风水与养生,怀孕保健,育儿保健,月子保健

标题: 从幽门螺旋杆菌想到幽门穴,而解决的不止是胃部的问题 [打印本页]

作者: 乾乾湛蓝    时间: 2016-6-9 07:39
标题: 从幽门螺旋杆菌想到幽门穴,而解决的不止是胃部的问题
本帖最后由 乾乾湛蓝 于 2016-6-23 08:21 编辑

幽门螺杆菌 编辑词条

    幽门螺杆菌或幽门螺旋菌,英文名Helicobacterpylori,简称Hp。是革兰氏阴性、微需氧的细菌,生存于胃部及十二指肠的各区域内。它会引起胃黏膜轻微的慢性发炎,甚或导致胃及十二指肠溃疡与胃癌。由巴里·马歇尔(BarryJ.Marshall)和罗宾·沃伦(J.RobinWarren)二人发现,是一种单极、多鞭毛、末端钝圆、螺旋形弯曲的细菌。长2.5~4.0μm,宽0.5~1.0μm。幽门螺杆菌是微需氧菌,环境氧要求5~8%,在大气或绝对厌氧环境下不能生长。

幽门螺杆菌病是一种螺旋形、微厌氧、对生长条件要求十分苛刻的细菌。1983年首次从慢性活动性胃炎患者的胃黏膜活检组织中分离成功,是目前所知能够在人胃中生存的惟一微生物种类。

幽门螺杆菌症状表现:
1、幽门螺杆菌感染的症状主要是反酸、烧心以及胃痛、口臭。这主要是由于幽门螺杆 菌诱发胃泌素疯狂分泌,而发生发酸烧心,而具有胃溃疡疾病的患者,幽门螺杆菌更是引起 了主要症状胃痛的发生,口臭最直接的病菌之一就是幽门螺杆菌了。
2、幽门螺旋杆菌能够引起慢性胃炎。所发生的主要临床表现有:上腹部不适、隐痛, 有时发生嗳气、反酸、恶心、呕吐的症状,病程较为缓慢,但是容易反复发作。
3、患者感染幽门螺杆菌后产生多种致病因子,从而引起胃黏膜损害,临床疾病的发生 呈现多样性,而且患者多会出现反酸、嗳气、饱胀感等等,均是感染幽门螺杆菌的患者比没 有感染幽门螺杆菌的患者多数倍。
4、幽门螺杆菌感染一般有时没有特别明显的症状,这时一般是通过检查来判断有无幽 门螺杆菌感染的,幽门螺杆菌这种致病菌,很容易诱发胃肠疾病的发生。幽门螺杆菌症状有 查,对于幽门螺杆菌感染的症状针对性的治疗,而不应该盲目用药,造成严重的情况发生。

医学家们认为,彻底消灭幽门螺杆菌并非难事,90%%u7684细菌感染者经过1~2周治疗后,体内的幽门螺杆菌往往能被消灭殆尽。他们建议,应当进行全民普查,至少应该对接受过胃部手术、有过胃病、或亲属中有过胃癌的人进行幽门螺杆菌的检查,并对感染者进行杀菌治疗,这样有望控制胃癌。
这是我摘抄的。
   
    西方的西医讲究的就是:菌----对吗-----对!从这个角度上说----外部感染机会太多了,他们所说的这些会使人产生恐惧,因此你得任人宰割,不然---如何如何------
   
    中国的中医从来不讲这些东东,不会恐吓你,不会有依赖感。他只是从内部搞定致病因素来治病,所以我不会选择接受恐惧,这种方法,因此--------
作者: 乾乾湛蓝    时间: 2016-6-9 08:05
本帖最后由 乾乾湛蓝 于 2016-6-9 09:59 编辑

大家看到没有,幽门螺旋杆菌导致的这些病症我从来都没有重视过这种菌。

从到这来学习的那天起,我就是贴穴位按摩穴位,注意饮食,食疗食补,
对于胃部和脾脏的问题也是到这儿以后才真正有了正确的认识。

对于胃酸,胀,经常出现不想吃饭的现象,烧心,甚至烧的很难受到嗓子眼,就是天突的下面。
想了很多对治的方法,真是打不死的小强,就是没有办法也不想放弃。
作者: 乾乾湛蓝    时间: 2016-6-9 08:18
上个月,弟弟说:我吃了治疗幽门螺旋杆菌的药以后,胃部感觉舒服了。

