风水与养生,怀孕保健,育儿保健,月子保健

标题: 学找脾经穴位 [打印本页]

作者: 天灵宗宗主    时间: 2010-11-16 17:58
标题: 学找脾经穴位



(1)

隐隐白穴

定位:仰卧或正坐平放足底,在足趾末节内侧,距趾甲角0.1寸。
这穴位很好找,由于穴位贴面积较大,大家紧挨着趾甲的根部贴就可以把这穴位包含在内了。
功效:
a.
止血

女性月经经期超过7天,属于崩漏,需要治疗。可取左侧隐白穴,贴养脾贴,持续贴。如果出血较多的,可尝试每4小时更换一张新的养脾贴;如果出血较少,那么,只要每十小时更换一张新的养脾贴就行,忌一切生冷、海鲜。
b.
治咽喉痛

咽喉痛的时候检查两隐白穴痛不痛,如果疼痛,那么,取两片养脾贴分别贴在两隐白穴处。
2)大都穴
定位:仰卧或正坐平放足底。在足内侧缘,当足大趾本节前下方赤白肉际凹陷处。
请看图示。
功效:
治一切嘴唇毛病,如嘴唇肿、干、红、紫、裂口等。
取两片养脾贴分别贴于两大都穴即可。
3)太白穴
定位:仰卧或正坐平放足底,在足内侧缘,当足大趾本节后下方赤白肉际凹陷处。
请看图示。
功效:
a)治肌肉疾病,如运动后肌肉酸痛等。
(b)此是脾经原穴,如果把脾经比喻成一棵大树,那么,它就是树根部位,所以,是健脾最关键的穴位。
取两片养脾贴,外贴在两太白穴上即可。
4)公孙穴
定位:仰卧或正坐平放足底,在足内侧缘,当第一跖骨基底的前下方。
请看图示。大家先找太白穴,它在一根骨头的一端下方的,沿着这根骨头,找到这根骨头的小头,这小头的下方就是公孙穴。大家尝试着去摸那根骨头,很容易就能找到大头和小头的。
功效:
吃冷东西胃部不适,如胃痛、胃胀、不想吃饭等,都可以取两片养脾贴外贴在两公孙穴。
5)商丘穴定位:正坐平放足底或仰卧。在足内踝前下方凹陷中,当舟骨结节与内踝尖连线的中点处。
请看图示。
要找商丘穴,先找照海穴和中封穴。照海穴在足内侧,内踝尖下方凹陷处。所谓内踝尖就是内踝最高的地方。这穴位当然很好找;中封穴就在脚腕横纹上,最正中是解解溪穴,最正中靠内踝这侧的边上有一根筋,筋的边上便是中封穴。照海和解溪连线的中点,就是商丘穴。由于穴位贴有较大面积,大家直接在足内踝前下方微凹陷处贴穴位贴就可以了,无需精确查找。
功效:
a.感冒时请检查一下左商丘穴,如果稍按即疼痛,那么,是伤风了。请按《不生病的智慧4》里介绍的伤风的外治法治疗。
b.如果身体表面局部部位疼痛,那么,观察一下,这疼痛部位是不是在足太阴脾经经过的地方,如果是,那么,不必直接按摩疼痛的位置,而是在疼痛同侧的脾经上的商丘穴按摩,止疼的效果会更好。
作者: 天灵宗宗主    时间: 2010-11-16 17:59


