元气指人的先天之气,所有的脏腑及经络都必须要得到元气的滋养才能发挥各自的功能,维持人的正常生命活动。因此,元气充沛,脏腑的功能才会旺盛,人才健康少病。

  所以,凡是脏腑有病了,都可以取相应的原穴来治。

  比如,颈椎病是肺气亏虚造成的,那么治疗时必须先补足肺气,这时我就用白参片贴肺经两侧原穴太渊的方法来大补肺的元气。

  络穴是个十字路口

  12条正经在四肢部分又各分出络脉,上面各有一个络穴。络穴就好比是两条经络的交会点,它的作用是把人体相表里的经络沟通在一起。所以,一些兼有两经问题的毛病,找络穴来治最好,因为它能同时引导药性进入两条经,一举两得、事半功倍。

  急病找郄穴

  从古代开始,急病都是通过郄穴来治的,所以,凡是急性发作的小毛病,您尽管去找郄穴,让它帮您打头阵,肯定没错。

  以上这些穴位各有所长。所以我在使用外治疗法时,都尽量利用它们的天赋功能,将精选的药物贴在上面,这样,药性就能得到最大限度的发挥,“同气相求”的治病效果也就达到了极致。

  请注意,人体的大多数经络都是对称的,同名的穴位往往左、右两侧各有一个。常常有患者问我:取左边或者右边的穴位在养生治病方面有什么区别吗?

  区别大了!中医常讲“左升右降”,这个说法其实也适用于经络,比方说,如果人肝气不足(肝气虚),就要刺激肝经左边的穴位补肝;如果肝气过盛,肝火旺,就要刺激右边肝经的穴位泻肝火。

  这就意味着,每个穴位都同时兼有补和泻的功能,在左边的穴位上敷药,能补充脏腑的精气;在右边的穴位上敷药,能泻掉脏腑的一部分精气。所以,有的时候治病要补气,有的时候治病要泻气,朋友们可不能随便使用左右两边的穴位。
作者: fenghuang    时间: 2010-9-15 10:22
使用易经内病外治法时的八项注意(1)


  5. 使用易经内病外治法时的八项注意

  不要以为,易经内病外治法好用就对自己的身体放松警惕,要知道,不找到疾病发生的根源,世上任何治疗都是缘木求鱼。

  您如果想真正地解决身体上的疾病,一定要先找到疾病产生的原因,然后再使用本书所提供的相关外治方法才是上上之策。

  大家在使用我所介绍的易经内病外治法的时候,有以下几点请一定记住:

  (1)“易经内病外治法”见效快

  本书中介绍的各种内病外治方法,无论是补还是泻,见效都是十分快的。一般10分钟内就会有反应,尤其是对于体质较好的朋友。当然,前提是要选对穴位和药物。

  也正因为如此,如果您把药物贴在穴位上10分钟后还没看到效果,那就要考虑您的病与穴位、药物是否相对应了。

  (2)“易经内病外治法”特别安全

  与传统药物外敷法有明显区别的是,我所介绍的外敷药物都能在药店买到,且药性相当温和,对穴位没有刺激性,不会导致过敏、起疱等不良反应,更不会对脏腑有任何副作用。

  (3)使用“易经内病外治法”时,要时刻注意病情变化

  任何一种疾病产生的原因都是非常复杂的,所以,您在使用我所介绍的内病外治法时,一定要多观察身体在外治前后的各种变化。如果情况有好转,请继续使用;如果病情没有什么大的变化,就停止使用(只要从穴位上揭下药物就可以了)。

  (4)要掌握好“易经内病外治法”使用的时机

  我在书里给您提供的外治方法,除了已经说明是用于保健的可以长期使用外,其他只能在疾病发生时使用。比如说,把雪莲花贴在膀胱经和小肠经的左侧荥穴上,能够解除您受寒后身体产生的种种不适,但是此法却不能够用来预防受寒。治疗是治疗,预防是预防,疾病的治疗方法和预防方法绝对不可以混为一谈。也可以这样说,预防相当于一个国家(身体)在没有外敌(疾病)入侵的时候,休养生息,发展经济,增强国力(体质),所以要用补药;治疗则相当于一个国家在面临外敌(疾病)已经侵略进来的情况时,要组织人民(穴位)拿起武器(药物),联合一切可能联合的力量(饮食、运动等)努力把敌人(疾病)驱逐出去,所以,这时要选用一些理气、活血的祛邪之药。如果把治疗的方法拿来预防,不仅达不到目的,反而是自乱阵脚,不战而败。
作者: fenghuang    时间: 2010-9-15 10:23
使用易经内病外治法时的八项注意(2)


  (5)使用“易经内病外治法”时最好配合食疗

  在使用内病外治疗法的时候,您最好与食疗之法相配合。有关这方面的知识,请大家去看《不生病的智慧3——易经养生说明书》,根据自己的体质特征,选择合适的食物和药材。

  (6)“易经内病外治法”不排斥其他内服药物

  在治疗一些慢性疾病的时候,外治法可以和内服药物的方法同时使用。

  (7)用“易经内病外治法”治疗外感疾病时,不能和其他外治方法同时使用

  对于外感类疾病,如果使用了本书中提供的方法,就不要再用其他方法了。比如有人感冒了,一方面采用我介绍的外敷穴位的方法,同时用生姜水泡脚,这就是十分错误的。本来,药物外贴在穴位上已经可以祛除寒气了,再拿生姜水泡脚就无寒可祛,反而疏通了人体的皮毛,让大量的正气白白外泄。正气既虚,人就更容易感冒了。所以,正确的做法是只选择一种,然后再去熬新鲜的米粥喝以增强肺气,再好好休息两天就行了。

  (8)寻找疾病的根源

  您在使用易经内病外治方法的时候,一定要找到疾病发生的根源,并在治病时有意识地避免,这样治疗的效果才会更快,而且治好后不会复发。
作者: fenghuang    时间: 2010-9-15 10:24
古人使用外治法时是如何选穴的

  在学医治病的过程中,我首先努力钻研中医最基础的理论和《易经》,然后把它实践在自己和家人的身上,有效后,再给患者治疗。当很多疾病逐一解决后,我发现:用外治法治病,最关键的就是选穴。选准了穴位,就能事半功倍。

  可能是因为研究了十几年数学和《易经》的缘故吧,我养成了一个习惯,无论读什么样的医学经典,不管历史上多么有名的医家说什么,我从来都不盲目相信,而是本能地想知道其中的道理在哪里。为什么治这种病要选用这个穴位?为什么这个穴位要用针?那个穴位要用灸?为什么只有某大医用这穴位才灵,别人用就不行?

  在学医治病的过程中,我首先努力钻研中医最基础的理论和《易经》,并把它实践在自己和家人的身上,有效后,再去给患者治疗。当很多疾病逐一解决后,我发现:用外治法治病,最关键的就是选穴。选准了穴位,就能事半功倍。

  在学习的过程中,我进一步发现:先选准穴位,再在穴位上贴上合适的药物,治病就可以变得非常简单,而且效果还常常让人喜出望外。

  为了让大家掌握更多的易经内病外治方法,我在这里再给大家介绍几则从古至今代代相传的一些治病选穴经验:

  《四总穴歌》

  肚腹三里留,

  腰背委中求,

  头项寻列缺,

  面口合谷收。

  这首歌诀介绍的是古人在身体上选穴治病的经验,它告诉我们:如果您的胃和腹部出了毛病,那么要选足三里穴来治;如果您的腰部、背部不舒服了,那么请使用委中穴;还有,假如头或脖子有问题了,就用列缺穴来解决吧;另外,脸或口腔发炎、上火了,选合谷穴治疗是很不错的。您看看,古人用简简单单的四句口诀,就为我们道出了这么多疾病的选穴治疗好方案!反过来看,这四句口诀也说明,足三里、委中、列缺、合谷这4个大穴能治疗的疾病太广泛了。您一定要记住它们,说不定哪天就能派上用场呢。

