风水与养生,怀孕保健,育儿保健,月子保健

标题: 整理除痰及相关症状全过程---摘自老师博客 [打印本页]

作者: 大地飞歌    时间: 2009-12-13 11:19
标题: 整理除痰及相关症状全过程---摘自老师博客
本帖最后由 bu~bu! 于 2009-12-13 11:22 编辑

花一点时间,来整理老师说的除痰及相关症状的全过程中的应对方法总结一下。

      第一篇:除痰---整顿人体的第一步
              痰是人体的病理产物。
感冒了会生痰大家都知道,吃的不对会生痰大家也知道----有多种因素会导致人体生痰,而痰在体内形成后并不容易消除,而会滞留在某些经络或在经络里流窜,成为新的致病根源----所以古代的医生一旦用通常的治疗方法无效,常常会从痰论治(尽管有时并无明显的痰涎)。
除痰的经典方剂是二陈汤,还有朦石滚痰丸之类,然而这些方法或者由于药材的质量问题难以保证疗效(如很难买到正宗消痰的化橘红),或者药物过于猛烈也不一定有效果,所以并不适合大众自己学着使用,所以苦思消痰之法,得到用生甘草外服右侧丰隆穴的方法-----我这人向来比较懒惰,又要买药材,又要捣软,又要买胶布之类,觉得颇为繁琐,很难坚持,于是继续考虑了一段时间,制作了除痰贴。
例子略去。

网络上还有位朋友贴除痰贴的反馈,大家如果有兴趣可以自己去看一下。
上面的我的朋友身体一向相当健康,并没有多少不舒服的症状的,可就是她的这种体质还泻出那么多东西,可见人体积存的废物之多-----想来想去,每个成年人要想清理 人体的经络,使得经络流通,第一步可能应该就是先除痰的然后才是其它经络的排毒和补益
普通成人保健建议大家先从除痰开始,贴了补益贴出现其它不舒服症状的人更要先从除痰开始------先除痰,然后除胃底淤血,然后调整胃的气机流通,然后挨条经络排毒,再然后开始补益-----以后,我将从上述的顺序逐个阐述,希望能够教会大家一套完整的方法,从而处理多些疑难杂症。
作者: 大地飞歌    时间: 2009-12-13 11:21
本帖最后由 bu~bu! 于 2009-12-13 11:22 编辑

第二篇:敲左极泉、右中渚、贴肚脐----继续整理肠胃的方法

人的胃每日忙碌工作,所以积累的问题绝不会少,分析胃的工作情况,下面的几个穴位也是必须要处理的:

1、敲左极泉----道理见此穴位治疗暴饮暴食的分析

2、右中渚---这是因为暴饮暴食几乎每个人都会有,人体会把大量的离火用去消化,多按摩此穴位可以让过多入胃的离火归原

3、用五谷虫粉贴肚脐----这是因为生冷很杂的东西入胃,无论有无症状,多少都会有积食的情况存在,所以也得处理一下。

以上三招与除痰的方法一起,可以更好地整顿肠胃。只是需要说明,肠胃的问题形成非一日之功,所以上述的方法需要坚持一段时间效果才好。
作者: 大地飞歌    时间: 2009-12-13 11:24
本帖最后由 bu~bu! 于 2009-12-13 11:26 编辑

第三篇:痰的卦象分析

在《用易经开方》这本书里,我曾经提到过痰的形成机理,痰的卦象是水山蹇。

当然,如果不熟悉这个卦象,你可能觉得莫名其妙,觉得讨论痰的卦象有什么意义呢?------有意义,而且非常地有意义。大家一定要记住了:任何理论都是用来指导实践的,那种认为理论就是理论,与实践扯不上关系的观点肯定是错误的,也是绝对不值得信任的。

痰的卦象是水山蹇,它直接说明了很重要的一件事情:坎水的东西和艮土的东西在一起,那是很可能要生痰的。

在我们的日常生活里,坎水的东西很多,艮土的东西也很多,这两者组合的现象经常出现的,就比如说:红烧肉,大量的属于艮土的糖和属于坎水的猪肉在一起------吃多了,那是必然要生痰的了。

我遇到过不少皮肤下有明显疙瘩的人,皮下的疙瘩,在中医里叫痰核,就是痰流注到皮下形成的。他们的一个共同的特性,都喜欢吃红烧肉。

也遇到过总发哮喘的小孩,也很喜欢吃红烧肉,哮喘发作时有明显的痰。

另外还遇到一人,辩证是明显的痰的病因,他说他不吃红烧肉,于是转而问他是否在炒或烧猪肉时放糖,他承认了-----红烧肉其实也是糖和肉通用,炒肉加糖的性质跟红烧肉一个样。

还有人喜欢喝甜豆浆,味道确实好,可惜也是坎水和艮土,会生痰。

只要坎水和艮土的食物放在一起便容易生痰-----大家看看,讨论痰的这卦象是不是很有用,它直接就能帮大家找到自己痰多的原因的,从而能够注意避免。

从这卦象也能够推导出痰的治疗方法,看过我书和博客的人可能都知道,治痰我一直取右丰隆穴-----首先好像需要说一声,这是我的独家发现,不要以为我也是胡乱抄袭古人的东西的。虽然古人说丰隆治痰,但并没有说哪边的丰隆,单说右边,是我的研究成果。

