找回密码
 请用中文注册

QQ登录

只需一步,快速开始

搜索
查看: 3509|回复: 17

心急吃不的热豆腐

[复制链接]
发表于 2011-12-22 20:49:21 | 显示全部楼层 |阅读模式
本帖最后由 沐风 于 2012-3-5 07:26 编辑

我因为入学晚,一下补拍了栾博士的48节课;又因为我父母多年劳累,陈年老病这一两年不断频出,住院已成家常便饭。
我不想让父母再受罪,心急,但因为工作忙,只要有空就漫山遍野,扒拉着看,所以反而走了些弯路。不过现在也很有成就感和自信。
我母亲颈椎,腰椎,膝盖骨质增生,身体肥胖,去年两次肾炎打吊瓶一周,感冒两次每次都住院一个月。
上周浑身酸疼,我就借葫芦画瓢用了老师的小蓟饮子(生地黄30克,小蓟15克,滑石15克,川木通6克,蒲黄9克,藕节9克,淡竹叶9克,当归6克,山栀子9克,炙甘草6克)

母亲生日里两个太阴湿土,两个火不及,一个阳明燥金,一个金不及,1945年6月5日阴历,时辰不知乾卦

另又加僵蚕,蝉蜕,广姜黄,制大黄 共服5贴

母亲酸疼减轻很多,只是最后一帖时,讲头晕,停饮。

饮食以杂粮窝头,牛肉汤,牛肉,青菜为主
今天智慧源泉加量,减肥贴加贴,改喝
柴胡10克,升麻10克,小蓟30克(母亲小便很臭)
母亲很知足,讲头晕已经很久了,不是喝药的事。
我因为学艺不精,所以想先用简单的方子,喝完(柴胡,升麻,小蓟)5贴,
然后改喝升降散(母亲脾气不好,脂肪肝,睡眠多梦)5贴,去掉蝉蜕;
然后党参
玉竹
枸杞
当归
生地
桑椹子
茵陈,5贴


不知今天运气好不好,愿能有老师或学友指点。
发表于 2011-12-22 21:33:48 | 显示全部楼层
学医急不来的---尤其是在没有太多医学知识的时候,更不要用内服药,而要尽量用贴穴位的方法。慢性病人,一般五脏六腑都亏损的,不管三七二十一,先给全身的原穴都贴上,有钱的贴穴位贴,经济差些的按照不生病智慧4里面的内容,贴各种药材。
日常饮食先宜以补主神的为主。
密切注意记录老人家不舒服加重或者很舒服的时间,寻找共同的规律,如总是在金太过减轻,那就多吃兑卦食品;总是在厥阴风木加重,那就要取针对厥阴风木的穴位等等的-----总结十天半月的,大概规律就出来了。然后在贴各大原穴的基础上加上这些专门的穴位,那效果会好很多的。

记住了,千万不可用内服药,就你这水平,离能用处方差的远呢。
发表于 2011-12-22 21:43:08 | 显示全部楼层
我看处方也是晕晕的,还是老师的穴位贴好。
发表于 2011-12-22 21:52:53 | 显示全部楼层
我开始学的时候也是着急,直接买的专题。可是基础太差,效果不好。现在跟着初级班慢慢学,才开始有些明白。尤其最近吃了很多百合,同时补着脑,心态慢慢平和了,不再像开始那样孩子一生病就紧张的不行。能大体知道什么原因引起的,或者在什么日子孩子容易生病。虽然还做不到手到病除的水平,但一步步学习还是有效果的。
发表于 2011-12-22 22:14:35 | 显示全部楼层
我也是有这样的体会,确实是心急吃不得热豆腐,什么都想一下就搞清楚,结果胡子眉毛一把抓,倒耽误事情了。还得慢慢来,一步一个脚印地跟着老师学才行啊!!
发表于 2011-12-22 22:17:38 | 显示全部楼层
从来不敢自己开方子,还是小心点好,毕竟药吃下去不好出来
发表于 2011-12-22 22:54:23 | 显示全部楼层
是药三分毒,能外用贴贴治好的,绝对不要吃药。
发表于 2011-12-23 05:09:01 | 显示全部楼层
我读书时候学了一点点中医,觉得中药太复杂了,各种药物的配伍剂量,不同的作用,太佩服想出这些经典药方的医师了
发表于 2011-12-23 06:54:01 | 显示全部楼层
lz牛啊,到现在内服方子我都是谨慎再谨慎,先穴位处理再说。毕竟不是医学科班出生。
发表于 2011-12-23 07:11:01 | 显示全部楼层
谢谢老师指教。
还是老师的外治法安全,效果好。
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回帖 登录 | 请用中文注册

本版积分规则

手机版|灏忛粦灞|风水与养生,怀孕保健,育儿保健,月子保健

GMT+8, 2025-8-12 19:46 , Processed in 0.053234 second(s), 17 queries .

Powered by Discuz! X3.5

© 2001-2025 Discuz! Team.

快速回复 返回顶部 返回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