  《杂症奇穴主治歌》

  十三椎下痞根穴,

  各开三寸另五分,

  二穴左右灸七壮,

  难消痞块可除根。

  什么意思呢?古人所说的后背第十三椎,实际上就是现在人的第一腰椎下两侧各旁开三寸半的地方,此处又称痞根穴。

  如果在这两穴上用小麦粒那么大的艾柱各灸七壮,可以彻底除掉普通药物和针灸难以治疗的痞块。痞块是古代的一类疾病名称,泛指腹内肿块。

  肘尖端处是奇穴,

  男女瘰疬堪灸也,

  左患灸右右灸左,

  并灸风池效更捷。

  这四句的意思是说不管男性女性,若患了瘰疬(淋巴结核)这种病,都可以在肘部尖端这个地方用艾灸的方法去治,如果是左边颈部生的瘰疬,那么就灸右肘尖;如果肿块生在右颈部,就灸左肘尖。

  如果再配合灸风池穴,那效果就更好了。

  注:瘰疬是古代的一种疾病名称,现代医学称之为淋巴结核,是生于颈部的一种感染性疾病。得此病后,在颈部的皮肉之间用手可扪及大小不等的核块,互相串连,其中小者称瘰,大者称疬,统称瘰疬。
作者: fenghuang    时间: 2010-9-15 10:25
古人使用外治法时是如何选穴的(2)


  疝气偏坠灸为先,

  量口两角折三尖,

  一尖向上对脐中,

  两尖下垂是穴边。

  这四句的意思是说,对付像疝气这样的疾病,您可以先用一根线或纸条测量好嘴巴的宽度,然后折成三等份,合成一个三角形。把这三角形正放在肚脐下,让三角形的一个角尖正对着肚脐的正中央,这时,另两个角尖所对应的位置就是治疗疝气的地方。在这地方也用小麦粒那样大的艾柱来做灸法。

  肠风诸痔灸最良,

  十四椎下奇穴乡,

  各开一寸宜多灸,

  年深久痔效非常。

  这四句的意思是说,后背的第十四椎(也就是现在的第二腰椎下)旁开一寸的位置是治疗痔疮的奇穴,如果您有痔疮,尤其是有那种长年不愈的痔疮,在此穴上每天做艾灸效果特别好。

  赘疣诸痣灸奇穴,

  更灸紫白二癜风,

  手之左右中指节,

  屈节尖上宛宛中。

  这四句的意思是说,如果您患有白癜风或皮肤上长有疣、痔,就在两手中指上的第二个关节处(即远离手指甲的那个关节)作艾灸,很灵验。

  瘰疬隔蒜灸法宜,

  先从后发核灸起,

  灸至初发母核止,

  多著艾火效无比。

  这四句的意思是说,患了瘰疬这种病可以直接在脖子上的肿块处灸,先在肿块上放上大蒜切成的片,然后把艾条直接搁在蒜上作隔蒜灸,先从后出现的肿块灸起,然后才灸最先出现的。多灸几次,效果就出来了。

  您千万别小看以上这些经验,它们可是古代大医家穷尽自己毕生的心血传承下来的,已经有无数代人从中受益了。记住它们吧,当遇上这些情况时,您也可以像医生一样,轻松地为自己和家人解除病痛。
作者: fenghuang    时间: 2010-9-15 10:26
治脂肪肝有一个很巧妙的方法

  药物:桑葚子

  穴位:两侧太冲穴

  方法:取一粒桑葚子(新鲜的或药店买的都可以)捣烂,贴在两脚的太冲穴处,用医用纱布和医用胶布固定。每天晚上睡觉时贴上,早晨起床后取下。

  脂肪肝,源于肝脏元气不足

  脂肪肝是爱吃大鱼大肉的人才会得吗?事实上,有些很瘦的人或长期吃素的人也可能患上脂肪肝。治疗这种病的时候,我采用以上方法,一般2~3个月内患者的病情就会有好转。

  依照中医理论,脂肪肝的根本病因其实是肝脏本身的元气不足了,以至于维持不了肝脏的正常功能。它与人的胖瘦没有直接的关系。

  所以,我治脂肪肝就先从补肝入手,一般选择桑葚子外敷两侧太冲穴的外治方法。

  太冲穴,大补肝气的绿色通道

  桑葚子具有巽木之性,能滋补肝肾、收敛肝之元气。

  巽木对应人体的肝脏,而肝经的原穴是太冲穴,说白了,太冲穴就是肝脏中元气集中的地方,就像火车站专门为特殊人士准备的绿色通道一样,通过它,桑葚子的补益功效就能在最短时间内到达肝脏之中。

  当然,患脂肪肝的朋友在使用外治法治疗的同时,千万别忘了找一找日常生活中造成您肝脏精气不足的原因。比如,是不是经常熬夜导致肝气受损?是不是爱生气、吃喝无度让肝气消耗过大?等等。要知道,肝的自行修复能力是很强的,只要您好好对待它,它永远都会无怨无悔地为您服务。
作者: fenghuang    时间: 2010-9-15 10:27
糖尿病虽然是顽疾,健好脾就可以控制

  药物:白参片

  穴位:左侧极泉穴

  方法:取一小片质量好的白参,贴在左极泉穴上,用医用纱布和医用胶布固定。晚上睡觉前贴,早晨取下。也可以用大拇指按压,每天至少20下。

  现在,糖尿病被很多人看成是无法治愈的顽疾。一旦自己被医院诊断为糖尿病,心里就慌慌的,认为要一辈子打胰岛素了。其实,在中医看来,糖尿病就是脾气亏虚引起的,只要把脾养好,糖尿病就能够控制。

  在中医里面,糖尿病属于消渴症的范畴,顾名思义,就是患者总是有一种口渴的感觉。明人李曾在《医学入门·消渴》中明确指出:“养脾则津液自生。”因此,我主张将益气健脾作为治疗糖尿病的一项基本法则。而从《易经》的角度来解释,糖尿病的产生机理是脾土不固。因此,无论从哪方面来说,通过益气健脾来控制糖尿病都是可行的。

  糖尿病人的外治方法

  既然治疗糖尿病要从补脾入手,那么我就采取白参片外贴左侧极泉穴或者直接按压左侧极泉穴的外治方法。

  心火为脾土之母。按照“虚则补其母”的中医理论,治疗脾虚当然要先补益心气。极泉穴是手少阴心经的起点,在此穴上外贴大补元气的白参,就能促使心气尽可能多地回归心脏。心气充足了,脾自然就不虚了,这样也就达到了益气健脾的目的。

  在本书中,我将多次用到人参这种药材。人参按产地分,有东北参、高丽参以及西洋参几个品种。其中,东北参和高丽参按制作工艺,又能分成白参、红参、糖参等类型。直接以太阳光或热风自然晒干的,称为“白参”;蒸熟后再晾干的称为“红参”;刺成蜂窝状后用糖水浸泡再晾干的称为“糖参”。有关这几种参的功效,请参照本书第九章第一节。

  有糖尿病的朋友在治疗时,最好使用白参,红参也可以,只是效果没有白参好。至于西洋参,它的药效重在清火,补气的作用比白参要差得多,所以我不建议大家使用。还有,人参与党参的药效也是相差很大的。所以,本书中需要用到人参的地方,请大家尽可能使用白参,千万不要用西洋参或党参来代替。

  糖尿病人的饮食宜忌

  糖尿病人在日常饮食上有很多禁忌,少吃糖、少喝酒等大家都知道的我就不多说了。另外,从《易经》的角度来分析,我发现患糖尿病的朋友还不宜吃高梁、豆芽、菠菜、凉粉、莲子等食品;另外,烧烤煎炸的食物、散发出浓烈气味的蔬菜(如香菜、韭菜、洋葱、大蒜等)和导致内热的虾和狗肉等也是不能吃的。

  不过,东北产的玉竹非常适合糖尿病人用来煮水当茶喝,还有土豆、大白菜、青菜、大米、猪肉、山药等平和的食品最适合糖尿病人日常多吃。
作者: fenghuang    时间: 2010-9-15 10:28
治高血压,除服药外另有好法