为什么取右丰隆,基于两个方面的理论:第一,右侧的穴位其实是气化的穴位,这点大家如果难以理解,那么记着就行。右丰隆可以让艮土的气息气化并弥漫开来;第二,因为痰的卦象是水山蹇,只要消除这个卦象上面的水的气息,那么痰自然就会消除的。由于土克水,要消除痰中坎水的气息,自然用土的气息最好,这土的气息,一来可以用穴位,如右丰隆;二来可以在穴位上外敷属土的东西,如生甘草。

去除痰的成因,再加以治理,那么,假以时日,痰自然就会消除。
作者: 大地飞歌    时间: 2009-12-13 11:29
本帖最后由 bu~bu! 于 2009-12-13 11:32 编辑


第四篇:2009-09-10 | 整顿肠胃的方法续:重贴延胡索与甘草敷梁丘  


人的饮食一般都颇为繁杂,酸甜苦辣,过饥过饱,七情不当等等都会对它造成损害,所以成人想要健康的第一步自然是要把胃给整顿好,把与胃关联的多数经络给疏通了,便可以事半功倍了。

前面讲了一些除痰与积食、暴饮暴食对胃的影响,希望大家注意些。今天重提淤血的问题,以使整顿胃的问题更全面些。

由于喝酒或生气,胃的底部很容易有淤血积滞。---相信大家都听说过生气导致呕血,喝酒导致呕血的事情,这是因为肝气犯胃了。喝酒或生气呕出血来,那是很严重了,通常情况下可能很多人只是觉得胃部不适而已----有几个人会介意到,那时候淤血已经在胃底形成了呢,只不过因为量少或者排出无力,而滞留在胃底了,后来成为一些慢性病的根源。

对付这胃底淤血的方法,以前我介绍过的用延胡索外敷大腿面正中距膝盖三分之一处应该有效,大家可以试试。----博客与论坛里都有,大家自己找一下吧,这里不重复了。

除了上述的方法,用甘草外敷右侧梁丘穴也可以清理胃的部分经络的。



对于胃,环境因素的影响当然也不会小的,检查一下居住屋子的西北或东北方向,不可有水。这两方位的水汽过盛,往往会导致痰涎在胃不断产生,导致怪病迭起。

顺便闲聊两句:有人问“是不是象你这样说的除痰后就可以健康了,没其它病了?”-----我只能说,除痰后以后当然不会生由痰导致的疾病了,其它的病当然原来可能得得照样会得,避免不了---如果不做其它处理的话。--------其实,问出这句话来就很说明问题了,人由五脏六腑四肢百骸等等组成,哪一个方面出问题都会导致疾病产生,试问:有哪个方法可以不问青红皂白,一劳永逸就让人得健康了呢?-----敢这样保证的必然是骗子,不可能是其它的。----只是很可惜,现在的宣传充满了:只要用我这种方法就百病皆治,还延年长生的方法,还真的有非常之多的人去信------

不多说了,世道如此,我尽我的力,便也问心无愧了。
作者: 大地飞歌    时间: 2009-12-13 11:35
本帖最后由 bu~bu! 于 2009-12-13 11:36 编辑

第五篇:胃经伏火:清胃散

  这一篇,好像看着和除痰没有直接关系,由于除痰一直相关者人的肠胃,所以也把这篇粘过来,可以系统的看一下。
大家可能都知道胃火,可是,大家知道的多数可能只是一点皮毛的知识。就象我们通常看见一堆火焰在燃烧,便明确知道那是火;但倘若这堆火被一堆土覆盖,踩着感觉到那里的土比较热的时候,很少人会想到那也是火---是伏火

对于胃火,表层的是好清的,吃些清火的药物如黄芩、黄连之类,一般都会有效;吃些苦瓜、绿豆之类,往往也会有效。可是,如果不是表层的火,而是胃及胃经郁结的火,这些单纯入表层的药物常常无效的,这时候要用到一些透经络郁火的一些药物,如升麻。-----我曾研究过多个脏腑及经络的郁火或郁气的解除法,今天先给大家介绍胃经的----清胃散

生地黄 6克 当归身 6克 牡丹皮 9克 黄连 6克 升麻 9克  两贴

什么时候用这处方呢?如果胃病久治不愈,且看上去有点热象的,建议大家尝试一下此方法。牙龈出血、牙痛、口臭、胃酸等也可以尝试一下此方。-----小孩子一般病情较浅,大家又往往判断不准,所以不建议用这方法。
作者: 大地飞歌    时间: 2009-12-13 11:39
本帖最后由 bu~bu! 于 2009-12-13 11:40 编辑

第六篇:2009-09-20 | 除痰方法的改进  

综合大家贴除痰贴的反馈,发现贴除痰贴后主要有两个不太顺利的反映:

第一,   睡眠出现问题:早醒

第二,   出现鼻炎症状

出现第一个问题应该归结于“胃不和则卧不安”。胃经中的痰涎被扰动影响了胃,进而影响了睡眠吧。此种情况大家同时用白参片外贴左侧极泉穴看看,看是否能够加速痰涎的排出。当然,也有可能是心经中的痰涎被扰动,这时候同时配合人参片或震卦贴外贴两神门穴看看----都试验看看有没有改善。

出现第二个问题是因为肺经中的痰涎被扰动,这时候用兑卦贴或枸杞外贴两太渊穴,会促进痰涎的早日排出。

如果主要症状为胃胀,那么用艮卦贴或甘草外贴两冲阳穴看看,也是促进痰涎的早日排出,尽量缩短有反应的时间。
作者: 大地飞歌    时间: 2009-12-13 11:41
本帖最后由 bu~bu! 于 2009-12-13 11:48 编辑

第七篇:| 除痰贴后为什么会出现上火症状  
看到多个网友贴除痰贴后出现上火症状,且上火的症状还形形色色,这是因为人体郁火外透的缘故,因为各人情况的不同,外透的途径也不同。

前面说过,痰的卦象为水山蹇,而水克火,所以痰的存在会导致人体的经络里有很多郁火存在,平时透不出来而看不出什么,一旦痰除掉,也就是水对火的影响消除,这些火便会自动透出体外

出现这种情况听之任之可能时间会久些,所以给大家提供一个方法:处理手少阳三焦经的经穴支沟胆经的经穴阳辅看看,希望能早日促进火的消除----这些经穴选择那里疼痛的就按哪个

普通的上火如便秘、溃疡、眼屎多是可以的,而导致发烧却不太可能,毕竟是人体郁火,没有那么大的力量的。


每天早晨起来眼睛模糊、眼屎很多,时间持续近大半年。她于是教人用通用的穴位贴贴两太白穴,结果第二天那人告诉她效果太神奇了,就贴一晚,眼屎多的情况就消失了-----喉咙痛,牙齿肿等用这个方法都有效,所以就觉得贴这两穴位治疗上火效果好,眼屎多也是上火,所以她就让人家也试试了。
作者: 大地飞歌    时间: 2009-12-13 11:50
本帖最后由 bu~bu! 于 2009-12-13 12:04 编辑

第八篇,关于除痰老师博客里好像就说了这么多了。接上老师介绍过的清肠的内容
      
    个人理解先除痰,然后除胃底淤血,然后调整胃的气机流通,然后挨条经络排毒,再然后开始补益----,那就再把老师关于清肠的方法也粘贴过来,清肠应该也算肠胃的经络排毒了。


一穴一汤祛顽疾续:清理肠胃的方法

有个网友感叹说:突然发现很多疾病与胃肠有关。

这个网友可能还没注意到:不仅很多疾病与胃肠有关,而且是很多疑难疾病与胃肠有关。正因为如此,日本的甲田式少食法和断食法能够治疗很多疑难杂症,而中国古代名医张子和的“汗、吐、下”能够治疗顽固的更多的疑难杂症而自成一派。" C7 j7 `8 d# {# ~

     人的肠胃的经络,确实是非常容易淤塞的,因为它居中焦,联系人体内外外面,每天有各种食物甚至药物进入它里面,内里,还有人常常生气、忧郁,导致它受影响。这么个很容易内外交困的位置,当然是人体最容易出问题的地方。所以,一旦把它的淤塞给除了,人体的很多疑难杂症可以迎刃而解。/ ]: w2 z9 U) D* o! h# \

     在前面,我让大家用菊花贴右列缺进行试验,我解释过这样做的原理,因为肺气联络大肠额,而且在大肠的下面托着大肠,如果把它给释放出一些那么,大肠中的废物会自动下降,排出体外。---很高兴看到有些人试验的结果非常不错,但也有些人,迟迟不能达到理想的效果,还有两个人,出现了烧心这样的情况。
  
     用菊花贴右列缺,是受甲田式少食法的启发,利用相关的中医理论想出来的。然而,很显然,这虽然是一个选择,但看上去不是最佳的选择,所以,这一周来我在苦读张子和汗、吐、下的方法,希望能够把他的方法改造成容易实践的却又没那么看上去让人惊心的方法。在某个深夜,我突然想到了问题的关键所在。


   人体的胃居中焦,人体的各个系统都应该有直接的经络分支与胃相连才对,这样才能各取各的合适的营养---人体不应该是毫无章法的----既然有经络分支通胃,那么就必然有穴位主管这件事情,如果能够找到主管的穴位,对这穴位进行补益,那么这穴位必然能够自己把与胃相连的经络里的废物给排泄出来-----用补药促进废物的排出,绝对安全可靠

!!!!!
0 Y! T( h3 R5 w) L! [
在人体的经络上,哪个穴位是主管通胃的分支的呢?