上述图片可以定位下述的三阴交、漏谷、地机和阴陵泉穴。
大家先找内踝最高点,此穴位非常容易找。
接着,找阴陵泉。
注意上述图片上阴陵泉边上的紫色的弯的一小段线,它其实是膝盖处的骨头的标示,在膝盖的内侧有一小段横的骨头,在腿上有一根大的骨头,这两骨头交界处的下方便是阴陵泉穴。很多人这个穴位按着就感觉到痛的,找起来比较容易。
有了阴陵泉和内踝最高点,接下来,从内踝最高点引一根横的平行线,从阴陵泉引一根横的平行线,找一根长的尺子(最好是裁缝用的布的软尺),量这两根平行线之间的垂直距离。这距离是13寸。
以这根垂直距离为基础,计算出它上面的从内踝最高点往腿这个方向的3寸、6寸、10寸的三个点的位置,然后,从这三个位置做横的平行线。这些平行线在腿上那根大骨头边上的位置,便是我们要找的穴位了。
6)三阴交穴定位:正坐或仰卧。在小腿内侧,当足内踝尖上3寸,胫骨内侧缘后方。
功效:
a.治头晕、头痛
如果头晕头痛,那么,可以优先尝试两三阴交穴,先用小橡皮锤敲,注意要用一定力度,对准穴位,持续敲十多分钟;然后贴上养脾贴。此法起效很快,一次处理便可见效。有效后需要注意健脾,可以经常贴贴养脾贴作为保健。
多数头晕、头痛通过上述的处理就能痊愈;但也有部分头晕、头痛是其它原因导致,处理上述穴位没效;所以,一旦处理上述穴位没效,那么,需要找其它原因,做其它处理。
b.治高血压的高压高
如果高血压且高压高,那么,检查两三阴交穴,看是否疼痛。如果疼痛,那么,每天持续用小橡皮锤敲,注意要用一定力度,对准穴位。每次敲的持续时间不低于5分钟,一天最好敲多次,累积到两小时左右,其它时间,则在两三阴交贴养脾贴作为维持。
7)漏谷穴定位:正坐或仰卧。在小腿内侧,当内踝尖与阴陵泉的连线上,距内踝尖6寸,胫骨内侧缘后方。
功能:
消化不良,如腹泻,光吃饭不长肉等,都可以用这穴来治疗。直接取两片养脾贴分别贴于两漏谷穴就行,每天白天贴十多个小时即可。
8)地机穴定位:正坐或仰卧,在小腿内侧,当内踝尖与阴陵泉的连线上,阴陵泉下3寸。
功效:
它是脾经郗穴.“急病寻郗穴”,突然发生的疾病,可以立即检查各条经络的郗穴,或者按照疾病突然发生的时间来检查相应经络的郗穴。如,上午9点到11点钟突然发病,那么,检查脾经的两地机穴,如果这两穴位疼痛,那么,赶紧抡起拳头对这两穴位猛敲;随着敲击的进行,疾病会立即得到缓解。缓解后,在这两穴位贴上养脾贴作为维持。病重的话,每四小时更换新贴;病不重,每10小时更换一次就可以。
1---3点;肝经郗穴中都穴
3---5点;肺经郗穴孔最穴
5---7点;大肠经郗穴温溜穴
7---9点;胃经郗穴梁丘穴
9---11点;脾经郗穴地机穴
11点到13点;心经郗穴阴郗穴
13---15点;小肠经郗穴养老穴
15---17点;膀胱经郗穴金门穴
17点到19点;肾经郗穴水泉穴
19点到21点;心包经郗穴郗门穴
21点到23点;三焦经郗穴会宗穴
23点到1点;胆经郗穴外丘穴
9)阴陵泉穴定位:正坐或仰卧。在小腿内侧,当胫骨内侧踝后下方凹陷处。
功效:
这是去湿气的要穴。平时湿气重的人,可在这两穴位贴养脾贴。一般晚上贴,早晨揭下。




这是我今天自己拍摄的穴位图片,大家看看如何?
作者: 天灵宗宗主    时间: 2010-11-16 18:04


血海穴
10)血海穴定位:仰卧或正坐屈膝。在大腿内侧,髌骨底内侧端上2寸。
功效:
这个穴位是女性的关键穴位。
a.
治痛经

取两侧血海穴,每天用小橡皮锤敲,注意要用一定力度,对准穴位。每次敲的持续时间不低于5分钟,一天最好敲多次,累积到两小时左右,其它时间,则在两血海穴贴养脾贴作为维持。持续约一个月,月经来临时停止。能治多种顽固痛经。

b.
治月经时间长,久而不止

取左侧血海穴,每天用小橡皮锤敲,注意要用一定力度,对准穴位。每次敲的持续时间不低于5分钟,一天最好敲多次,累积到两小时左右,其它时间,则在左血海穴贴养脾贴作为维持。每天这样处理,到月经停止后,可以继续处理一周作为巩固。
c.
治月经迟迟不来

取右侧血海穴。每天用小橡皮锤敲,注意要用一定力度,对准穴位。每次敲的持续时间不低于5分钟,一天最好敲多次,累积到两小时左右,其它时间,则在右血海穴贴养脾贴作为维持。如此处理,直到月经来临为止。