  穴位:两侧三阴交穴、悬钟穴

  方法:患高压高的高血压时,用小保健锤敲击两侧三阴交穴;患低压高的高血压时,用小保健锤敲击两侧悬钟穴;若血压急剧升高,则立即在两耳尖放血。

  生活中,受某些宣传的误导,很多人都认为高血压是治不好的,只能终生依赖降压药了。于是,根本不愿意去尝试一些中医疗法。他们不知道,在中医看来,高血压是完全可以被控制的。

  依据中医理论,高血压就是人体经气循行失常造成的,所以,只要处理好穴位,把循行失常的经气重新纳入正轨,就有明显的降压效果。

  我本人就曾经治过多例高血压。有一个是二十七八岁的年轻人,他曾经服用过两三年的降压药。在找我求诊时,我分析了他的症状,发现他的情况就是中医所说的肝经气郁,于是采用中医处方升降散。他服用了3帖后,血压就完全恢复正常了,此后病情也没再反复。另一个是位40多岁的妇女,她已经有近15年的高血压病史了。我当时给她用的方法是扎针,隔天针一次,每次留针大约两小时,只针两个三阴交穴,半年左右,她就不用再吃降压药了。

  在这么多年为人诊病的经历中,我发现有两种方法治高血压的高压高和高血压的低压高很有效。

  治高压高的高血压:敲击两侧三阴交穴

  刺激三阴交的降压效果实际上比服很多降压药都要好,还没有副作用。在人体上,此穴是足部三条阴经(足厥阴肝经、足太阴脾经、足少阴肾经)风云际会的穴位,而这三条经都与高血压有着莫大的关系,肝藏血,脾统血,而肾藏精,精又生血。

  所以,多数患有高压高的高血压病人,都有一个共同的特点,那就是三阴交这个穴位特别敏感,用大拇指一按,马上就有痛或者酸胀的感觉。只要您每天揉按时有这种感觉出现,就证明三阴交降血压的效果出来了。但如果按揉时没感觉,那您可要留神了,这种情况说明您的这个穴位正在慢慢“失灵”,所以,您要适当加大力度,每天按摩10分钟以上,让它重新恢复活力才行。

  治低压高的高血压:敲击两侧悬钟穴

  现在市面上的降压药有好多种,它们大多是高压、低压一起降,还容易引发一系列并发症,很多患高血压的朋友于是问我:有没有更安全更有效、还专降低压的药物呢?
作者: fenghuang    时间: 2010-9-15 10:29
治高血压,除服药外另有好法(2)


  我告诉他们:有!那就是悬钟穴。

  悬钟穴是胆经上的穴位,它专管人体骨髓的汇集,“髓生血”,所以这个穴位疏通经络、行气活血的功能特别强,堪称人体天生的降低压大药。

  三阴交和悬钟这两个宝贝穴位您一定要每天都敲,一次至少10分钟,而且敲打的时候要注意,力度太小是达不到预期效果的。如果穴位没有酸痛感,那您更要加大力度。

  血压急剧升高时怎么办

  因为情绪激动、过度疲劳等原因,患有高血压的朋友血压很容易急剧升高,出现头晕、头痛等种种不适,严重时还会导致脑血管破裂出血,进而引发中风、偏瘫等严重后果。所以,大家在血压升高时必须马上采取紧急措施降压,以免发生不测。

  等到高血压已经急剧升高时候,再敲三阴交和悬钟穴就有点远水救不了近火了。其实,在中医的外治疗法里面,有一种方法最方便、快捷,那就是在两耳尖放血。

  耳尖是人体气血比较薄弱的地方,也是气血很容易阻塞的地方,只要把耳尖给疏通开,就能减缓急速升高的血压对头部的压力。

  有高血压的朋友,家里最好准备一些针灸用的三棱针或者医院里用的那种一次性采血针,记得事先一定要对针具消毒。如果情况紧急,身边没有消毒药水和上述针具,那么就用缝衣针在火上烧一下也行。

  耳尖放血后,血压会迅速降低。这时再去敲击三阴交或悬钟穴,就可以巩固急救效果。
作者: fenghuang    时间: 2010-9-15 10:29
颈椎不好何苦求人,自己动手能保平安

  药物:白参片

  穴位:两侧太渊穴

  方法:白天一有空就按摩两侧太渊穴,每次5分钟。另外,晚上睡觉前取一片白参捣碎,贴在两侧太渊穴,外面用医用纱布和医用胶布固定,起床后取下。

  颈椎病的外敷方法

  我周围的很多朋友普遍颈椎都不好,他们不是颈肩酸痛,就是头晕恶心,无法集中精力工作,连正常生活都受到影响。他们差不多都试过牵引、按摩等各种各样的治疗方法,但效果都不大。最后他们找到我,问有没有什么更好的办法。

  仔细为他们检查后,再用《易经》来分析,我发现,他们所患的颈椎病十有八九都是自身肺气亏虚造成的。于是,我建议他们用按摩两侧太渊穴,或用白参片外贴两侧太渊穴的方法来治疗。

  太渊穴是手太阴肺经的原穴,是大补肺气的要穴,具有补气之功的白参之药气在它的导引下,能够在第一时间进入肺脏。太渊穴,古人形容它状如深渊,上通天穹,下达地渊,是天、地、人三部之气交会的地方,所以也叫脉会。当肺脏发生疾病时,症状会在这个穴位上首先显示出来,因此,通过这个穴位的各种异常变化,就可推知肺脏的盛衰,正所谓落一叶而知秋也。

  白参片是入肺补气的良药,与大补肺气的要穴太渊合用,补肺气的效果当然更好。另外,我还建议他们多吃主食,多喝鸡汤,最好用补气的黄芪、党参与鸡同炖。多管齐下,效果更明显。

  造成颈椎病的重要原因是主食吃得太少

  很多人都认为颈椎病是自己长期伏案、坐姿不当引起的,但我认为,这些原因只是引发颈椎病的因素之一,最重要的还在于很多人主食吃得过少,以致肺气亏虚。

  主食是供应人体肺气的最佳食品,如今,饮食结构和生活习惯的变化使得人们每天主食吃得越来越少。如果您本身肺气就亏虚,再加上长期坐姿不当,颈椎病不找您找谁呢?所以,朋友们要想治好颈椎病,除了要保持良好的生活工作习惯以外,还得平时多吃主食以保持肺气充足。肺气补足了,颈椎的问题也就好解决了。

  我的很多患者在使用白参片贴两太渊穴这个方法后不到一个月,都纷纷打电话来向我报喜,说头不晕,肩膀也不疼了,感觉久违的精力又回到了自己身上。所以,凡是颈椎不好的朋友,我都建议他们使用这个方法。
作者: fenghuang    时间: 2010-9-15 10:30
遇上阴雨天就要犯的病怎么办

  药物:白参

  穴位:左侧阴陵泉穴

  方法:先用手按揉或用小保健锤敲击左侧阴陵泉穴,然后将从药店买回的白参捣碎,取一些敷在此穴位上,再用医用纱布和医用胶布固定。晚上贴,早晨取下。

  有很多朋友的病是每到阴雨天就犯和加重,比如腹泻、呕吐、浮肿、关节炎等。怎么办呢?我在治疗这些疾病的过程中,发现它们有一个共同点:都与湿气有关。

  知道了原因,防治起来就比较好办了。

  中医认为,湿气通于脾。湿气过重,脾脏就容易出问题。所以,祛湿也要从补脾入手。

  遇到这种情况,我推荐朋友们使用按揉左侧阴陵泉穴或在此穴位上外贴白参粉的方法来调治。

  阴陵泉是脾经的合穴,也是张仲景等大医家自古以来就在使用的祛湿要穴。所以,把大补脾气的白参贴在此穴就是祛除脾湿的终南捷径。

  湿气最容易阻碍人体气血的流通,所以,我选补气的白参贴于此处,求的就是增强人体元气来帮助除湿。

  《黄帝内经》里说 “风能胜湿”,而风在《易经》中对应巽木,所以体内湿气重的朋友在日常饮食中还要多吃属于巽木的绿色叶类蔬菜和薏苡仁。用薏苡仁熬粥、煲汤、泡茶都行,每天一两,坚持食用,也有助于人体增强抵抗湿气的能力。
作者: fenghuang    时间: 2010-9-15 10:31
痰多不要怕,此处有真法