幽门螺旋杆菌在胃部的幽门这个地方生存,那么就应该有个穴位治疗这吧。
于是我找到“幽门穴”,居然在肾经。那好吧,我就用 养肾贴去贴幽门穴。
作者: 乾乾湛蓝    时间: 2016-6-9 08:35
第一天:贴幽门穴,胃部很安详。但是,头里面不安静,就喝了2瓶生脉饮再加2瓶,才慢慢睡去。半夜醒来小解,再睡有些困难,打了一个咯,坐在这里突然想到:曲径通幽处----

真有意思,这幽门通幽处看来不止是通

幽,深长、隐秘或阴暗的通道。门,出入的门户。该穴名意指肾经冲脉的寒湿水气在此吸热后极少部分循经上行。本穴物质为腹通谷穴传来的寒湿水气,因其性寒湿滞重,至本穴后,在外部传入之热的作用下只有极少部分水湿循经上行,肾经冲脉气血从此由寒湿之性转而变温热之性,故名。幽关名意与幽门同。
作者: 乾乾湛蓝    时间: 2016-6-9 08:55
大部分寒湿水气散热冷降,小部分则吸热循经上行。升清降浊。

曲径通幽处----曲径:弯曲的小路,通到------ 幽处?----幽,深长、隐秘或阴暗的通道。
通道:使我想到了“步廊穴”,也是经常我不舒服的地方,步廊穴是东西走廊。

我曾经看过肾结石,胆结石的帖子里说过,步廊穴是通道的事情。

作者: 乾乾湛蓝    时间: 2016-6-9 09:32
自己的问题自己最清楚!我是个乾卦人,2个丑,2个水不及 1个少阳相火.
2个丑,太阴湿土,其性寒湿滞重那么,幽门穴就应该是解决问题的关键穴,
再加上 步廊穴 ,通幽不成问题。
曲径通幽处----幽处到底是何处?在外部传入之热的作用下只有极少部分水湿循经上行,通脑。
脑由心主管,生脉饮解决了脑里面不安静的问题。
作者: 乾乾湛蓝    时间: 2016-6-9 09:55
2个水不及,对乾卦人来说是晴朗的天空。但是,对于这个属性坎水的人来说肾脏就有些负担,
幽门:肾经冲脉气血从此由寒湿之性转而变温热之性,大部分寒湿水气散热冷降,小部分则吸热循经上行。升清降浊。
而坎水不足,不能充分散热冷降,于是六味地黄丸是当之无愧增水救火的良药。
在此之前,只是想到增水救火的良药。却没有想到幽门是关键,所以,胃部的问题总是反反复复不能解决。
作者: 乾乾湛蓝    时间: 2016-6-9 10:56
第二天晚上,幽门穴,步廊穴贴完之后,肾经冲脉气血吸热循经上行的小部分气血,仍然对幽处“我对医学了解不深,说不明白”有些影响,除了喝生脉饮以外,又贴了关门穴。

先说影响,晚上睡眠有些困难,白天会有头晕,眩晕,吃了智慧源泉,喝了甘草水,甚至还喝了紫苏水脚下凉。还想泡脚,因为坚持看结果再说,最后没有泡成。
关于关门穴:以前,因为容易受到外界影响,想到家有关门人身有关门穴,贴2次,原来这关门穴真的与乾卦有直接联系。恍惚之间看到自己家没关门,蓝色小人进入门里,与街坊的院墙全无,街坊的门也没有关,也看到蓝色小人进入门里。第2次是看到自己家只有3面墙,前面空着,没有窗户没有门。
作者: 乾乾湛蓝    时间: 2016-6-9 11:03
这次贴了关门穴,没有出现什么问题。
其他,睡觉问题喝生脉饮,白天,还是有头晕现象。突出的胃部回缩为正常,腰2侧还有些粗。

