找回密码
 请用中文注册

QQ登录

只需一步,快速开始

搜索
查看: 1805|回复: 5

跟古代名医治疗消渴(5)

[复制链接]
发表于 2010-3-16 20:35:35 | 显示全部楼层 |阅读模式
原文5 朱丹溪治徐兄,年四十岁,口干,小便数,春末得之,夏来求治。诊其两手,左涩,右略数而不强,重取似大而稍有力,左稍沉略弱而不弦,然涩却多于右,喜两尺皆不甚起,此由饮食味浓生热,谓之痰热。禁其味浓,宜降火以清金,抑肝以补脾,用三消丸十粒,左金、阿魏丸各五粒,以姜汤吞下,一日六次。又以四物汤加参、术、陈皮、生甘草、五味、麦冬,煎服,一日三次,与丸药间服。一二日,自觉清快,小便减三之二,口亦不干。止渴未除,头晕眼花,坐则腰疼,遂以摩腰膏治腰疼,仍以四物汤,用参、芪,减川芎,加牛膝、五味、炒柏皮、麦冬,煎饮,调六一散服,反觉便多。遂去六一散,令仍服药丸而安。
朱丹溪给一位姓徐的先生治病,这位徐先生四十多岁,有口干、小便次数多的毛病,他是春天患病,夏天跑过来治病。朱丹溪摸他的脉象,右手稍稍数,但是不是很强,重按下去,脉象是大而且稍稍有力的,左手比右手涩得多,稍微沉弱但是不是弦脉,患者即使是心情很好的时候,双手的尺脉都不是很强。根据脉症可知,患者是因为长期吃肥甘厚腻的食物导致食物在身体里生痰、生热,所以叫做痰热。于是就禁止患者吃那些味道厚重的食物,以降火清热、消弱肝脏的亢奋来补脾,就用了三消丸十粒,左金丸五粒和阿魏丸五粒,用姜汤送服,每天吃六次。还用四物汤加人参、白术、陈皮、生甘草、五味子、麦冬为方,煎药服用,一天三次,和丸药错开服用。服用了一两天,患者就觉得身体舒爽了不少,小便明显变少,口干消除,但是渴症没有减轻,有头晕眼花,坐下就腰痛的毛病,于是就用摩腰膏外敷治疗腰痛,还是以四物汤为方,加人参、黄芪,减去原方的川芎,加牛膝、五味子、炒柏皮、麦冬,煎汤水服用,调六一散同服,结果患者服用之后觉得小便又多了起来,于是就停止服用六一散,服用药丸,结果患者痊愈。
发表于 2010-3-19 23:55:11 | 显示全部楼层
喜两尺皆不甚起
左尺脉弱,膀胱经与肾经的脉都弱
右尺脉弱,三焦经与心包经脉弱
这个医案应该可以按课堂里
胃火旺气津两伤的治疗法

不知道说得对不对,大家讨论!
 楼主| 发表于 2010-3-22 22:30:25 | 显示全部楼层
呵呵。
可以。
发表于 2010-3-22 23:02:57 | 显示全部楼层
喜两尺皆不甚起
左尺脉弱,膀胱经与肾经的脉都弱
右尺脉弱,三焦经与心包经脉弱
这个医案应该可以按课堂里
胃火旺气津两伤的治疗法

不知道说得对不对,大家讨论!
六味地黄丸 发表于 2010-3-19 23:55


六味,脉象学得真透,向你学习~得赶上你咯~
发表于 2010-5-9 10:21:39 | 显示全部楼层
发表于 2011-1-29 20:25:27 | 显示全部楼层
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回帖 登录 | 请用中文注册

本版积分规则

手机版|灏忛粦灞|风水与养生,怀孕保健,育儿保健,月子保健

GMT+8, 2025-7-20 12:17 , Processed in 0.051464 second(s), 17 queries .

Powered by Discuz! X3.5

© 2001-2025 Discuz! Team.

快速回复 返回顶部 返回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