血海穴有个简易的定位方法:取右腿的血海穴时,可屈膝,以左手掌心按在膝盖最上面的骨头(名字叫髌骨)上缘,第二到第五根手指向上伸直,大拇指约成45°斜置,大拇指尖的下面就是血海穴。
作者: 午后微雨    时间: 2010-11-16 18:17
这个图片很直观啊,真好,收藏。
是不是每条经络都有这样的待遇?
作者: 开心点    时间: 2010-11-16 18:19
真是太好了,我好多穴位都找错。我除了在网上找,还找了许多中医穴位书。真是汗!
作者: 春蕾乍放    时间: 2010-11-16 18:21
真好。这是老师的脚丫子?
作者: 垚龙    时间: 2010-11-16 18:25
真好。这是老师的脚丫子?
春蕾乍放 发表于 2010-11-16 18:21
这是美人脚、美女腿,不是脚丫子。
作者: 娜仁    时间: 2010-11-16 18:26
谢谢博士!真好。
作者: 垚龙    时间: 2010-11-16 18:28
从来没有注意过中封、商丘、照海在一边线上,谢谢老师!特别直观又赏心悦目
作者: 小蓝    时间: 2010-11-16 18:35
谢谢老师

作者: lili1916    时间: 2010-11-16 18:47
这脚,长得真漂亮啊
作者: 秀峨眉    时间: 2010-11-16 18:48
正在为找穴位发愁,贴不准穴位确实会影响效果。这样很直观了,加上老师的文字讲解,太周到了!
谢谢老师!
作者: 天灵宗宗主    时间: 2010-11-16 18:48
真好。这是老师的脚丫子?
春蕾乍放 发表于 2010-11-16 18:21

自己哪里拍得了自己?
作者: 天灵宗宗主    时间: 2010-11-16 18:50
看了这个图穴位好找了吧?
每条经络都会这样拍的,不过,没那么快。我正在准备各种穴位贴的说明书,准备到哪个就拍哪个。
作者: 蓝天蓝    时间: 2010-11-16 18:50
奇怪,我的太白穴找的对不对呀?我把养脾贴贴在脚的大拐古往上一点的地方(也就是图上的太白穴),养脾贴一点不湿,我把它贴在大拐古下,往脚底方面再走走的地方,养脾贴就很湿,难道我的太白穴和别人的不一样.我给我家孩子贴,也是这样,奇怪,真奇怪.
作者: louli    时间: 2010-11-16 18:54
博士亲自教我们找穴位,绝对是权威。
是我们的福份。
作者: 仙山    时间: 2010-11-16 18:55
谢谢老师vv收藏了,
作者: zhouqinghong    时间: 2010-11-16 19:00
谢谢老师这样好直观找一找就发现自己的三阴交很痛,以前一直不太明确。谢谢老师。老师辛苦了
作者: 原野    时间: 2010-11-16 19:07
太直观了。太好了。谢谢老师
作者: 洋娃娃    时间: 2010-11-16 19:11
老担心找不准穴位,浪费了穴位贴,看到这帖子,真激动,谢谢老师
作者: 山之灵    时间: 2010-11-16 19:11
太好,这下不用担心找不到呀,老师弄点正在排毒的胆经的穴位图吧。
作者: 雷风恒    时间: 2010-11-16 19:11
这个很直观
老师真有心
不象乾卦人的处事风格了
作者: 和田玉    时间: 2010-11-16 19:16
这是美人脚、美女腿,不是脚丫子。
垚龙 发表于 2010-11-16 18:25


垚龙,你笑死我了!哈哈!
下次来个帅哥脚、帅哥腿~~~
作者: 木棉花    时间: 2010-11-16 19:17
太直观了。谢谢老师。
作者: 黄石山    时间: 2010-11-16 19:21

作者: 玉芽儿    时间: 2010-11-16 19:26
这下方便多了,谢谢老师
作者: 千年银杏    时间: 2010-11-16 19:26
谢谢老师!针灸小人儿上也只是看个大概。这样图片很好!收藏。
作者: 千年老参    时间: 2010-11-16 19:27
我的第一个感觉也是,这脚、这腿也太美啦!
作者: 阳光灿烂    时间: 2010-11-16 19:27
很直观 ,谢谢老师
作者: 雷风恒    时间: 2010-11-16 19:28
我的第一个感觉也是,这脚、这腿也太美啦!
如水 发表于 2010-11-16 19:27