E4 r
郗穴( M0 a2 f& S, E: C  f3 L

    我曾经研究过井穴、络穴等等穴位的主管范围,唯独没有研究过郗穴,但多少对郗穴有所印象,直觉告诉我,这郗穴是最可能主管通胃的经络分支的穴位。
     
立即开始实践。并且也找朋友开始实践。实践的结果证明:一切都如我的推论。确实,每条经络的郗穴都是主管通胃的经络分支的。
   
     现在,一切都很容易了,可以说,已经找到了最容易的“汗、吐、下”的方法。现在,如果有需要的话,开始实践吧。

    每条经络上都有郗穴,逐个都要疏通好才行,对这不同的郗穴,我逐个给大家讲,今天,先给大家推荐手太阴肺经的郗穴孔最穴,取右侧的穴位,在这穴位上贴枸杞子,就是把一颗枸杞子捣烂贴在上面,外用胶布固定。
  

    由于这种方法是疏通经络的,所以,在经络不通的时候会出现胃里翻江倒海,要恶心、呕吐、拉肚子等等,不要惊慌,这是好的现象,忍一阵子自会缓解,能呕出来、泻出来那就更好。---出现反应的情况当然应人而异,有人轻些,有人重些。  ^: N$ ?5 @& N
/ D/ ~8 Q3 x1 ^: Y
         
     希望大家实践后在论坛里给予反馈。
作者: 大地飞歌    时间: 2009-12-13 12:06
本帖最后由 bu~bu! 于 2009-12-13 12:07 编辑


第九篇:清理肠胃的方法续:麦冬贴右阴郗


沿着手少阴心经,在手腕横纹上0.5寸的位置是阴郗穴,它负责手少阴心经与胃的交通,在右侧的阴郗用麦冬捣烂了贴,可以疏通心经与胃之间经络的堵塞

这里顺便说一下,在用药物外敷这些穴位时,最好一个一个来,而不要一次性用多个穴位----其实,对穴位的处理与《日常饮食的原则》一样,还是一个一个处理更好些。另外,如果口服药物、食物,需要考虑个人的卦象问题,但是,这单个的穴位处理则不需要,这里提供给大家的方法绝对安全,尽管用无妨。
作者: 大地飞歌    时间: 2009-12-13 12:08
本帖最后由 bu~bu! 于 2009-12-13 12:10 编辑

第十篇:清理肠胃的方法续:甘草贴右侧梁丘穴
  
右侧的孔最穴贴枸杞,可以清理肺胃交界的经络,可以治疗与肺胃有关的疾病。
右侧的阴郗穴贴麦冬,可以清理心胃交界的经络,可以治疗与心胃有关的疾病如艮人失眠或吃多睡不   着,  饿了心慌等


右侧的梁丘穴贴生甘草,则可以清理胃本身的经络,可以治疗艮人吃了艮卦食品不适应、胃痛、便秘等等。

上述穴位如果用了有效当然更好,如果用了无效,请加贴相应的左侧原穴,如枸杞用了无效,加贴左侧太渊;麦冬用了无效,加贴左侧神门;甘草用了无效,加贴左侧冲阳,都用人参片贴就行。
作者: 大地飞歌    时间: 2009-12-13 12:13
第十一篇:贴郗穴的汇报---一网友经验  

网友的经验总是比我喋喋不休的说教更有看头,看下面这个网友的经验:
本帖最后由 shuaijingge 于 2009-9-28 16:12 编辑

1.肺经的郗穴右侧的孔最穴 ,捣烂的枸杞子 ,并加贴左侧太渊穴。从大便多爽至恢复正常,共8天。感觉呼吸比以前深长。上焦如羽,非轻不举。
2.心经的郗穴右侧的阴郗穴, 捣烂的麦冬 ,并加贴左侧神门穴。同时用捣烂的枸杞子贴左侧太渊穴,因为肺主一身之气。同上,从大便多爽至恢复正常,共8天。胸闷消失。
3.胃经的郗穴右侧的梁丘穴 ,生甘草 ,并加贴左侧冲阳。同时用捣烂的枸杞子贴左侧太渊穴。从大便多爽至恢复正常,共7天。
4.阳跷脉郗穴右侧的跗阳穴 ,捣烂的枸杞子 ,同时用捣烂的枸杞子贴左侧太渊穴。7天,没有反应,以后再贴。
5.三焦经郗穴右侧的会宗穴, 玉米须。同时用捣烂的枸杞子贴左侧太渊穴。3天 ,没有反应,以后再贴。
6.任脉的郗穴 肚脐 ,玉米须,3天,屁多一点。
7.脾经的郗穴右侧的地机穴, 参片,3天,同时用捣烂的枸杞子贴左侧太渊穴。可能是地机穴没有找准,没有反应。
8.胆经的郗穴右侧的外丘穴, 玉米须,3天,同时用捣烂的枸杞子贴左侧太渊穴。没有反应。
之后,收到老师的穴位贴,20天来一直同时用除痰贴,贴右侧丰隆,梁丘和左侧冲阳,枸杞子贴左侧太渊。和大家一样,有鼻子不通的现象,按揉内庭穴有效。中间贴过3天延胡索(也叫元胡?),第二天上四楼,有腿轻快的感觉,第三天没有了,也没有大便量大的现象。26号,喝了老师介绍的清胃药。
最大收获:1.前年也就是07年开始眼花,现在恢复正常;
         2.原来,肚子一直和鼓一样,早晚拍,都是咚咚响,哈哈,现在好了,也理解了中医讲的,中焦如衡,非平不安的理论,谢谢老师。
疑点1.整个脉象都弱,针左侧内关穴,没有反应;2.整个舌面,舌苔黄腻11年,没有改善。想等老师的网上授课后,看自己能否解决。
对了,顺便告诉老师和同学们一下,由于姊妹们多,老妈走早(72年),老父亲年迈,不知道生日。但按主食,菜类8:2的配比,大米加薏米汤常喝。有机会去做做量子定卦象。
想问老师以下的穴位该怎么办?
大肠经郗穴右温溜
小肠经郗穴右养老
膀胱经郗穴右金门
肾经的郗穴右水泉
肝经的郗穴右中都
心包经郗穴右郄门
胆经的郗穴右外丘