作者: 天灵宗宗主    时间: 2016-6-9 14:06
有人就贴八大原穴,治好了西医的所谓幽门螺旋杆菌。
作者: 乾乾湛蓝    时间: 2016-6-9 20:17
误会!第一,我没有去查是否有幽门螺旋杆菌。
      第二,我只是   从幽门螺旋杆菌“想到幽门穴”而以。针对反反复复的难缠的胃部不适。
     另外, 8大原穴我贴了近3年,胃部问题是听了弟弟的一句话才引起幽门螺旋杆菌的话题,
幽门螺旋杆菌能够引起那么多不适,试试用穴位贴是否可以解决这类问题,作为尝试,不想会有这么大反响。
背于初衷。
作者: 天灵宗宗主    时间: 2016-6-10 17:28
贴八大三年,却还胃部不适,要找找日常饮食或者作息里是不是有什么诱因一直存在。

从汉字的角度说,幽门螺旋杆菌可能确实能用幽门穴来治---无它,汉字里有联系,这两就很可能有联系,试试无妨 。

看你的文字叙述,你的体质需要加外关贴贴两外关穴。
作者: 乾乾湛蓝    时间: 2016-6-10 19:52
好的,马上执行。
作者: 乾乾湛蓝    时间: 2016-6-10 19:58
老师啊,如果没有外关贴可以用别的替代吗?其他贴都有,外关贴没有了。
作者: 乾乾湛蓝    时间: 2016-6-12 05:56
你说的很对,我就是贴的养胆贴。已经把应该想到的都去防范,贴贴了。
昨天喝了桂圆水,头顶大健脑贴,查遗补漏。
作者: 乾乾湛蓝    时间: 2016-6-13 08:57
这几天我都在继续贴贴,
首先,采用栾老师给我的建议:按照我的“体质需要加外关贴贴两外关穴”我照做用的是养胆贴。
第一次有些感觉,但不太明显,第二次很明显,真正是关门自成一体不受外界干扰的感觉。
期间,我把幽门穴贴养肾贴,改成养胆贴。改变了过去心里发堵,胃里满闷,肝区闷胀疼的状况。

作者: 乾乾湛蓝    时间: 2016-6-13 09:07
本帖最后由 乾乾湛蓝 于 2016-6-13 10:12 编辑

曲径通幽处----曲径--弯曲的小路;
幽门的幽,是深长、隐秘或阴暗的通道。门,出入的门户。该穴名意指肾经冲脉的寒湿水气在此吸热后极少部分循经上行。本穴物质为腹通谷穴传来的寒湿水气,因其性寒湿滞重,至本穴后,在外部传入之热的作用下只有极少部分水湿循经上行,肾经冲脉气血从此由寒湿之性转而变温热之性,故名。幽关名意与幽门同。
大部分寒湿水气散热冷降,小部分则吸热循经上行。升清降浊。
我的问题大概就出于此处:散热冷降不足,1 造成拥堵,2 造成泌尿感染,3 从胃部逆袭上行;
吸热循经上行不利:造成头脑眩晕;头疼,长期如此这样的不足,造成血压低,虽然很久之前就曾经喝过生脉饮,
但是后来生脉饮在医院就变成了胶囊,并且还是党参型的,吃了没有多少作用,医生开的其他药也是马马虎虎,浑浑噩噩过了这么多年,不学习栾氏中医又怎么知道之后的这些东西,回想起自己一生的毛病,都是由于自己的生日缘故,而关键点却在幽门穴。
作者: 乾乾湛蓝    时间: 2016-6-15 21:38
  
步廊穴意义:肾经上传的湿冷水气在此吸热后化风上行。
气血特征:气血物质为水湿风气及脾土微粒。
运行规律:循肾经向上传输。
功能作用:运化脾土。
对于这个穴位的毛病 就是两胁肋会胀痛,
一般医生会说:是你又生气了吧?所以这个穴的问题就是 气滞血瘀。
难道我真是那么爱生气?当然不是。那么是什么问题呢?体质问题!
如何解决? 我用和气贴贴在曲泉穴就解决了。
作者: 天灵宗宗主    时间: 2016-6-16 07:17
"肾经上传的湿冷水气在此吸热后化风上行。
气血特征:气血物质为水湿风气及脾土微粒。"-----这样的说法,纯粹一派胡说!
作者: 乾乾湛蓝    时间: 2016-6-16 13:57
本帖最后由 乾乾湛蓝 于 2016-6-19 05:58 编辑