  药物:甘草

  穴位:右侧丰隆穴

  方法:先用手按揉或用小保健锤敲击右侧丰隆穴5分钟,然后把从药店买回的甘草锤扁、锤烂,外敷在此穴上,用医用纱布和医用胶布固定。每次贴12个小时,取下休息12个小时再贴。

  百病皆因痰作祟,祛痰就找丰隆穴

  痰本来是人体疾病的产物,它的产生和增多又会引发人更多的疾病,所以,祛痰,从古至今都是让医家和病人头疼的事情,需要仔细挖掘出病根才行。

  我在临床上经常使用的祛痰方法是按揉或用小保健锤敲击右侧丰隆穴,然后把甘草捣烂,外敷在此穴上。

  丰隆穴是足阳明胃经的络穴,位于小腿前外侧,自古便是各派医家祛痰的大宝穴。

  甘草生长在沙土里,味甜,色黄,从《易经》的角度来解释,恰好就是补脾益气、祛痰止咳的上上之选。

  痰是人体水液代谢出现故障的产物,它的产生主要与肺、脾、肾三脏关系密切,而其中又与脾关系最密切,所以中医有“脾为生痰之源”“脾不留湿不生痰”之说。而丰隆穴是足阳明胃经的络穴,别走于足太阴脾经,可以同时治疗脾胃二经上的疾患,所以,按摩这个穴位就能健脾和胃,使湿痰自化。

  古人说,“痰多宜向丰隆寻”“丰隆、肺俞,痰嗽称奇”。是的,丰隆历来就被医家奉为祛痰至宝,我们怎可因穴小而不为呢,所以,但凡与痰有关的病症都应该通过丰隆穴来治疗。

  多吃芝麻少吃肉

  痰多的朋友,平时一定要注意自己的饮食。古话说:“鱼生火,肉生痰。”肉吃多了,尤其是猪肉吃多了,是很容易生痰的,所以痰多的朋友应减少自己的食肉量,多吃些清淡的食品才行。

  日常饮食之中,芝麻消痰的效果比较好。您可以把芝麻炒熟了,磨成粉,每天吃点儿。当然,如果能买到纯正的芝麻油,那就更好了。把芝麻油当做日常饮食中的食用油,要不了多长时间就能痰消病灭。

  体内多痰,也会失眠

  几年前,我治疗过一例顽固的失眠,当时,我仔细查看了病人的症状,发现她的病因主要是体内有痰湿淤结。于是,我采用甘草敷右丰隆穴的外治方法,并嘱她回家后自己也照此法调治。

  体内有痰引起的失眠除了可以用上面的外敷方法以外,还可以用温病名方——温胆汤来治疗。

  由痰导致的失眠,通常患者脸上或身上的皮肤会明显泛黄,所以,如果您失眠并伴有皮肤泛黄的症状,最好试试由温胆汤制成的中成药温胆片。
作者: fenghuang    时间: 2010-9-15 10:32
失眠有7种,一招就搞定

  古代医学经典《难经》中说:“人之安睡,神归心,魂归肝,魄归肺,意归脾,志藏肾,五脏各安其位而寝。”什么意思呢?就是说如果您老爱失眠,一定是您体内的神、魂、魄、意、志没有好好待在相应的五脏里所导致的。

  为什么神、魂、魄、意、志不愿意各守其位呢?

  原来,是您过度的各种情绪伤害了它们。这就是《黄帝内经》里说的“喜伤神”“怒伤魂”“悲伤魄”“思伤意”“恐伤志”。

  治疗情绪失常引发的失眠,我都用下面的方法来处理,经我治疗的患者朋友,差不多10天后就可以一觉睡到自然醒了。

  治思虑过度伤脾后导致的失眠

  药物:归脾丸

  穴位:神阙(肚脐)

  方法:取一粒归脾丸捣碎,填入肚脐里,外面用医用纱布和医用胶布固定。晚上贴,早晨取下。

  思虑过度会伤脾,所以治疗这种类型的失眠,我首先是补脾。

  归脾丸是益气补血、健脾养心的中医名药,最能治疗思虑过度导致的种种脾伤症状。脾好了,当然就不失眠了。

  肚脐位于任脉之上,中医称为“神阙”,它是一个很特殊的穴位。大家都知道,出生之前,我们是通过脐带从母亲的身体那里接收营养的,因此神阙穴是我们出生前的命脉。人出生后,任脉总领一身的阴经,它循行于胸腹正中,上联心肺,中经脾胃,下通肝肾。而神阙穴是任脉的经气之海,也是五脏六腑的根本,可以调节全身气血。这就意味着,在神阙一穴外贴药物就可作用于全身。同时神阙临近脾胃,我把中医补脾的名药归脾丸填在肚脐里,就能迅速调节脾胃之气,让人可以睡得香香甜甜。

  不习惯在肚脐里面填药的朋友,也可以口服归脾丸。

  除了外敷或口服归脾丸,您还可以经常到公园里散散步,充分吸收一下树木青草的清新气息,也有助于安眠。因为大自然中草木的气息都含有巽木的属性,能制约属于坤土的思虑,帮助您的脾胃疗伤。

  治悲伤过度伤肺导致的失眠

  药物:枸杞子

  穴位:左侧太渊穴

  方法:买些枸杞,取其中一粒捣烂,贴在左侧太渊穴上,外面用医用胶布固定。晚上贴,早晨取下。

  过度的悲伤首先会伤害到我们的肺,对于这种情况导致的失眠,我都用上面的方法来治疗。

  太渊穴是手太阴肺经的原穴,即肺中元气聚集最多的地方,也就是说,肺气都是从此穴源源不断地流出抵达全身各处的。所以,在这个穴位上外贴药物,就能够最有效地促使经络中的肺气回归肺脏中潜藏,以补肺气之虚。

  而枸杞子味甘性平,颜色鲜红,在《易经》中,它对应兑泽,是补肺润肺的最佳选择。我把它贴在太渊穴上,其药性便能通过肺经的传导,进入受伤的肺脏。当肺能藏魄时,我们的睡眠自然就恢复正常了。
作者: fenghuang    时间: 2010-9-15 10:33
中风发作时,请在十指指尖放血

  工具:采血针

  穴位:十宣穴

  方法:取一根医用一次性采血针或消过毒的缝衣针,快速扎破十指尖,挤出血来。

  中风后若是抢救不及时,就会留下偏瘫等后遗症,所以,我们平时一定要多多观察家中的老人,力争在其刚刚发病时就争分夺秒地抢救。在拨打过120电话后,等待救护车到来的时间里,您不妨采用中医的一种急救法:在十宣穴上扎针,然后挤出血来。

  十宣穴其实就是我们十个手指的指尖,它们都是人体气血比较薄弱的地方,很容易产生阻塞,所以把指尖疏通开,就能减轻头部的压力。

  除了中风以外,昏迷、休克、中暑、癔病、惊厥等急症,也可以使用这个方法,急救效果相当不错。
作者: fenghuang    时间: 2010-9-15 10:33
自制养骨膏治骨质疏松最好

  名称:养骨膏

  原料:黄土2斤、优质蜂蜜2斤、生白术1斤。

  使用方法:每次取适量膏药,放在医用纱布上,然后贴在骨头病变的部位,再用医用胶布固定。12个小时后揭下,休息12个小时后继续敷贴。

  骨质疏松、骨质增生是折磨中老年人的可怕病症,多发于颈、腰、膝等全身重要关节处,同时还伴有刺痛、僵硬的感觉,行动稍不注意就容易造成骨折。在经过多年的行医实践后,我研制出了一种膏药,把它贴在骨头病变的部位,坚持几个疗程,就能减缓症状。平常贴上也能防止骨质老化。这里,我姑且就叫它“养骨膏”吧。

