找回密码
 请用中文注册

QQ登录

只需一步,快速开始

搜索
查看: 5499|回复: 11

转帖:绩点近满分 “学霸”是这样炼成的:努力+坚持

[复制链接]
发表于 2013-12-25 10:50:55 | 显示全部楼层 |阅读模式
复旦大学四大“学霸”近日在学校的奖学金颁奖礼上亮相,立即引发强烈关注。
    复旦四大“学霸”的绩点几乎全是满分。其中2011级本科生李睿霖曾获美国大学生数学建模竞赛一等奖,专业绩点4.0。材料科学系大四学生张安琪不仅是5篇SCI论文的第一作者、新东方最年轻的托福老师,还是国际顶级智商俱乐部门萨俱乐部的会员,数次担任门萨入会测试主考官;大二时,她已成为国家认证翻译、中国译协会员。生命科学学院2012级博士生王传超过去3年共发表学术论文23篇,其中SCI论文13篇,作为第一作者的9篇。另一位博士生“学霸”仰志斌则刚刚荣获世界材料研究学会2013年度优秀博士生奖。
    “学霸”到底为啥这么牛?被称为“门萨女神”的张安琪这样回答——要付出巨大的辛劳。
    “门萨女神”背后是数倍的努力
    作为一名“全能型学霸”,张安琪的履历亮点满满。然而,“门萨女神”的名号却令她不安。她说,无论是发表论文还是成为新东方老师,对于她而言都不是轻巧的事。“我真的非常非常努力。”张安琪强调。
    自大一起,张安琪就加入了化学系陈萌老师的课题组做科研。当时,陈萌建议她写一篇综述试试手,总结纳米颗粒合成中用到的具有还原性和稳定性的聚合物。接下来的一个月,张安琪阅读了上千篇有关论文后完成初稿,得到的评价却是文章结构和用词太过青涩。她又查阅了大量资料,几乎推敲和修改了综述中的每一句话,结果依然不尽如人意。
    之后的整整两年,张安琪在科研上投入了大量时间,逐字逐句修改了十几遍论文之后,她也阅读了几千篇文献,掌握了纳米等领域的基础知识。两年后,这篇综述发表在聚合物顶级SCI期刊上。
    另一篇论文耗费了张安琪更多心血。大二时读文献的灵光一现令她兴奋不已,开始起早贪黑地做实验,每天工作16个小时,甚至春节都泡在图书馆,并自学编程语言,独立开发新程序。最初,她的程序错误不断,建模也出现问题。但张安琪反复去找计算机学院的教授请教,终于开发出新的建模方法。
    任何时候比拼的都是坚持
    数学学院的李睿霖2012到2013学年平均绩点达到3.94,专业绩点4.0,但他觉得:“成绩好反映的不过是端正的学习态度、良好的学习习惯。学习是学生的本职,在大学里,只有态度是至关重要的,而非天赋。”
    在学术科研领域,李睿霖和两位学长一起参加了2013年美国大学生数学建模竞赛,并获得一等奖。美国大学生数学建模竞赛是本科阶段规模最大、级别最高的数学建模竞赛。但对李睿霖而言,获奖时的喜悦已经模糊,“现在我能够记得的只是比赛之前两周每天超过10小时的辛苦备战,提交论文前通宵达旦的奋斗”。
    李睿霖说,刚上大学时自己是个不折不扣的胖子,为了减肥,他开始跑步。一年半后,他瘦掉了20多公斤。“我的收获绝不仅限于减肥成功。我发现跑步真正终极的目标是寻找积极向上、健康阳光的人生态度!引用《跑步圣经》的作者乔治·希恩的话——人们开始跑步时的理由会各种各样,但最终坚持跑下去的理由只有一个——找寻自己。找寻那个积极向上、健康阳光的自己!”
    在李睿霖看来,一切成功都关乎坚持:“我想要达成的优秀,不是一个个象征着荣誉或成就的标签或头衔的堆砌。大卫·休谟曾经说过,一切学科的终极本质都是关乎人性的,同样,一切优秀的终极本质也是关乎人性的——那些人性当中好的质素的充分彰显。”
 楼主| 发表于 2013-12-25 10:59:02 | 显示全部楼层
每天工作超过16个小时,通宵达旦-----看到这些字眼,我觉得:如果让我自己选择,那我还是选择做个普通人吧,让别人优秀去。如果是我的孩子们,那我还是选择让孩子们做个普通人吧,让别人的孩子优秀去。

对这些优秀的学子,实在无法佩服,而是深深的怜悯!


我曾经见过一人,当年的高考状元,一天到晚欢天喜地,难得见她学习,然而,她要考研,说考就考上了-----对于这人,我是真的很佩服。

点评

朋友家的妹妹,南大毕业,考北大研究生,又到法国留学。平时看不到她学习,整天在玩,考试前用功一下,一直保持第一的成绩。从法国,清华直接以副教授聘了她。这种人是真厉害。  发表于 2013-12-26 12:32
发表于 2013-12-25 11:33:00 | 显示全部楼层
起早贪黑每天工作16个小时……健康透支,这欠下的债终究是要还的。我也选择做个没有病痛,开开心心的普通人。
发表于 2013-12-25 15:05:48 | 显示全部楼层
就做个健康快乐的普通人吧
发表于 2013-12-25 15:57:36 | 显示全部楼层
是的,就做个健康快乐的普通人吧。
最近听说了好几个突然猝死的,都不到四十岁,事业有成。撇下年迈的父母。
发表于 2013-12-25 16:32:33 来自手机 | 显示全部楼层
俺孩一直都是普通人。就别那么大压力了。
发表于 2013-12-26 13:06:16 | 显示全部楼层
这优秀,付出的代价也太大了。看着就累。
发表于 2013-12-27 18:51:12 | 显示全部楼层
这一切现在都明白了。我们的孩子们可就幸福了
发表于 2013-12-30 09:14:30 | 显示全部楼层
从小就对头悬梁锥刺股的故事嗤之鼻,没想到现在还有很多人在重复这样的事。
发表于 2013-12-30 09:41:16 | 显示全部楼层
读研读博,不严格的老师,还好,严格的老师,出师前能让你脱一层皮。研究生毕业感言:终于脱离魔鬼训练营了。
或者换个话说,没有天才的脑袋,别去搞什么科研,否则累死自己。普通的脑瓜子,就老老实实干些普通人干的事,按所谓的“坚持成功学",用自己的身体去跟别人耗时间,不值当。

点评

非常赞同。  发表于 2013-12-31 10:41
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回帖 登录 | 请用中文注册

本版积分规则

手机版|灏忛粦灞|风水与养生,怀孕保健,育儿保健,月子保健

GMT+8, 2025-7-18 10:56 , Processed in 0.054335 second(s), 18 queries .

Powered by Discuz! X3.5

© 2001-2025 Discuz! Team.

快速回复 返回顶部 返回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