风水与养生,怀孕保健,育儿保健,月子保健

标题: 关于牛蒡 [打印本页]

作者: rainbowpizza    时间: 2011-9-16 10:45
标题: 关于牛蒡
葛根对巽人来说是补益本卦的很好食品,可是广西这边没有新鲜的葛根卖。但经常在超市里看到有一种长得像淮山的,长长直直的根,叫牛蒡,不知道是属于什么卦象的。这段气候干燥,自己巽人卦象里有三个躁金,木不足,两个土不及,一个金太过。感觉肝气外散收不回来(太冲按着痛,特别右边),脚有点不实的感觉,晚上很难入睡,吃东西肚子又胀(好像气球卡在那里了),吞咽喉咙有点难受,晚上眼睛有点痒。我就想吃不到葛根换牛蒡试试。晚上喝了点桑葚水,菊花贴了除躁的几个穴位,桑葚贴补肝的,人参贴补脾和补心的穴位。早上起来拿牛蒡煮粥就馒头吃,还有点西兰花。今早才想起来我只考虑了肝气外散的问题,没有想到心火,昨晚按极泉穴(按着有点痛)的时候肚子就有水声,今早起来接着按,但吞咽时喉咙还是有点痛,讲话还是有点不利索,手的皮肤有点干燥,两神门贴有点湿特别右边。我就想这心火哪来的,昨天吃的扁豆莲子米饭再配点胡萝卜芹菜,还有两支药店买的红参型的生脉饮,我想是不是这带红参的生脉
饮给害的,这红参可够热的。今早吃了牛蒡好像还好,肚子不胀了,但对干燥效果好像不明显,网上说牛蒡是凉的,对我这种大便不成型,脾胃差的人还是有点担心,不过现在喉咙有点痛去去火可能还行。现在泡点莲芯茶看看有没有效。。。。。。上网查了下牛蒡的资料,大家帮分析一下

牛蒡别称牛菜、大力子、牛蒡子、蝙蝠刺、东洋萝卜、东洋参、牛鞭菜等,是我国古老的药食两用食物蔬菜。它的植株可达两米,叶子长而宽,茎直立,带紫色,花苞球形,花淡红色。根部肥大肉质,细嫩香脆,可炒食、煮食。据说药用价值也了得。《本草纲目》中详载其“通十二经脉,除五脏恶气”;《名医别录》称其“久服轻身耐老”,所以深受人们喜爱。菊科植物牛蒡的根。花期6-8月,果期8-10月。新鲜牛蒡根呈纺锤状,肉质而直,皮部黑褐色,有皱纹,内呈黄白色;味微苦而性粘。10月间采挖2年以上的根(超市里好像一年四季都有) 。

牛蒡原产亚洲,中国从东北到西南均有野生牛蒡分布。
牛蒡为深根性蔬菜,对土壤要求较松,适于土层深厚、排水良好、疏松肥沃的沙质土壤栽培。例如江苏的丰县、沛县、山东苍山的庄坞镇(尤其是庄坞镇,一眼望去除了牛蒡还是牛蒡),都属于大河的冲积土壤,上下土层均匀一致,非常适宜种植牛蒡。种植牛蒡应选择前茬为非菊科植物的地块栽培,最好没有种植过牛蒡的地块。另外,也不应选前茬为豆类、花生、甘薯和玉米的地块。  


【性味】辛,苦,寒。【归经】《得配本草》:"入手太阴经。"归肺经;心经。
  牛蒡根疏风散热、解毒消肿,用于风热感冒、咳嗽、咽喉肿痛、便秘、风火上扰之头晕、耳鸣耳聋、目昏,外用治头面风毒赤肿、热毒牙痛、齿龈肿痛、痈疸恶疮、痔疮、风湿痹痛,肢节拘挛等。

[注意]脾胃虚弱者不宜。若作食用,须先经蒸或煮过,以减弱其寒凉降泄之性。
《本草经蔬》称其为“散风除热解毒三要药”。《本草纲目》称其“通十二经脉,洗五脏恶气,久服轻身耐老”。 祛风热,消肿毒。治风毒面肿,头晕,咽喉热肿,齿痛,咳嗽,消渴,痈疽疮疥。
《药品化义》:“牛蒡子能升能降,力解热毒。味苦能清火,带辛能疏风。主治上不风痰,面目浮肿。凡肺经郁火,肺经风热,悉宜用此。”
《药性论》:"根,细切如豆,面拌作饭食之,消胀壅。又能拓一切肿毒,用根、叶少许盐花捣。"


感觉这牛蒡长在苏松、土层深厚、排水良好、疏松肥沃的沙质土壤里,皮色褐黄,应该带有坤土(或者艮土?)的气息;内呈黄白色,味微苦而性粘(没有淮山那样粘),肉质比较粗糙而直。可能还有巽木、坎水的性质。可能跟它能疏风消面肿有点关吧。既然能消肿可能对除燥就没什么帮助吧。
刚喝了点莲芯水喉咙干,好像不对头。。。。。。
作者: lilingyue36    时间: 2011-9-16 11:52
我和我女儿吃了牛蒡熬的肉汤后或者用它煎成的水汁煮饭后,第二天排便顺畅,渣没吃过,口感不好
作者: 快乐GO    时间: 2011-9-16 12:53
我感觉搞得好复杂哦,好像都乱了.
作者: 林荫泉    时间: 2011-11-2 17:12
尝试一下,看看情况。




欢迎光临 风水与养生,怀孕保健,育儿保健,月子保健 (http://www.luanboshiysclub.com/) Powered by Discuz! X2.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