  制作养骨膏需要的原料

  制作养骨膏需要黄土2斤、生白术1斤和优质纯蜂蜜2斤。

  这个方子里的黄土需要的是地面3尺以下的洁净黄土。现在城市里有许多高层建筑,在打地基时会挖得很深,从那里挖出来的就是我所说的洁净黄土。这种深层的黄土质地致密,是很好的药材,也是养骨膏的主要原料。注意:必须是黄土,不要用颜色发黑、质地疏松的土。

  生白术在一般的药店里都有出售,当然,如果有条件的话,最好买浙江产的优质生白术。

  蜂蜜也很容易买到,但是现在市场上假蜂蜜很多,所以购买前您最好先知道一些蜂蜜的鉴别方法。制作养骨膏必须要用纯正的天然蜂蜜,无论哪种花型的都可以。

  养骨膏的制作过程

  (1)准备稍大些的铁锅一只。

  (2)把黄土敲碎,和白术一起放入铁锅中翻炒,要用小火,炒到白术微微发黄就行了。

  (3)从锅里去掉大约2/3的黄土,把剩余的黄土和白术一起用粉碎机打成末状。有一些药店有加工中药粉末的服务,如果您家中没有粉碎机,去药店粉碎也是很方便的。

  (4)准备稍大些的不锈钢锅一只,将2斤蜂蜜倒进去,加100毫升清水,用大火烧开,直至翻泡,然后把火逐步调小,保持锅里有大量密密麻麻金黄的小泡翻来涌去的状态。注意小泡上方的水汽——刚开始水汽较多,然后会逐渐减少。在减少到一定程度的时候,用碗盛一些清水放在旁边,然后用筷子在锅里搅一搅,再把筷头上的蜂蜜滴入碗内清水中,如果立即散开,那么继续熬煮;如果入水不散,那么熬制成功。

  (5)把前面制得的黄土白术粉末放入熬制成的蜂蜜中,搅拌均匀,膏药即成,冷却后收于瓶中备用。

  养骨膏的起效原理

  中医理论认为,肾主骨,而肾与坎水相对应,因此骨头也与坎水相关连。在五行关系里,土克水,属于坎水的骨头之所以能维持致密的原状、不变得疏松,就是因为有艮土之气的制约。

  在人体里,艮土对应胃,那么,骨质疏松等骨头上的毛病就是胃气亏虚的缘故,所以,我用白术和黄土补益艮土之胃就会有非常好的治疗效果。
作者: fenghuang    时间: 2010-9-15 10:34
自制养骨膏治骨质疏松最好(2)


  有朋友可能会问:水不是流动的吗,骨头那么坚硬,怎么会属于坎水?我说,这是水的结构的问题,就像坚硬的金刚石和松软的石墨实质上都是碳原子构成的一样。骨头在胃气(艮土之气)的制约下,能够保持致密、坚硬的特性,而一旦失去胃气的固束,骨质疏松等一系列骨头上的毛病就都来了。

  说到底,这些都不是骨头本身的问题,而是胃气亏虚造成的。因此,养骨要从补胃开始。

  养骨膏的使用方法

  每次取适量膏药,放在医用纱布上,然后贴在骨头病变的部位,再用医用胶布固定。12个小时后揭下,休息12个小时继续敷贴。10天为一个疗程。至于具体要用多少疗程,则要根据病情自己掌握。

  去年,有一位患多年膝关节骨质增生的病人来我这里求诊。老人家已经六十几岁了,十多年前就已经确诊为骨质增生,两侧膝关节非常疼痛,越到晚上疼得越厉害,根本睡不着觉。他甚至不能下蹲,上下楼梯都得两步一阶。

  我让老人家在膝关节处敷贴我研制的养骨膏,不到3个疗程,老人家已经能行走自如了。

  起初,我熬制养骨膏是为了治疗家人的骨质增生,但后来意外发现它对骨质疏松、劳损、类风湿性关节炎、颈椎病、肩周炎、腰椎间盘突出、坐骨神经痛等骨病也都有不错的疗效,这真是出乎我的意料。于是,我在这里郑重地推荐给大家。
作者: fenghuang    时间: 2010-9-15 10:35
 1. 甘草一贴香袅袅,梁丘、神阙建功德

  ——急慢性胃痛的外治祛根法

  药物:甘草

  穴位:右侧梁丘穴,神阙穴(肚脐)

  方法:从药店买些甘草,取一小截捣碎,贴在右侧梁丘穴处,或者直接按摩右侧梁丘穴,每次5分钟。慢性胃痛,去药店买些甘草,取一小截捣碎,填在肚脐内,再用医用纱布和医用胶布固定。晚上贴,早上取下。

  胃痛是当代人生活中的频发症状,很多人深受其害却不以为然,常常认为这不是什么大病,以为挺一挺就过去了,仍然继续着原来的不良生活习惯。殊不知,这样下去的结果就是在伤害自己的后天之本。

  造成胃痛的原因有很多,比如,吃饭时间不固定,工作、生活压力大,心情紧张、忧思过度等。总之,任何一种原因都会影响到脾胃,让人气血受到损伤,由此产生胃痛、泛酸、胃溃疡等病状。

  胃痛发作时,我们应该怎么办呢?

  急性胃痛时,用甘草外敷梁丘穴

  胃痛有急性和慢性之分。对于急性胃痛(没有征兆,突然发作的胃痛),我经常使用下面的方法:

  取一小截甘草捣碎,贴在右侧梁丘穴处,或者直接按摩右侧梁丘穴,每次5分钟。

  梁丘是足阳明胃经的郄穴,郄穴是各条经络上都有的一个特殊穴位。它的功效用一句话就能说透——急病寻郄穴,急性的胃痉挛、腹泻等症发作时,处理胃经的郄穴会迅速见效。所以,如果您胃痛突然发作,就赶紧在足阳明胃经上的郄穴梁丘上外敷补益胃气的甘草来治疗吧,效果真的不错。

  两年前,我的一个患者朋友在睡梦中被胃痛痛醒。深更半夜的,他突然想起“急病寻郄穴”这句话,便赶紧用手使劲按揉梁丘,几分钟后,胃就不疼了。之后,他每天时不时地按揉梁丘,至今已有两年了,胃痛再也没在他身上发作过。

  其实,如果他那时手头有甘草的话,止痛的效果会更快。

  朋友们,如果您的急性胃痛经常发作,在用我所推荐的上述方法处理后,还请仔细找找到底是什么原因导致的,然后尽力避免。比如,您一生气就胃痛,那么以后就得尽量少生气;还有,如果一吃寒凉的东西胃就不舒服,那么任何时候都要少沾生冷寒凉的食品。

  慢性胃痛的朋友,请用甘草填肚脐吧

  有慢性胃痛的朋友,胃部常常感到烧灼、疼得厉害,很多人都是苦着脸向我咨询这种病痛的根治之法。而我在多年的行医实践中,发现了一个非常有效的方法,在这里推荐给大家吧。

  去药店买些甘草,取一小截捣碎,填在肚脐内,再用医用纱布和医用胶布固定。晚上贴,早上取下。

  在临床上,不管是处理急性还是慢性的胃痛,我都会用到甘草,为什么呢?第一,甘草是补胃的贤良之药,而且不寒不热,性质如谦谦君子一样平和;第二,它和中补土,有“缓急止痛”的急公好义之德,所以,治胃痛,无论急性、慢性,我都毫不犹豫地推荐它上阵。

  还有一种食物叫饴糖,也叫麦芽糖,虽然不起眼,但补胃护胃的功效特别好,我常常建议有慢性胃痛的朋友经常买些来吃。如果是液体状的,每天取30毫升冲水喝;如果是固体状的,直接当零食吃,每天随意吃几块。别小看这个在大家眼里是零食的小玩意儿,我的一个患者就靠每天吃几块,两个月后,多年的老胃病再也没犯过,真是神了。
作者: fenghuang    时间: 2010-9-15 10:36
白参片配极泉,天下哪有这么好的“健胃消食片”