今天先回答一个问题:胆经郗穴可以用何首乌贴。

对于这个网友的经验,大家看一下,胸闷、眼花、肚胀等问题该网友都通过贴穴位排毒给治疗好了。
作者: 大地飞歌    时间: 2009-12-13 12:17
整完了十一楼,如果还有不全的希望大家补充。


随手整理了一下老师的成果才发现::::大家一起好好学习,感谢老师吧。真是有点无以言表。
作者: 水仙花    时间: 2009-12-13 13:14
楼主太细心了
作者: guowang    时间: 2009-12-13 13:59
我也收藏了,谢谢楼主!
作者: 大地飞歌    时间: 2009-12-13 14:26
本帖最后由 bu~bu! 于 2009-12-27 17:41 编辑

总结一下老师介绍的除痰、清肠胃的方法,因为可以一起处理的,暂统称为除淤塞吧。

一。居住屋子的西北或东北方向,不可有水。
      机理,因为西北方和东北方 是先后天艮卦的,这时有水,就是生痰之源。

二。对于一般人,不要坎水和艮土的食物放在一起吃。
       机理同上,这两者形成水山蹇卦。
       另,艮卦的人是不是要少吃坎卦的食物了,依上推理。

      以上两点为根据黑盒子原理,避免生痰之源的方法。

三。除痰贴:甘草贴右丰隆。
       机理:痰是人体水液代谢出现故障的产物,主要与肺、脾、肾三脏关系密切。与脾关系最密切。而,胃为艮卦,人体水液代谢故障后,胃经易生痰。所以,取右丰隆穴--是足阳明胃经穴,别走于足太阴脾经。根据土克水,将艮土气息从这个穴位带到这两个经络。
ps:看起来痰这个东西好像是和水和火都有关系的。水和艮土生痰,坤土被火烤干再加水应该也会生痰。前者生于胃经还好理解,用除痰贴土克水可以化解。后者不知道是不是生于脾经,因为老师书中提到痰与脾经关系密切所以有这种猜想,当然可能不知道错到哪去了,因为从这个思路来想,脾为坤土,这是还在丰隆穴贴艮土的东西化水,是不是不太好啊,所以后者的假设可能会有问题。
        另本贴主要用于除淤塞,机理的分析只是为了理清思路,更好的学习之用,提出疑问,可以以后解决。

四。除痰同时出现问题的处理,即加速除痰。
       正因为人体的复杂性和我们自己认知的局限而错用身体的各种可能,老师后来又补充了更多的内容。这些问题这里就不详述了,问题分为两种:
       1。贴除痰贴后各经络里的痰被搅动。
            机理基本是,补益相应原穴的方法加速排出,
       2。除痰时配合消除其他恶性循环。
            左极泉,右中渚,五谷虫贴肚脐,清胃散等。
            机理不是很清楚,感觉都是在去不该有的火。既然是生活习惯导致,就因用黑盒子理论去根治。而这种过多的胃火,也许会使艮土增多,会使痰不断。
       3。除痰后出现上火。
            支沟和阳辅。
            机理水克火,除痰后出现火,应该处理右侧吧,不对大家指出。
            