不要引人想入非非好波
作者: 天天天蓝    时间: 2010-11-16 19:31
苗得很

作者: meile    时间: 2010-11-16 19:32
这是真人版穴位图,值得收藏
作者: 大学生    时间: 2010-11-16 19:32
提示: 作者被禁止或删除 内容自动屏蔽
作者: 感恩的心    时间: 2010-11-16 19:32
太好了太好了,一定好好收藏,打印出来装订成《栾氏经络穴位宝典》!
作者: 千年银杏    时间: 2010-11-16 19:35
太好了,这样就不用担心找不准穴位了。会大胆的多贴了!
作者: 努力学习    时间: 2010-11-16 19:41
很直观,谢谢老师,考虑得很周到。
作者: 天灵宗宗主    时间: 2010-11-16 19:41


箕门穴
定位:正坐或仰卧。在大腿内侧,当血海与冲门的连线上,血海上6寸。
冲门穴的位置比较好定,所以,先定冲门穴。这样,就可以在冲门和同侧的血海之间做一连线,这连线上血海穴上6寸的地方就是箕门穴。
功效:
治肝胆湿热,是乙肝病人的保健穴位。
“见肝之病,知肝传脾,必先健脾”,很少人知道,肝胆湿热的病根其实在于脾的,而且,脾经的箕门穴是治肝胆湿热最关键的穴位。
     取两侧箕门穴,每天用养脾贴外贴这两个穴位,白天贴,晚上揭下。
(12)冲门穴
定位:仰卧。在腹股沟外侧,距耻骨联合上缘中点3.5寸,当髂外动脉搏动处的外侧。
阴部上面有一块横着的骨头,叫做耻骨联合。人体前面的正中线与这耻骨联合上面边缘的交点,就是耻骨联合上缘中点。沿这耻骨联合上缘做一水平线,沿这水平线摸过去,会发现靠近腹股沟的地方有动脉在搏动。紧挨这动脉搏动的靠近耻骨联合上缘这侧的位置就是冲门穴,它距离耻骨联合上缘中点的水平距离是3.5寸。
功效:
      治白带。
      取养脾贴贴两侧冲门穴即可,晚上贴,早晨揭下。白带消失后再持续贴两个月作为保健,月经期间停止。
(13)府舍穴
定位:仰卧,在下腹部,当脐下4寸许,冲门外上方0.7寸,距前正中线4寸。
从肚脐正中到耻骨联合(就是阴部上面的那根横着的骨头)上缘的直线距离是5寸,以这为比例,找到这段距离上距脐中4寸的点,做一条水平线。从乳头之下,做一条垂直线,这两条线的交点处,就是府舍穴。
功效:
这穴位管理着脾经的“仓库”的,所以,在突然出血较多的情况下,可以紧接敲击或者用养脾贴贴这两穴位,从脾经的“仓库”里调些经气出来应急。
有人有虚不受补的情况,明明脾亏,可是吃些补脾的东西就是不舒服,难以吸收,这种情况也可以用养脾贴贴两府舍穴,促进脾经对于补品的吸收存储。
(14)腹结穴
定位:仰卧。在下腹部,大横下1.3寸,距前正中线4寸。
先找大横穴,再找腹结穴,会容易很多。
功效:
a.这个穴位能治疗阑尾炎。用牛黄解毒片研碎,外贴在这两穴位。治好后用养脾贴外贴在这两穴位作为保健。每天晚上贴,白天揭下。
b.肚脐周围疼痛。用养脾贴外贴两腹结穴就行,持续贴,每四个小时更换一片新贴。肚脐疼痛消失后,再持续一周,每十小时更换一次新贴就行。
(15)大横穴
定位:仰卧。在腹中部,距脐中4寸。
两乳头之间的直线距离是8寸。这穴位事实上就是从肚脐引出一条水平线,从乳头往下引一条垂直线,这两条线交界的点就是大横穴。
功效:
a.性格不开朗,容易悲伤。
b.受寒后肚子痛、腹泻、没有胃口。
都是用养脾贴外贴两大横穴,每天白天贴,晚上揭下。
(16)腹哀穴
定位:仰卧。在上腹部,当脐中上3寸,距前正中线4寸。
功效:
      胃里寒气重,吃下食物不消化。
      养脾贴外贴两腹哀穴,白天贴,晚上揭下。
作者: 天灵宗宗主    时间: 2010-11-16 19:42
食窦、天溪、胸乡、周荣、大包等穴位的定位涉及到肋骨。
怎样知道是第几根肋骨呢?先来认识一下胸骨。
用手尝试着去摸前面胸部正中的骨头,你会发现是上述的形状,它大概可分为三部分,最上面一部分叫胸骨柄,中间一部分叫胸骨体,下面一部分叫剑突。胸骨柄与胸骨体交界的部分叫胸骨角。而胸骨体与剑突交界的部分叫胸剑联合部。现在注意啦:
胸骨角对应第二肋骨。
胸剑联合部对应第五肋间。
另外,男子的两乳头连线中点对应第四肋间隙。
毫无疑问,胸骨角与胸剑联合部是很容易找到的。有了它们与肋骨的对应关系,那么,其它的肋骨肯定很容易就找到了。比如,大包穴在腋中线上,第六肋间隙处,可以先找胸剑联合部,它对应第五肋间,再往下数一根肋骨,便是第六肋间了。沿这肋骨走向,找到它与腋中线的交点便是大包穴了。
作者: 水淼鱼欢    时间: 2010-11-16 19:45
呵呵,真好。中封,商丘,照海在一条线上,内踝尖到阴陵泉穴垂直距离13寸,三阴,漏谷,地机分别是3,3,4,谢谢老师,这样好记多了。
作者: 温暖的太阳    时间: 2010-11-16 19:47
谢谢,真好!
作者: 大道至简!    时间: 2010-11-16 19:47
谢谢老师
作者: 拂堤杨柳    时间: 2010-11-16 19:49
谢谢老师,这个直观好用,太好了。
作者: 青青草    时间: 2010-11-16 19:49
老师真细心,这下不会找错啦
作者: 山绿绿    时间: 2010-11-16 19:50
嗯,这个很及时呀!太感谢博士啦!
作者: 天灵宗宗主    时间: 2010-11-16 19:51
食窦穴
定位:仰卧。在胸外侧部。当第5肋间隙,距前正中线6寸。
功效:
       吃不下东西,没有胃口或吃了容易呕吐。
厌食症也可取这穴位治疗。
取两养脾贴外贴在两食窦穴,每4小时更换新贴。连续贴,直到胃口恢复后,改为每天贴一次,每次贴十多个小时。
(18)天溪穴
定位:仰卧。在胸外侧部,当第四肋间隙,距前正中线6寸。
功效:
      平时容易流眼泪的人,可取此穴保健。每天在两天溪穴贴养脾贴,晚上贴,早晨揭下。
(19)胸乡穴
定位:仰卧。在胸外侧部,当第三肋间隙,距前正中线6寸。
功效:
     胸胁胀满,引致背痛。
     养脾贴贴两侧胸乡穴,白天贴,晚上揭下。
(20)周荣穴
定位:仰卧,在胸外侧部,当第二肋间隙,距前正中线6寸。
功效:
      瘦弱,肌肉不壮,可以取此穴保健。
      取两养脾贴分别贴在两周荣穴,晚上贴,早晨揭下。
(21)大包穴
定位:侧卧举臂。在侧胸部,腋中线上,当第六肋间隙处。
功效:
      全身各处关节的问题,可取大包穴保健。
      取两养脾贴分别贴在两大包穴上,晚上贴,早晨揭下。
作者: 黑土地    时间: 2010-11-16 19:53
太好了
作者: 水淼鱼欢    时间: 2010-11-16 19:55
认真听讲ing
作者: 夏禾    时间: 2010-11-16 20:06
老师,这真太好啦,谢谢!
作者: 万紫千红    时间: 2010-11-16 20:07
15# 蓝天蓝
“奇怪,我的太白穴找的对不对呀?我把养脾贴贴在脚的大拐古往上一点的地方(也就是图上的太白穴),养脾贴一点不湿,我把它贴在大拐古下,往脚底方面再走走的地方,养脾贴就很湿,”
我的也是这种情况,
我把养脾贴贴在脚的大拐骨往上一点的地方(也就是图上的太白穴),一点不湿,我把养脾贴贴在大拐骨下,往脚底方面再走走的地方,养脾贴就很湿,
这是怎么回事呢?
作者: 万紫千红    时间: 2010-11-16 20:08
谢谢老师的讲解,赶紧记下来。
作者: 少帅    时间: 2010-11-16 20:14
提示: 作者被禁止或删除 内容自动屏蔽
作者: 营养美玉    时间: 2010-11-16 20:17
看了老师的图,才知道原来我把太白穴的穴位一直都弄错了,谢谢老师
作者: 天灵宗宗主    时间: 2010-11-16 20:18
15# 蓝天蓝  “奇怪,我的太白穴找的对不对呀?我把养脾贴贴在脚的大拐古往上一点的地方(也就是图上的太白穴),养脾贴一点不湿,我把它贴在大拐古下,往脚底方面再走走的地方,养脾贴就很湿,”我的也是这种情况,我把养脾 ...
blue2046 发表于 2010-11-16 20:07