  药物:白参片

  穴位:左侧极泉穴

  方法:用大拇指指肚使劲按压左侧极泉穴,连续按20下,胃胀很快就会得到缓解。然后把捣碎的白参片贴在此穴上,再用医用纱布和医用胶布固定,贴12个小时,休息12个小时。

  胃胀几乎每个人都曾经历过,有的时候是暴饮暴食引起的,还有的时候明明没吃东西,但肚子也胀得鼓鼓的,难受得要命。

  行医多年,我曾经遇到过不少这样的患者,都用以上的方法处理。

  极泉穴位于手少阴心经之上,极是高处的意思,泉是泉水,就是说心脏是以这个穴位为起点往全身源源不断地供血的,它就像人体的一个泉眼一样。此穴位于胳肢窝中间,就是小时候让您痒痒、逗您笑的那个地方。

  极泉穴是我新发现的一个消化大穴,使劲按它,可以促进体液循环,增强消化能力,对任何原因引起的胃胀都有效果。

  中医认为“胃如釜”,胃能消化食物是因为有“釜底之火”——胃火。不过,胃火是有一定量的,当过量的食物入胃以后,用于消化的胃火就不够用了,于是人体便会调动心火来救急。可心火进入胃中后,非但帮不上忙,还会导致胃胀。怎么才能让它撤走呢?

  我选择敲打心经的左侧极泉穴,人为地干扰心经;心经自身不保,就会赶紧把支援胃部的心火撤回自救,这时胃胀自然就可顺利解除。

  这个方法我曾经给很多患者使用过,一般贴后半个小时,效果就出来了。

  另外,我还意外发现,白参片贴在极泉的方法不仅治胃胀有效,对于喝茶水后的胃痛、腹泻也有非常好的效果。还有人吃莲子后感觉不舒服,我也推荐他们用这种方法,反应都很好,其治疗医理同重按极泉穴的方法一样。

  引起胃胀的原因有很多,除了暴饮暴食,还有不少其他因素。所以,在您使用白参片外贴极泉穴的方法起效后,还必须要好好找找导致胃胀的根源,看看到底是外邪还是情志过度使胃不舒服的。治病要治本,只有找到这个本源,标本同治,才能使胃胀不再发生。
作者: fenghuang    时间: 2010-9-15 10:36
绿豆、黑豆、甘草,位卑未敢忘救难

  ——吃豆类食物中毒的缓解法

  药物:甘草

  穴位:神阙穴(肚脐)

  方法:从药店买些甘草,取一小截捣烂,填入肚脐中,外面用医用胶布固定,12个小时以后取下。一般不再需要贴第二次。

  四季豆、扁豆、刀豆、豇豆等豆类蔬菜是老百姓居家过日子常吃的东西,但它们都含有某种有毒成分,如果没有煮熟就吃下去很容易使人中毒,出现恶心、腹痛、腹泻、呕吐等症状。若是情况不是很严重,仅仅是有些恶心和轻微的呕吐、腹泻,就在家中使用我的外治方法自行解决好了,没必要去医院受洗胃之苦。

  从药店买些甘草,取一小截捣烂,填入肚脐中,外面用医用胶布固定,12个小时以后取下。一般不再需要贴第二次。

  肚脐,中医称为“神阙”,是人体的“先天之本源,生命之根蒂”。它是任脉上的穴位,与人体的五脏六腑都有密切联系,人体六条阴经的经气全部聚积于此穴。也可以说,任何药物的药性都可以通过这个穴位到达五脏六腑。

  甘草是中医自古就在使用的解毒药材,早在二千多年前,《神农本草经》就将其列为药之上品,南朝陶弘景甚至将它尊为“国老”,其原因正如李时珍在《本草纲目》中所说:“诸药中甘草为君,治七十二种乳石毒,解一千二百草木毒,调和众药有功,故有‘国老’之号。”所以,我把有如此功效的甘草贴在肚脐上,当然能够有效处理不太严重的豆类食物中毒。

  前不久,我的一个患者吃了单位食堂的四季豆后,出现了腹泻、恶心的中毒现象,拖了几天后,仍然没有好转,她便急急找到我求诊。我嘱咐她用甘草贴肚脐,才贴了不到半小时,她的恶心症状就大大减轻,12个小时以后取下时,症状已经彻底消失了。

  如果您不习惯在肚脐处敷药,或者因为皮肤过敏等原因不能使用外敷法,那么就用甘草煮水喝吧,同时加入绿豆或黑豆一起煮,效果更好。曾经,我有一个患者在吃了半生不熟的扁豆后恶心不止,我让她用生甘草9克、绿豆25克煮水,不必等到绿豆熟,煮到水开就取出来喝。她当时只喝了一碗甘草绿豆水,恶心症状就没了。

  甘草、绿豆和黑豆是中医从古到今都在使用的解毒之物,不仅能解豆类之毒,对于其他不太严重的食物中毒都有效,所以,居家过日子,您最好在家中常备一些。
作者: fenghuang    时间: 2010-9-15 10:37
十滴水滴肚脐,寒热两邪通吃

  ——呕吐、腹泻的家庭处理法

  药物:十滴水

  穴位:神阙穴(肚脐)

  方法:把十滴水滴在肚脐里,外面用医用纱布和医用胶布封盖,12个小时以后取下。

  夏天天气炎热,人们都喜欢吃生冷寒凉的瓜果、当时觉得很舒服,但时间久了,肠胃就容易受寒,呕吐或腹泻。很多人都找不到原因在哪儿,往往都是随便吃点什么止泻药就了事,殊不知,大热天过食寒凉之物所导致的肠胃问题可不是这么简单解决就万事大吉了,不注意的话,往往就此埋下了病根。

  遇到这种情况,我往往给大家推荐一种用十滴水滴肚脐治肠胃毛病的好方法。

  十滴水是一味常见的中成药,它的主要成分是樟脑、干姜、大黄、小茴香、肉桂、辣椒、桉油和酒精,既能祛寒,又能祛火,一滴入脐,正好对付暑天之火和食物之寒,寒热两邪通吃,治疗夏天出现的肠胃问题,效果特别好。

  需要提醒您的是,任何疾病,预防才是根本,特别是夏天,切莫过贪寒凉,更不能以为自己身体好就放纵口腹之欲。毕竟,脾胃是我们的后天之本,伤了它们,培补起来是很难的。
作者: fenghuang    时间: 2010-9-15 10:37
艾灸内关,专治肠胃敏感

  药物:清艾条

  穴位:左侧内关穴

  方法:从药店买回整根的清艾条,点着,对着左侧内关穴灸。注意距离,要以温热为度,不要烫伤了皮肤。

  有些人的肠胃相当敏感,饮食稍微不注意,偶尔吃点凉的、酸的、辣的,立刻就腹痛、腹泻。遇到这样的病人,我一般都是用艾灸左侧内关穴的方法来处理,标本同治,让他们从此摆脱这种烦恼。

  内关穴是手厥阴心包经的络穴,也是中医治疗胃痛和腹泻的常用穴位,从古用到今,效果都不错。

  最初我想起使用这个方法,是因为它在医理上可行,后来,我给多个肠胃敏感的患者治疗,他们有的是疾病刚起,有的是腹泻多日未见好转,有的甚至是多年肠胃敏感,用尽中药西药、土法偏方,还是久久不愈。但不管哪种情况,我都用艾灸内关穴的方法来处理,所有人都是艾灸一次即好。

  当然,大家也不必非得到肠胃不舒服的时候才想起它,平时没事就按摩按摩这个穴位,也有预防肠胃过于敏感的作用。
作者: fenghuang    时间: 2010-9-15 10:39
老是觉得饿咋办

  ——扑灭过盛胃火,您才饮食有节

  药物:山竹壳

  穴位:左侧消泺穴,百会穴

  方法:第一种方法是在饥饿的时候,右手握拳,敲左侧消泺穴,敲上十几下,饥饿感立即减轻。每天坚持敲10分钟,就不会老觉得饿了。第二种方法是买一个山竹,取出果肉,只留果壳,贴在头顶的百会穴上。晚上贴,早晨取下。