五。以上都是除痰,接着是去胃底淤血

       延胡索。在此不详述。
       机理也不是很清楚。

六。后来老师想到用处理郗穴的方法处理中焦,也就是梳理与胃相关经络。
      也即老师所说“---先除痰,然后除胃底淤血,然后调整胃的气机流通,然后挨条经络排毒,再然后开始补益----
      人体的胃居中焦,人体的各个系统都应该有直接的经络分支与胃相连才对,这样才能各取各的合适的营养---人体不应该是毫无章法的----既然有经络分支通胃,那么就必然有穴位主管这件事情,如果能够找到主管的穴位,对这穴位进行补益,那么这穴位必然能够自己把与胃相连的经络里的废物给排泄出来-----用补药促进废物的排出,在人体的经络上,哪个穴位是主管通胃的分支的呢?
      是郗穴( M0 a实践的结果证明每条经络的郗穴都是主管通胃的经络分支的。
      每条经络上都有郗穴,逐个都要疏通好才行,对这不同的郗穴,我逐个给大家讲。
1.肺经的郗穴右侧的孔最穴 ,捣烂的枸杞子 ,并加贴左侧太渊穴。
2.心经的郗穴右侧的阴郗穴, 捣烂的麦冬 ,并加贴左侧神门穴。
3.胃经的郗穴右侧的梁丘穴 ,生甘草 ,并加贴左侧冲阳。
4.阳跷脉郗穴右侧的跗阳穴 ,捣烂的枸杞子 。
5.三焦经郗穴右侧的会宗穴, 玉米须。
6.任脉的郗穴 肚脐 ,玉米须。
7.脾经的郗穴右侧的地机穴, 参片。
8.胆经的郗穴右侧的外丘穴, 玉米须。
想问老师以下的穴位该怎么办?
大肠经郗穴右温溜
小肠经郗穴右养老
膀胱经郗穴右金门
肾经的郗穴右水泉
肝经的郗穴右中都
心包经郗穴右郄门
胆经的郗穴右外丘
胆经郗穴可以用何首乌贴。

六中这些穴位,最好一个个来处理。与上五种不冲突。上述穴位如果用了有效当然更好,如果用了无效,请加贴相应的左侧原穴,如枸杞用了无效,加贴左侧太渊;麦冬用了无效,加贴左侧神门;甘草用了无效,加贴左侧冲阳,都用人参片贴就行。

以上整理完毕,处理方法总会因人而宜,整理下思路,能帮到大家就更好了。希望大家实践出真知。
作者: 幸福全家    时间: 2009-12-13 14:50
先谢一下,再收藏
作者: 碧蓝的天    时间: 2009-12-13 16:07
谢谢楼主,收藏了。
作者: louli    时间: 2009-12-13 16:35
楼主真的不错,整理博士的相关文章也是造福啊。楼主帮乾卦的博士做了她不善于做的事,顶!谢了。收藏。
作者: 离火    时间: 2009-12-13 17:00
太谢谢版主了,总结在一起看思路比较清晰。
作者: cdl19540    时间: 2009-12-13 17:58
收藏了,谢谢楼主的热心.辛苦了.
作者: fgffxrtjm    时间: 2009-12-13 19:17
ps:看起来痰这个东西好像是和水和火都有关系的。水和艮土生痰,坤土被火烤干再加水应该也会生痰。前者生于胃经还好理解,用除痰贴土克水可以化解。后者不知道是不是生于脾经,因为老师书中提到痰与脾经关系密切所以有这种猜想,当然可能不知道错到哪去了,因为从这个思路来想,脾为坤土,这是还在丰隆穴贴艮土的东西化水,是不是不太好啊,所以后者的假设可能会有问题。

博士《不生病的智慧3》....第153页坤卦体质之人的养生方案可以看出脾属坤卦......我分析坤土被火烤干就变成艮土,遇外来水就成痰。如果是这种情况下,要根本除掉痰,同时还得解决脾之火或补脾,否则是除不尽。脾之火根据《不生病的智慧4》....第8-11页.....取脾经荥穴--大都穴;补脾《不生病的智慧4》....第21页.....补心;还有《不生病的智慧3》....第154页.....坤人上火的方法用莲子试试。

上面分析不知妥否,抛砖引玉.............
作者: 大地飞歌    时间: 2009-12-13 22:08
本帖最后由 bu~bu! 于 2009-12-13 22:43 编辑
ps:看起来痰这个东西好像是和水和火都有关系的。水和艮土生痰,坤土被火烤干再加水应该也会生痰。前者生于胃经还好理解,用除痰贴土克水可以化解。后者不知道是不是生于脾经,因为老师书中提到痰与脾经关系密切所以有 ...
fgffxrtjm 发表于 2009-12-13 19:17