(⊙o⊙)…这样的说法不对吗?那么,正确的应该怎么讲?学习--学习--再学习以求真知,望老师解惑。

"肾经上传的湿冷水气在此吸热后化风上行。
气血特征:气血物质为水湿风气及脾土微粒。"-----这样的说法,纯粹一派胡说!

不管是“幽门螺旋杆菌还是肾经上传的湿冷水气在此吸热后化风上行。
气血特征:气血物质为水湿风气及脾土微粒。”
这些知识网上一查便知,比比皆是;
但是到这里学到的知识,别的地方可是无法寻到,我不会去纠缠,或者纠结那些说法的对错如何。只是想知道
自己的健康问题怎么解决,这才是我想要的。

大家说:对不对!
作者: 乾乾湛蓝    时间: 2016-6-17 21:07
幽门穴的效果真不错啊哦。胃部不适真控制住了,耶!!!
作者: 乾乾湛蓝    时间: 2016-6-21 08:38
本帖最后由 乾乾湛蓝 于 2016-6-21 08:44 编辑

    再来说说:幽门穴治疗的不止是胃部的问题。  “ 寒湿水气在此吸热后极少部分循经上行”通幽最终通向何处,暂时我还没有结论,但是目前我知道已经是通脑无疑,以前,我经常是脑供血不足,供氧不足啊,头晕头疼啊血压低等等吧一系列的毛病。右侧鼻子经常出现鼻塞或者流鼻涕不止,打喷嚏,经常感冒,而且是跟着第一波的结束又跟上第二波,第三波的节奏-----直到最后一波全好了,我才会慢慢好起来。现在想起来当时的无可奈何,学业也受到了很大的影响,压力山大啊!还真是亏得那时候年轻,禁得起那么折腾。

现在,以上这些毛病好的都差不多了,这次贴的幽门穴出现:头顶左右有沟壑,是前后方向的,咯咯棱棱的。头天下午洗澡没有发现,第二天早上醒来从前向后捋头发时发现的。脑骨在营养达到之时继续生长,愈合吗?哈,真是赚到了。

   八大穴贴了近3年,很多问题确实解决的不错,不知道为什么总是觉得不尽人意,反反复复与人“逗你玩”。除了胃部不适基本好了,泌尿问题也解决差不多了,只是时不常的腰酸,疼疼,尿很黄;贴太溪穴没什么作用,京门(养肾贴)有作用,再用作用就不明显了,可能是自己亏欠太多了吧。


作者: 乾乾湛蓝    时间: 2016-6-23 07:50

    今天早上起来看帖,感觉得有些饿,左肋下空空的。时间才是6点多点儿,于是吃几片人参片,好些;又吃了几片,那种空空的感觉向中间移动,再吃几片这种感觉就到了肝区部位。
   想想 看了下今天是 丙子日 辛卯时 ,再加上 丙申年 甲午月 ,少阳相火水太过影响了少阴君火,我本身2个丑,太阴湿土,肝气受影响;忽然想到:肝气好心办错事------越位了。肝气容易受干扰不稳定是不是应该吃点葛根呢?还是贴什么呢?
作者: 乾乾湛蓝    时间: 2016-6-24 07:49
     今天是丁丑日,命中注定该注意了。
   