  胃火过盛引起的毛病有很多,其中比较常见的一种就是,饭后没多久就开始觉得饿。这种情况在中医看来,就是胃火过盛。因为,胃的主要功能是腐熟水谷,消化每餐吃下的食物。正常情况下,胃会在下一餐前刚好消化完上一顿吃的食物,但胃火过盛时,它就会提前完成定额。胃中空空时,您自然就容易感到饿了。所以,遇到这种情况,我都让他们用以上两个办法来处理。

  消泺穴是三焦经上的穴位。消是溶解、消耗的意思,泺是浅水的意思,顾名思义,消泺穴就是具有祛湿灭火作用的穴位。刺激消泺穴就可以消除胃部过盛的火气,胃火一除,饥饿的感觉当然也就没了。

  山竹原产于东南亚,果壳很厚,在《易经》中属兑,兑就是水,水能灭火,因此,用山竹的果壳贴在百脉之会的百会穴上,就具有“釜底抽薪”的效果,胃火自然会渐渐熄灭。
作者: fenghuang    时间: 2010-9-15 10:40
胃口大开,福气才来

  药物:健胃消食片或补中益气丸

  穴位:神阙穴(肚脐)

  方法:取一粒健胃消食片或补中益气丸捣碎,填入肚脐,用医用纱布和医用胶布固定;每次贴12个小时,然后休息12个小时。

  有些人看见好吃的东西没胃口,吃饭时间到了也不想吃饭,经常担心自己是不是得了厌食症。当他们忧心忡忡地来我这里求诊时,我发现,其原因都是胃气不足。

  所以,治疗的时候,我都让他们先补足胃气:方法就是取一粒健胃消食片或补中益气丸捣碎,填入肚脐。

  任何时候,人的饥饱都是由胃气来控制的,胃气足时,人体不用您瞎操心,自会知道什么时候饱,什么时候饿。

  由于肚脐上的经络直接和胃肠相通,因此,在肚脐处贴上补中益气丸或健胃消食片等补胃气的药,就能将胃气补足,让自己饥饱有常,饮食有节。

  当然,如果您在使用外贴方法的同时,能够按照自己的体质来选择合适的粮食熬粥喝,或者用其他适宜的食材熬汤,那当然是最好不过的了。
作者: fenghuang    时间: 2010-9-15 10:41
无便一身轻

  穴位:12个经穴,大肠俞,腹泻点

  方法:对于长期慢性的便秘和腹泻,按揉12条正经的经穴,在感觉酸痛的那个穴位上贴相对应的药物。晚上睡前贴,早晨取下。偶尔便秘时,每天早晚按揉支沟穴5分钟,再敲打大肠俞5分钟。偶尔腹泻时,按揉腹泻点8~10分钟。

  中医一直有“五脏六腑皆令人咳”的说法。其实,五脏六腑出问题也都能导致人便秘或腹泻。

  中医认为,大肠是人体废物的一个排出通道,而人体的各个脏腑都有相应的经络直接通向大肠,所以,任何一条经络的气血不正常,都有可能导致便秘或腹泻。

  人体的每一条经络上,都有一个叫做经穴的穴位,专门负责管理此经络伸向脏腑里的各条分支经络。而体内与具有排泄代谢废物功能的大肠相连的这些分支经络,当然也在经穴的管辖范围之内。所以,在治疗顽固性的便秘、腹泻时,我都依次在各条经络的左侧经穴上外贴相应的药物,如下页图表所示。

  下页图表中所有药物都可以在药店买到。另外,您在贴药之前,最好先去按摩穴位5乣10分钟,观察按摩后的情况。如果有改善,就选用药物贴敷这个穴位,没有改善,就接着按下一个,直到找到合适的穴位。您也可以不用药,只按摩,不过这样起效会慢一些。

  这种方法虽然看起来麻烦一些,但它绝对是一个祛病除根的方法。若有的朋友只是偶尔便秘或腹泻,那么我这儿有一个快速而简易的方法。

  快速治便秘法:按揉支沟和大肠俞,每天早晚按揉支沟穴5分钟,再敲打大肠俞5分钟,对治疗便秘很有效。

  支沟是手少阳三焦经的穴位,能宣通腹部的气机,清理肠道,大肠俞能促进胃肠蠕动。这两个穴位治各种便秘都有效。

  快速治腹泻法:按揉腹泻点8~10分钟。

  腹泻点在手背中央,是一个经外奇穴。对于不太严重的腹泻,按揉此穴就能缓解。

  这两种方法对偶尔发生的不管什么原因引起的便秘、腹泻都非常有效,而且起效会很快。而长期便秘、腹泻的人,我还是建议您使用在12条经络的经穴上贴药物的方法。因为只有这样做才能祛病除根,一劳永逸。

  请大家记住一点:如果腹泻次数多,量很大,必须立即去医院,以防脱水。除此以外的腹泻,则可以使用我的方法。

  一般说来,在各条经络的经穴上外敷药物就能治好很多类型的便秘与腹泻。不过,我还要强调一点,无论是治便秘、腹泻,还是其他什么疾病,都要先去生活中找原因并加以避免,否则就算暂时治好了,以后还是容易复发。比如有人一喝牛奶,就腹泻,那么就要停掉牛奶;有人喜欢喝酸奶,老是便秘,那就别喝了,诸如此类。生病后,一定要多去排查一下饮食、环境等原因,祛了根,才叫真正治好了病。
作者: fenghuang    时间: 2010-9-15 10:41
胃病从治肺开始

  药物:白参片

  穴位:两侧太渊穴

  方法:先在两侧太渊穴按摩,然后贴上白参片,或者直接就把白参片捣碎,敷在两侧太渊穴上,外面用医用纱布和医用胶布固定。晚上贴,早晨取下。

  日常生活中,很多人都有过“烧心”的体验,就是总感觉胃中有一股酸水往上泛,严重时,酸水还会直冲喉部、口腔,非常不好受,这种现象中医通常称为“泛酸”。在劳碌焦心的人身上,泛酸这种症状出现得比较多。

  这时,用以上的方法治疗泛酸比较好。

  肺主一身之气,肺气畅则诸气皆畅,脾胃升降有序。若肺气不畅,那么胃气就容易凝滞,出现泛酸等症状。所以,从表面上看,泛酸是胃部的毛病,但其实是肺气亏虚造成的,因此治疗时要以补益肺气为主。

  太渊是手太阴肺经的原穴,在手臂内侧、大拇指一边的腕横纹上。它是肺脏元气驻留的地方,刺激它最能补肺。所以,在这里贴白参片,能让白参温补元气的功效最快通过肺经,直达肺脏。

  我的母亲曾经有多年的泛酸史,自从我教给她这个方法后,她每次泛酸的毛病犯了,便马上揉几分钟两侧太渊穴,很快就能止住。母亲还把这个方法教给她的一帮朋友,真的解决了不少人的泛酸问题,那时,没几天她就开心地给我打电话,说又治好了某某某,言下颇为得意。要是遇上有人打趣,说她也成了半个医生,她就更是兴奋不已。

  这么一个小小的方法就能让母亲高兴起来,真是做女儿的幸福啊。

  平时容易泛酸的朋友在日常饮食上要尽量多吃新鲜的食品,不要吃经过发酵的食物,如馒头、豆豉、酱油、酸奶等;另外,也别吃剩饭,上一顿做好的米粥到下一顿就别再吃了;另外,很多人认为红薯能通便,但泛酸的朋友不要吃。还有,平常工作、生活中都不要把自己弄得太劳累。

  再补充一点,如果您不想在穴位上敷药,经常揉一揉两侧太渊穴也能补足肺气,只不过起效慢一点罢了。
作者: fenghuang    时间: 2010-9-15 10:42
腹中电闪雷鸣,药到清凉无声

  药物:清艾条

  穴位:神阙穴(肚脐)

