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帖最后由 碧芽林地 于 2010-8-3 16:29 编辑
我想,山药薏米粥损心脏的原因,可能是下面理论所描述的。我是受害者,但是为什么全国那么多人在吃在说好呢?
心肾之间生理联系失调,阳虚水泛,临床以心悸气短、面浮身肿、形寒肢冷等为主要表现的证。常见于心悸、心水、 眩晕、咳喘, 以及西医的充血性心力衰竭、慢性肾炎、尿毒症等疾病。肾水凌心与水气凌心含义相类似,但水气凌心范围较广。除包括肾水凌心外,体内各脏腑功能失调所致水饮内停,上逆凌心,阻遏心阳,而见心悸气短者,皆属水气凌心范畴。
心属火,居于上;肾属水,居于下。生理情况下,心火下温肾水,使肾水不寒;肾水上济心火,使心火不亢。若心火不足,不能下达以温肾水,致寒水上凌,心阳被遏,形成肾水凌心证;或肾阳虚衰,不能蒸化肾水,则水气泛滥,上凌于心,心阳不展,也可导致肾水凌心。凡能引起心肾阳虚的多种因素,诸如禀赋不足,素体阳虚,年老虚衰,久病体弱,劳倦内伤均可导致肾水凌心证。
肾水凌心证的临床表现为:心悸、怔忡、咳喘、气短,甚则不能平卧,面色□白或灰暗,形寒肢冷,一身尽肿、下肢尤甚,神疲怠意,胸腹胀满,小便不利,舌质淡胖,苔白滑腻,脉沉细无力、或沉弦、或沉滑。其中以心悸气短,面浮身肿,形寒肢冷为辨证要点。心主血脉,水邪凌心,心阳鼓动无力,脉行不利,清阳不升,故出现心悸、头晕、面色□白或灰暗;肾为水脏,肾阳亏虚,水气不化,泛溢于上,阻遏气机,则见咳喘气短,甚则不能平卧,身肿腹胀,小便不利;心肾阳虚,温煦无力,则神疲倦怠,形寒肢冷;舌质淡胖,苔白滑腻,脉沉细无力,也为阳虚水饮为患之象。
肾水凌心证的治疗以温阳化气利水为基本原则。可随证选用苓桂术甘汤、真武汤等方剂,以期复心肾之阳以消阴寒,利水道而祛水邪,阳气得复,寒水得化,则肾水凌心之证可愈。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