贴在大都穴上了。太白没有问题,大都有问题,很正常的现象。
作者: 万紫千红    时间: 2010-11-16 20:19
本帖最后由 blue2046 于 2010-11-16 20:23 编辑

谢谢老师指点!
可是我没有贴在大都穴,大都在太白穴的前面,我是贴在您刚才的图上的太白穴靠脚底板的位置一点,养脾贴就湿了,靠脚背一点,就不湿。
作者: 小鹿    时间: 2010-11-16 20:21
http://luanboshiysclub.com/home//attachment/201011/16/1_1289908080k0j4.jpg 食窦、天溪、胸乡、周荣、大包等穴位的定位涉及到肋骨。
怎样知道是第几根肋骨呢?先来认识一下胸骨。
用手尝试着去摸前面胸部正中的 ...
luanboshi 发表于 2010-11-16 19:42

怎么也摸不出是这种形状啊
作者: 天灵宗宗主    时间: 2010-11-16 20:28
谢谢老师指点!
可是我没有贴在大都穴,大都在太白穴的前面,我是贴在您刚才的图上的太白穴靠脚底板的位置一点,养脾贴就湿了,靠脚背一点,就不湿。
blue2046 发表于 2010-11-16 20:19

如果很靠近脚底板,那么,要怀疑你的穴位有偏颇。个别人的穴位确实有点差异的,就象切脉,绝大多数人都在手掌面,但少数人要到手背上,俗称反关脉。穴位也存在这种情况,少数人的穴位与大多数人的穴位定位有点偏差---你可能属于这种情况的。
作者: 天灵宗宗主    时间: 2010-11-16 20:29
怎么也摸不出是这种形状啊
小鹿 发表于 2010-11-16 20:21

整个胸部前面的骨头分为三截,这三截总归能摸得出来的。
作者: 万紫千红    时间: 2010-11-16 20:30
哦,谢谢老师!
作者: 芹菜园子    时间: 2010-11-16 20:37
谢谢老师!费心了!
作者: 春风缕缕    时间: 2010-11-16 20:39
这样好找多了,谢谢老师!
不过胸椎我还不太会摸。
作者: yang200620081    时间: 2010-11-16 20:42
谢谢老师!
作者: 老萍    时间: 2010-11-16 20:53
谢谢老师!
作者: 离火    时间: 2010-11-16 20:54
太好了,我们就是特别想要这样的穴位指导,谢谢老师。这样贴穴位就不会出错了。
作者: 真的一生无忧    时间: 2010-11-16 21:03
老师辛苦了,谢谢您!
作者: 心向煦阳    时间: 2010-11-16 21:07
老师辛苦了
作者: 绿树碧芽    时间: 2010-11-16 21:08
谢谢老师
作者: 灵山峙    时间: 2010-11-16 21:16
脚上的穴位很直观,但还是没弄清楚胸骨。。。
作者: 轻快    时间: 2010-11-16 21:24
老师亲自指导找穴位了,谢谢。
作者: 水晶莹    时间: 2010-11-16 21:41
老师发的图片真是太好找了。谢谢!
作者: 常州王建    时间: 2010-11-16 21:48
图文并茂容易找 多谢多谢
作者: 紫气东来    时间: 2010-11-16 21:55
老师这个方法太好了,一直对自己找穴位不太自信,生怕贴错穴位而浪费穴位贴。要是每个穴位有这样的待遇就好了
作者: 自由自在    时间: 2010-11-16 21:55
谢谢老师!
作者: 绿木乘风    时间: 2010-11-16 21:56
谢谢老师。
作者: 幸福的黄山    时间: 2010-11-16 21:57
本帖最后由 夏日黄山 于 2010-11-16 22:06 编辑