  方法:清艾条点着,对着肚脐灸,以温热为度。每天一次,每次一根清艾条,多则三五次,少则一次,肚子就不会怪叫了。

  如果您肚子里经常咕噜咕噜地响,感觉有点像打雷,这就是中医所说的腹中雷鸣之症。正常情况下,胃肠蠕动的声音我们是听不到的,但是如果吃了生冷的东西刺激了胃肠,造成胃气紊乱,肚子里便会发出这种怪音。我曾经给一些有腹中雷鸣症状的朋友治疗过,都是采用艾灸肚脐的方法。

  这种症状通常都是因为吃了太多生冷或别的刺激性食物造成的,是食物中的寒气伤了肠胃,而除寒当然要用火。还有,位于肚脐的神阙穴有络脉直通肠胃。因此,用清艾条灸肚脐,就能够除去肠胃内过多的燥气或寒气,治愈腹中雷鸣这种怪病。

  我有一个患者,30多岁,有一段时间总是腹泻、肚子里咕噜咕噜地叫,去医院检查,被诊断为慢性结肠炎,多方治疗效果都不大。有一天,他不仅腹泻,肚子咕噜咕噜地叫,还腹胀如鼓。在他给我打电话求救时,我突然想起这个治疗方法来,于是让他去买3根清艾条,每天点一根对着肚脐灸。别说,这方法还真灵,他才灸了两根,病就好了。半年后再见到他,容光焕发,气色好得不得了。他得意地告诉我说,家里现在还有一根清艾条呢!
作者: 紫好    时间: 2010-9-15 13:52
收藏了谢谢!
作者: 紫好    时间: 2010-9-15 13:52
收藏了谢谢!
作者: zhoulixia    时间: 2010-9-15 14:33
谢谢,辛苦了!
作者: 老枪xyz    时间: 2011-2-12 18:31

作者: 小美    时间: 2011-3-9 12:38
日常病 学习了
作者: 一路欢歌    时间: 2011-3-15 20:13
不错不错
作者: 秋天    时间: 2011-3-18 14:30
谢谢!收藏了
作者: guanyu1231    时间: 2011-3-22 13:24
谢谢!辛苦了
作者: 其乐无穷    时间: 2011-3-22 13:33
谢谢
作者: wgx01    时间: 2011-3-22 14:06
太好了。谢谢
作者: 幸福女人    时间: 2011-3-22 14:18
谢谢,收藏
作者: 海风123456    时间: 2011-3-22 17:50
受益匪浅,谢谢
作者: ivy_lifang    时间: 2011-3-30 17:11
收藏起来先
作者: 何如    时间: 2011-5-31 13:21

作者: 田园山庄    时间: 2011-6-13 13:18

作者: isabella62927    时间: 2011-7-15 12:15

作者: 米几    时间: 2011-7-15 16:27
受益匪浅,谢谢
作者: 须弥山    时间: 2011-7-22 22:18
收藏啦
作者: 高粱玉    时间: 2012-2-15 17:43
本书目录

序言 愿易经内病外治法天天带给您健康和好运

第一章 有效就是硬道理

1.《易经》中的哪些话能让我们终生受用

2.易经内病外治法是家庭治病养生的首选之法

3.易经内病外治法有何妙意

4.易经内病外治法中涌现出的英雄之穴

5.使用易经内病外治法时的八项注意

6.古人使用外治法时是如何选穴的

第二章 上了岁数,该好好享福了??中老年常见疾病的外治法

1.治脂肪肝有一个很巧妙的方法

2.糖尿病虽然是顽疾,健好脾就可以控制

3.治高血压,除服药外另有好法

4.颈椎不好何苦求人,自己动手能保平安

5.遇上阴雨天就要犯的病怎么办

6.痰多不要怕,此处有真法

7.失眠有7种,一招就搞定

8.中风发作时,请在十指指尖放血

9.自制养骨膏,治骨质疏松最好

第三章 上天有好生之德??肠胃常见疾病外治法

1.甘草一贴香袅袅,梁丘、神阙建功德??急慢性胃痛的外治祛根法

2.白参片配极泉,天下哪有这么好的“健胃消食片”

3.绿豆、黑豆、甘草,位卑未敢忘救难??吃豆类食物中毒后的缓解法

4.十滴水滴肚脐,寒热两邪通吃??呕吐、腹泻的家庭处理法

5.艾灸内关,专治肠胃敏感

6.老是觉得饿咋办??扑灭过盛胃火,您才饮食有节

7.胃口大开,福气才来

8.无便一身轻

9.胃病从治肺开始

10.腹中电闪雷鸣,药到清凉无声

第四章 五官清爽,心里坦荡??常见五官疾病的外治法

1.清除口腔溃疡,双英各展所长

2.牙痛起来要人命,谁是我们大救星

3.爱流鼻血的人,请多闻人参

4.有鼻炎,嚼人参就会好

5.鼻孔老发干,银翘、侠溪来救难

6.金银花,鼻子生疮就找它

7.我用耳尖放血法来治麦粒肿

8.多点侠溪和光明,可消淋巴结肿大

9.没有治不好的咳嗽,只有没用过的方法

10.不管井穴、荥穴、原穴,能治咽喉痛就是好穴

11.防治扁桃体炎,尺泽一穴足矣

第五章 不生病,才美丽??女性常见疾病的外治法

1.经期小腹爱胀痛,艾灸神门好轻松

2.经前乳房胀痛,原是胃气不通

3.天麻填肚脐,乳腺不增生

4.腰酸也是病,艾灸两至阴

5.手把手教您防治慢性盆腔炎

6.输卵管堵塞后,用两种外敷法调理

7.对付卵巢囊肿,有血海、中封、三七花

8.子宫有肌瘤,芡实贴石门

9.治排卵期腹痛,甘草加足三里

10.元气充足,月经就会如约而至

11.三七花一朵,止崩漏没错

12.阴痒令人难堪,马上治好不难

13.治带下病,用乌贼骨配阴交穴

14.怕冷不是阳虚,雪莲、肉桂解寒

第六章 毛病虽小,不治就大

1.一点落枕穴,脖颈好熨帖

2.中暑很好办

3.对付头晕的两种外治法

4.天麻粉,治伤风真神

5.心跳过速,有白参、膈俞

6.新鲜生姜片,巧治五心热

7.劳累过度,靠太白来补

8.治疗腰扭伤,拔罐最有效

9.脚踝扭伤,要用对称点来治

10.久坐后背酸痛,白参一片可解

11.外敷劳宫,既能发汗,又能止汗

12.皮肤发痒,最怕生姜

13.用杏仁、何首乌治湿疹,没有哪次不灵

14.艾灸手指,药洗患处,白癜风落荒而逃

第七章 心病更需外药医??常见心理疾病的外治法

1.生气就是生病

2.易怒之人,必有后患??祛邪火用少商加百合

3.想得太多,会伤身体

4.经常莫名烦恼,找三七花和大敦一治就好

5.让懦弱和悲伤随风而去??悲伤之情伤肺后的补救方法

6.人人都有抑郁的时候,为什么不去求莲子和少冲

第八章 近忧也可除,远虑亦可祛??常见外感疾病外治法

1.除了“望、闻、问、切”,诊治外感有秘诀

2.到哪里去找这么好的伤寒疗法

3.贼风不足惧??风邪引起的疾病如何外治

4.天凉好个秋??燥邪引起的疾病如何外治

5.湿邪伤人于无形??伤湿引起的疾病如何外治

6.烈火炼真丹??伤火引起的疾病如何外治

7.感染寒、风、燥、湿、火后的饮食宜忌(外感后必须禁忌的)

第九章 有病治病,无病防身

1.人有旦夕祸福,人参不离不弃

2.艾灸足三里,治病养生两相宜

3.老天是公平的,让我们在衰老的时候去艾灸关元

4.五脏六腑八大外敷养生法

后记
作者: 玉竹大山    时间: 2012-2-15 19:42
收藏了,呵呵
作者: 随缘    时间: 2012-2-16 19:55
谢谢,收藏了。




欢迎光临 风水与养生,怀孕保健,育儿保健,月子保健 (http://www.luanboshiysclub.com/) Powered by Discuz! X2.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