   昨天晚上,贴了幽门穴 (养肾贴)+ 外关(养胆贴) ,因为胃有些胀
又加上腹通谷穴(养胆贴),别名:通骨穴;以清降浊气和胃健脾除湿气,养胃助消化。
睡到半夜 1 点多胃部靠近肝区发憋,起来小解后,打嗝,感觉消化不好,赶紧吃了一丸六味地黄丸睡下。
这真是应了那句:胃不和卧不安。
    在丑日,丑时不舒服,自身2个丑,六味地黄丸搞定。
这是早上看过万年历后才认识到的,所以,马上记下来。
作者: 乾乾湛蓝    时间: 2016-6-28 15:17
曲径通幽处---------幽魂?幽灵?
脑部:头顶左右,出现沟壑,疼痛,且感觉有东西从中冲出样的疼痛。
有一次当左侧出现异常时,把大健脑贴骉(bia)上,这时好像通道被堵上,这个“异常”转向胸中,胃部靠近肝区和沿着2肋向下弥漫,因为是晚上,大约多长时间说不好,反正有会儿功夫才慢慢恢复正常。
平常时间,那种感觉不定时的会出现左,或右侧,我就用大健脑贴骉上,“bia”的意思就是糊上盖住。

作者: 乾乾湛蓝    时间: 2016-7-5 11:16
     另外,想到头发白了的原因是什么?白色:坎水,坎水上天?升清降浊,清气上升应该是热些才对吧,应该是汗水的反而是寒水?反思:还是 幽门穴 的问题。
    再说头部出现异常,大健脑贴堵漏以后,向下散布的气机不是热也不是凉,而是一种痞痞的感觉,就是常说的痞满感觉,而后几天,都是胃部纳呆,不想吃饭,我就慢慢的拿人参片爵着吃,终归胃部的问题已经那么多年了,补点儿气是应该的吧,肚脐加贴了健脾开胃。这时,口腔里皮松松的感觉,吃东西好像都会咬到腮帮子似得,眼皮也有些肿,于是买了2付五皮饮,其中生姜皮为鲜的,就用了18克,斟酌再三才服用。
    服用后,觉得还挺平和,中午困倦就休息了一会儿,醒来后其他没觉得什么,只是左侧后腰上部有上一巴掌大的地方木木的,用手摩挲摩挲,有小米粒的感觉,让别人一看说是:小红疙瘩。赶紧煮了甘草水喝,就不红了,小疙瘩大约2天才好吧。
    过后想了想,症状应该是反出来的,大概是姜皮的作用,于是把养脾贴从大都到阴陵泉贴了一溜。既然没有问题,第二付把姜皮放少许些又煮来喝了,什么感觉都没有了。
作者: 乾乾湛蓝    时间: 2016-7-5 19:37
本帖最后由 乾乾湛蓝 于 2016-7-5 19:42 编辑

     说说:痞痞的感觉,既然是从上面敷布下来的,虽然没有凉热的感觉,那么白色的坎水就应该是很冷的吧。在紫宫穴贴了助脑贴,沿着肋骨向2侧出现发热的感觉,肩胛骨下面也是发热,没有其他的。
    然后,又想到 人中穴 贴了雪莲花除寒,觉得鼻子里出气是热的,(一会儿却流出了清水鼻涕,)要是往常绝对会认为是火气,这次到底看看是什么情况?结果,痞痞的感觉渐渐在 消融 消融 消融------
      舒服,真舒服啊!久违啦!雪山在融化-----
作者: 乾乾湛蓝    时间: 2016-7-9 10:13
目前情况渐渐明朗,不过,有个很弱智的问题:胃部所在的位置?一直以来认为在中部靠右,实际是靠左,正好是以人体中轴线为中心错了180度。哈哈,错的离谱。而且,觉得有些饿的时候,左肋下空空的感觉,实际就是胃部的问题。
感觉长期以来认为是胃部的问题,实际都是肝的问题。
这一下又回到生日上来啦。2个水不及,2个湿土丑,1个土太过,1个火不及,1个燥金卯,1个少阳相火寅。
这样的生日,生下来时妈妈奶水稀少,整体就吊着一口奶。后来,应该能够吃饭了,一天吃不下3个2个的粮食,时不常的受惊吓。可想而知,长期以来得不到很好的照顾,营养不良,发育自然也是瘦瘦小小的,别人总是说我吃多少都不长肉,实际上后来吃饭真是挺多的也不长肉,说我没有良心。真是太冤枉了。
现在知道怎样调理了,胖起来了,胃部的问题就凸显了,而实际还是肝就是丑的问题,湿土多(丑)又于脾脏有关系,我本身是乾卦,天地和,人在其中,呵呵,你们说,这个  人中穴  是不是挺前卫(胃)的?胃和则人安,
乾,艮,离 就会相对平衡了,2比1完胜。
继续补脾,补肝,补胃。外关穴,内关穴,外加补一补膀胱经和小肠经,全身营养走路轻,没有阻塞好畅通。
作者: 乾乾湛蓝    时间: 2016-7-9 13:23
说起来,这个幽门穴还真是个不错的穴位,解决了纠缠不清的问题。
春鸠芽烩膳茶粥,
丰湖莼美阔宴流;
馋蜒择食放浪饮,
身摊颓荡垂疾揪;
腹满作痛繁甸重,
食不甘味宿难休;
幽门附着于脐上,
健脾和胃患自丢。
作者: 乾乾湛蓝    时间: 2016-7-11 15:32
关于尿黄的问题:
     一般会认为是热,或者是火气,在这里应该说黄色是艮的颜色的问题吧。那么,养胃贴贴在肾经的穴位进行收编的思路应该可行,具体是哪个穴位还是想想;水中艮土过多,从何而入:经络上的入海口是 合穴  妥了就是他。结果,想不到这样做的结果竟然与吃六味地黄丸的效果一样,肝区很舒服。
作者: 乾乾湛蓝    时间: 2016-7-19 09:05
自从贴幽门穴以后,胃部基本上没有什么问题了,只是处理一些其他方面的问题。