太感谢博士了,阴陵泉一直没找准,只能傻乎乎的在膝盖下疼处都贴上。现在知道了。可是胸骨没摸到          刚才量了下,俺的内踝尖到阴陵泉只有9寸,到膝盖骨10寸,呵呵。还得换算下,不能硬生生你的搬图上的尺寸了
作者: 春天的太阳    时间: 2010-11-16 22:06
最近脑子进水似得,什么也学不进去,没有办法就强迫自己,真痛苦。
如果有真人视频配合就直观多了!
以前有个网站有过,但是被删了,真可惜!
作者: 牡丹漫地    时间: 2010-11-16 22:19
呵呵,一上来就看到这个贴子,真谢谢老师~
作者: 比多    时间: 2010-11-16 22:24
好东西,赶紧收藏,谢谢老师的及时雨
作者: 静谧    时间: 2010-11-16 23:27
没有比这更好的图文解说了!谢谢老师。
作者: 参天绿树    时间: 2010-11-16 23:44
老师的图片和文字说明好清晰啊,之前我一直找不准的几个脾经穴位现在都可以精确定位啦
作者: 蓝景天    时间: 2010-11-17 01:47
谢谢老师
作者: 暖阳    时间: 2010-11-17 06:22
谢谢老师。
作者: 沐风    时间: 2010-11-17 06:54
谢谢老师,胸骨那段太好了,总算会用肋骨定位了,在自己身上摸索了半天不太找的着感觉,找个瘦点的摸哈,摸娃儿去,一下就有感觉了。昨天下午我还和儿子说呢,胸部一些穴位涉及肋骨定位,我不太会找,都是估摸呢,我得买副骨头架子回来,儿子顿时吓怕怕央求说,那可千万把头扔了啊~~现在,看来不用买了。嘻嘻
作者: 乐悠悠    时间: 2010-11-17 08:45
太好了,谢谢老师
作者: 幸福好人生    时间: 2010-11-17 08:47
太好了!找穴位更准了。
作者: 缘易    时间: 2010-11-17 08:53
谢谢老师!这下对第几肋骨的位置就清楚了。
作者: 恬枝枝    时间: 2010-11-17 08:54
老师真想的周到啊!
呵呵,图片上不知谁的脚脚,嫩滑透亮,是不是天天喝美容水啊。
作者: 溪水唱流    时间: 2010-11-17 08:55
为什么我刚看到帖子?
老师辛苦了,谢谢!!!!
老师真好!!!
作者: 碧蓝的天    时间: 2010-11-17 09:05
谢谢老师,胸骨那段太好了,总算会用肋骨定位了,在自己身上摸索了半天不太找的着感觉,找个瘦点的摸哈,摸娃儿去,一下就有感觉了。昨天下午我还和儿子说呢,胸部一些穴位涉及肋骨定位,我不太会找,都是估摸呢,我 ...
沐风 发表于 2010-11-17 06:54

作者: 风和日暖    时间: 2010-11-17 09:08
看到这个,找穴位踏实多了!
作者: 孟源泉    时间: 2010-11-17 09:09
老师真好,谢谢您O(∩_∩)O~
作者: 快乐    时间: 2010-11-17 09:09
这下找穴位方便多了,谢谢老师!
作者: 老枪xyz    时间: 2010-11-17 09:11

作者: 东方若木    时间: 2010-11-17 09:23
一直为找穴位困惑,有了这个图好了
很喜欢,谢谢老师
希望一些其他的常用穴位也这种方式,只是得麻烦老师了
作者: 仁者扶苏    时间: 2010-11-17 09:24
太好了,我们就是特别想要这样的穴位指导,谢谢老师。
上次还建议老师开班上课呢.
作者: 怡心    时间: 2010-11-17 09:26
谢谢老师的周到,这样很好用。
作者: 颐养天年    时间: 2010-11-17 09:26
胸骨这段还是没摸准,再摸,反正自己瘦,就是骨架,呵呵~
作者: 智慧夫人    时间: 2010-11-17 09:32
老师想的太周到了,谢谢老师
作者: 福多多888    时间: 2010-11-17 09:34
看到论坛同学推荐,在当当买了一本《快速取穴彩色图解》,就觉得很好!
现在看到老师这个教取穴,觉得更好!!
作者: 藕玉    时间: 2010-11-17 09:45
太详细了,谢谢老师
作者: 紫草    时间: 2010-11-17 09:46
谢谢老师




欢迎光临 风水与养生,怀孕保健,育儿保健,月子保健 (http://www.luanboshiysclub.com/) Powered by Discuz! X2.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