多谢楼上,有空试试。
说真的,搞不懂这个“荥主身热”,书中的意思,好像指发热症状
作者: 何书君999    时间: 2009-12-13 22:18
很好的贴子,顶!
作者: gsyhcyq    时间: 2009-12-14 09:08
我早就准备收集老师、同学除痰的理论和实践经验,没集到多少。多谢了!
作者: lidia97    时间: 2009-12-14 10:08
太好了,自己也在不断地整理老师的博客,论坛上的点点滴滴,还有是一些问题的回复,但没有楼主那么清晰,值得收藏和学习,谢谢!
作者: huangjian    时间: 2009-12-14 10:10
谢谢,收藏了。
作者: silena    时间: 2009-12-14 10:23
{:23:}{:23:}
作者: 竹简    时间: 2009-12-14 10:30
多谢了.这样我们看起来很方便了.
作者: ftp52011    时间: 2009-12-14 12:32
真心感谢楼主为我们整理好资料,有心之人必有好报!收藏了,再次感谢!
作者: 大爱无言    时间: 2009-12-14 13:24
收藏了,谢谢楼主的热心.辛苦了.
作者: 小弋    时间: 2009-12-14 16:22
太好了,谢谢
作者: 肝胆相照    时间: 2009-12-14 16:23
先收藏了,慢慢消化吸收,谢谢楼主喽!
作者: 方竹    时间: 2009-12-14 16:52
谢谢了,收藏了。
作者: 康美    时间: 2009-12-14 20:52
楼主是什么卦的呀,做得这么细致这么好!谢谢!
作者: 开心    时间: 2009-12-14 21:42
正在除痰,刚好用得上,谢谢!
作者: 南方均衡    时间: 2009-12-14 21:55
谢谢你的用心!
作者: 沐浴辰光    时间: 2009-12-14 22:33
谢谢楼主!收藏了
作者: 田园山庄    时间: 2009-12-14 23:26
好岾,为我理清了思路。
作者: 何书君999    时间: 2009-12-15 00:12
老师这里有五谷虫粉出售吗?如何没有,配方可否相告?谢谢啊!
作者: 明月清泉    时间: 2009-12-15 11:16
楼主真乃有心之人,太感谢了。
作者: 花开淡紫    时间: 2009-12-15 12:36
现在的房子都是南北朝向 向南的是房间 卫生间厨房在北 不是东北就是西北 厨卫怎可能没有水 这个如何化解呀 我家卫生间就常年放有2桶水 一方面防止断水 这边小区是二次供水老是断水  另一方面为了节约用水 用剩的废水冲厕所 .
作者: fgffxrtjm    时间: 2009-12-15 18:41
“荥主身热”,我理解应该是上火一类的病,即由火引起的
作者: 离火    时间: 2009-12-15 19:07
老师这里有五谷虫粉出售吗?如何没有,配方可否相告?谢谢啊!
何书君999 发表于 2009-12-15 00:12


就是苍蝇的幼虫吧。
作者: 大地飞歌    时间: 2009-12-15 19:37
就是苍蝇的幼虫吧。
莲藕满塘 发表于 2009-12-15 19:07

不会吧,我这里买到这个五谷虫了,还没用呢,这两天吃的有点不好,正准备用一下。
要买五谷虫在论坛里发个帖子问一下就会有的
作者: 大地飞歌    时间: 2009-12-15 19:39
“荥主身热”,我理解应该是上火一类的病,即由火引起的
fgffxrtjm 发表于 2009-12-15 18:41

老师指的除痰后的火应该为郁火,即上火一类,但不知道那个身热指什么,发烧应该不是郁火了。
作者: 大地飞歌    时间: 2009-12-15 19:42
38# 康美
我坤卦啊,没说坤卦细致吧,可能是长期工作学习的原因。或者血型吧,其实只是随手整理下。后来觉得方便大家就更好了。
作者: 智慧夫人    时间: 2009-12-15 19:44
楼主是个有心人,把相关资料整理在一起,学习起来太方便了,收藏了。谢谢。
作者: 智慧夫人    时间: 2009-12-15 20:10
我在猜想楼主可能是坤卦,我还猜对了
老师说过,帮助老师办网络课堂的陈老师就是坤卦。
作者: 黑牡丹    时间: 2009-12-15 20:17
楼主真是勤奋又细心!多谢啦!
作者: 风火佳人    时间: 2009-12-15 20:39
谢谢楼主 辛苦了 我也收藏了
作者: 自锄明月1    时间: 2009-12-15 20:48
辛苦啦,非常好!
作者: 自锄明月1    时间: 2009-12-15 20:53
本帖最后由 自锄明月1 于 2009-12-16 14:10 编辑