    但是,在这个星期日(7月17号)下午开始,腰部出现发热,右侧腰部往上大约一巴掌,也就是沿着膀胱经向上的部位发热,后来嗓子的里面大概是天突穴的里面吧,开始有烧灼感。平时这种烧灼感是从底部开始,到天突,今天只是天突穴里面烧灼的人不舒服。晚饭吃下第一口后,肝区部位的步廊穴向右一些的地方,就像用热烙铁烫了一下,(⊙o⊙)嗯?这是怎么回事?吃下饭---怎么一下到了肝区?接着吃下第二口,这回特别留意:当咽下第二口饭后,经过咽喉,通过喷门时热了一下,然后就是肝区那个部位又是被烫了一下,这是神马情况? 真够雷人的。
    于是草草吃了晚饭,赶紧上网查烧心的原因,症状,方法等等吧,结果都不是那么回事。喷门炎症状更是离谱,不对。
    没有找到结果,只能按照原方法对治,1 幽门穴用养肾贴;2 外关穴用外关贴;另外,在鱼际穴和太渊穴用养肺贴,大陵穴用大陵贴,天枢穴用阳池贴,吃了六味地黄丸就睡下,一夜闭眼到天亮。
    星期一上午没有觉得什么,下午又开始重复前一天的感受。而且,听别人说话都觉得心烦,拿出桑葚嚼着吃也不行,总之没有辙。最后想想,拿了西红柿洗洗吃了,才解决问题。晚上,仍然重复前一天的贴贴法。
    闲暇之时,想想2天的经历,明明胃部已经好了,又出现烧心问题,左边的胃部比较稳定,问题主要在天突------喷门和步廊穴右侧,这是第一,第二造成烧心罪魁祸首,第三,说明幽门穴治疗胃病效果是肯定的,杠杠的效果。
    想想这几天的饮食,最有可能是星期六,吃了一只大大虾,一扎多长,星期天炒菜里面又吃到虾皮儿,其他就没有什么了。
    至于烧心所通过的通道是怎么回事还没有想明白,但是对肝部的影响是非常清楚的。
   
作者: 乾乾湛蓝    时间: 2016-7-23 12:30
     现在明白了,幽门穴主要管理胃底部问题的那些症状,与烧心不沾边。对于烧心好像主要是与胆经有关系吧,这回吃了一次大虾折腾了三四天,现在还有时有点烧心,吃点西红柿可以把持得住直到热度不再往上烧灼。又在进行一下胆排,梳理一下胆经和按揉栾门穴,排排垃圾更健康。




欢迎光临 风水与养生,怀孕保健,育儿保健,月子保健 (http://www.luanboshiysclub.com/) Powered by Discuz! X2.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