我真笨。收藏按钮就在帖子下方嘛!
作者: 小蓝    时间: 2009-12-15 20:59
谢谢楼主 40# 南方均衡
作者: 山之灵    时间: 2009-12-15 21:09
谢谢楼主!有总结就有提高,学习中。我贴过除痰贴,我发现,贴除痰贴后胃口很好,而且不吃太多上火的东西,贴的那个穴位就不会痒,尽量不要嘴痰,多吃属于自己卦相的东西。我前段时间胃不好,我难受,吃什么都胀,后来想想,听老师的,天天吃小米粥,结果好,胃口也特好,再吃面和白饭,有点不习惯呀!我是艮人。
作者: 月朗星稀    时间: 2009-12-15 21:28
感谢楼主,整理后很方便学习。
作者: 沐月    时间: 2009-12-16 09:59
谢谢楼主
辛苦了
作者: 颖璇    时间: 2009-12-16 10:01
谢谢楼主!收藏了
作者: lyy    时间: 2009-12-16 12:07
我也收藏了,谢谢楼主!
作者: 青青草    时间: 2009-12-16 18:58
多谢楼主!
作者: duwa    时间: 2009-12-17 10:41
真心感谢楼主为我们整理好资料,有心之人必有好报!
作者: qyy    时间: 2009-12-18 09:47
向楼主学习!
作者: 风沐春阳    时间: 2009-12-18 10:58
今天才找到贴穴位不能多贴,要逐步来。谢谢楼主,学习了。
作者: 蓝鸽    时间: 2010-1-6 15:43
真得谢谢楼主, 我是新手刚进来不久,同事正在询问我痰多如何除的问题,我正在网上大海捞针似的找,居然找到了这个贴子,省去了我好多时间, 再次表示感谢!
作者: yang200620081    时间: 2010-1-6 15:58
谢谢楼主!打印出来了,好好看看。
作者: 轻风拂小山    时间: 2010-1-6 16:12
谢谢楼主的热心.
作者: crystal    时间: 2010-1-6 21:22
太感谢楼主了,我已为痰所困近一年了。
另外,我有一个同45楼一样的问题,就是住房的西北方是厨房和卫生间,有水,这该怎么破解啊?!请高人指点一二。因为房子的结构不是随便可以更改的,我更没有能力换房子。
作者: 星火燎原    时间: 2010-1-6 22:13
谢谢楼主,收藏啦
作者: 逍遥生    时间: 2010-1-9 17:25
辛苦啦,非常好!。收藏了
作者: 紫衣    时间: 2010-3-4 09:39
谢谢楼主,正想系统的给6岁的艮儿调理一下身体,想看看那些步骤呢。非常感谢。
作者: 春来江水绿如蓝    时间: 2010-3-24 14:20
谢谢楼主,先学系学系
作者: 我看股票    时间: 2010-3-28 20:11
学习了,谢谢楼主.
作者: 寻根源008    时间: 2010-4-6 17:03
谢谢楼主,你整理的太好了
作者: 春蕾乍放    时间: 2010-4-8 13:32
将这个帖子顶起来,与栾博士瘦身指南一起看,再次谢谢楼主
作者: 阳春三月    时间: 2010-4-8 14:37
感谢老师,感谢楼主,还得感谢春雷乍放!!!
作者: 朝阳    时间: 2010-4-8 15:22
收藏了。感谢老师,感谢楼主,还得感谢春雷乍放!!! 确实如此。
作者: 山青水秀    时间: 2010-4-8 15:34
谢谢楼主了,打印了漫漫看。
作者: 水云望海    时间: 2010-4-8 15:38
谢谢!收藏了。
作者: 紫气东来    时间: 2010-4-8 15:45
有老师和这么热心的楼主,中医会越来越让老百姓接受。
作者: 春天的太阳    时间: 2010-4-13 20:44
谢谢!
好人一生平安!
作者: 欢天喜地    时间: 2010-4-14 10:33
谢谢!和老师一样积德行善啊!
作者: 东湖云白    时间: 2010-4-14 11:05
整理的很系统,谢谢楼主,辛苦了.
作者: 静谧    时间: 2010-4-14 18:17
谢谢热心的同学~
作者: 天怡    时间: 2010-4-14 18:47
收藏好了,真是不错
作者: boblxp    时间: 2010-4-22 14:38
谢谢楼主了,学习中
作者: 水云望海    时间: 2010-4-22 14:52
太好了,谢谢,收藏了。
作者: 小鹿茸茸    时间: 2010-4-22 15:02
太好了,才发现这个贴,复制下来放到手机上,随时看看。谢谢啦!
作者: 幸福女人    时间: 2010-4-22 22:42
真是有心人,太感谢了,收藏!
作者: 一粒种子    时间: 2010-5-30 07:59
太感谢楼主了,为系统学习老师的东西节约了很多时间。
作者: 小蓝    时间: 2010-5-30 08:30
谢谢楼主整理的很好
作者: 天山雪莲    时间: 2010-5-30 15:02
谢谢楼主,收藏了。
作者: 云虹溪    时间: 2010-5-30 15:03
感谢楼主
作者: 天怡    时间: 2010-5-30 19:22
收藏了,真是太好了
作者: 金苏悦    时间: 2010-5-31 19:34
谢谢楼主!
作者: 智慧夫人    时间: 2010-6-4 20:54
楼主辛苦了,谢谢。
这样学习起来方便多了。
作者: 易医学    时间: 2010-6-5 09:21
今天看到楼主整理的贴子,太好了,我也整理过,但不很全,所以一直没有发上来。
我现在就收藏了。多谢!
作者: 芳芳    时间: 2010-6-5 17:59
楼主整理的贴子,太好了
作者: 陈熙    时间: 2010-6-5 18:16
谢谢,收藏了。
作者: louli    时间: 2010-6-5 18:52
在过去的学习中也多有笔记,从未想到系统整理一下,才看到lz整理这么好的内容,收藏了谢谢!
作者: 幸福多加分    时间: 2010-6-7 09:05
本帖最后由 快乐每一秒 于 2010-6-7 09:08 编辑

肺经——枸杞,脾经——白参或芡实,胆经——玉米须或何首乌,三焦经——玉米须, 心经——麦冬,胃经——生甘草,肾经——茯苓,阳跷脉——枸杞,任脉——玉米须。
肾经的郗穴上贴茯苓(右侧),左太溪贴白参
作者: 幸福多加分    时间: 2010-6-7 09:14
我的大肠-----清理大肠经
用甘草贴了两合谷,出现明显的排便反应。--------厚德载物




欢迎光临 风水与养生,怀孕保健,育儿保健,月子保健 (http://www.luanboshiysclub.com/) Powered by Discuz! X2.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