找回密码
 请用中文注册

QQ登录

只需一步,快速开始

搜索
查看: 12090|回复: 28

各种穴位贴说明书(最新版)

[复制链接]
发表于 2009-11-13 16:42:05 | 显示全部楼层 |阅读模式
各种穴位贴说明


好想贴


读书学习、工作、生活,免不了常常遇到问题,常常要想啊想啊想啊------
这是多思多虑。思虑过多会导致:
胃口全无,吃不下饭;
睡意全无,睡不着觉;
随各人情况不同,还会导致其它形形色色的情况。
这个时候,要及时调整自己,否则任其发展下去,会造成体质一步步降低。
调整的方法有多种,比如多运动、找人闲聊排解压力、听音乐、去旅行等等都可以,同时,也可以使用好想贴。
取穴:神阙穴(就是肚脐)
使用方法:取一片保健贴,撕开,贴于肚脐处;
如果多思多虑影响睡眠,那么每天晚上睡觉前贴,早晨取下;
如果多思多虑影响胃口,那么每天早晨贴上,晚上睡觉前取下。每片穴位贴只使用一次,不能反复使用。
如果多思多虑导致其它情况,如果影响的是晚上的,那么就晚上贴;如果影响白天的,就白天贴。
对胶布过敏者请勿使用这种外贴穴位的方法。










甘露消毒丹
方剂组成:茵陈、黄芩、石菖蒲、贝母、木通、连翘、射干、藿香、薄荷、白豆蔻、滑石
方剂来源:古代名医叶天士所创
方剂功效:治疗湿温时疫、邪在气分、湿热并重病症。从运气学角度分析,今年的甲流属于太阴湿土的流感;从辨证论治的角度分析,正属于湿温时疫,所以,甘露消毒丹用来预防与治疗会有良效。
方剂形式:已打成粉
方剂使用:每一小包的量是三个成人一天预防的量。具体用法是:取一小包粉,用适量水浸泡十分钟,然后煮开后再煮十分钟左右,倒出药汁(由于有粉末,有点难倒,但注意些仍然可以倒出的),然后把倒出的药汁分成三份,每人一份。三周岁以上的小孩可以给大人的量的一半。三周岁以内的幼儿喂药不易,就不要用了吧。一份药每天可以煎两次喝两次。单独预防,连服三天即可。如果是治疗,那么一包药是成人一天的治疗量,煮两次喝两次。
把出生日期换算成天干地支表示,如果生日里的地支里丑、未偏多,那么平时家里最好常备甘露消毒丹,寻常感冒也可以用它来治疗。
关于甘露消毒丹的使用详情,请去《跟栾博士学养生论坛》里搜索网友使用经验。

颈椎贴颈椎病是常见病,多发病,此病可以使用外贴穴位的方法来预防和治疗。
取穴:两侧太渊穴
使用方法:每天晚上睡觉前贴,早晨取下;或者每天早晨贴上,晚上睡觉前取下。
对胶布过敏者请勿使用这种外贴穴位的方法。
穴位说明:太渊穴是手太阴肺经的原穴,位于手掌这面的手腕横纹靠近大拇指这端的凹陷处。手掌横纹一般有几条,这里用于定位的手腕横纹是从手掌的第一条横纹往下数的第二条---这条横纹通常与手背上的横纹是连着绕手腕一周的。
从切脉的角度说,颈椎病患者通常显示为肺气虚弱;而从易经的角度说,颈部属于兑卦,也正是对应肺的,所以取肺经的原穴太渊增强肺气,预防与治疗颈椎病的效果往往比局部在颈椎治疗更好。如果贴太渊穴后效果不显,那么同时有脾亏的因素存在,这时候可多加一张颈椎贴贴于左侧阴陵泉穴;如果还没效,那么加贴缺盆穴和两侧后溪穴---绝大多数情况下贴两太渊就可以,其它情况是少数。
有人可能担心穴位找不准,其实穴位不是一个点,而有一定的面积---多数不比一块钱的硬币小的,而只要在穴位的范围内处理都会有效,所以大约找找都能找准的,不必担心找不准的问题。

养脾贴(坤卦贴)这种贴就是原先的坤卦贴,这里更名为养脾贴。
从传统中医的角度看,脾为人的后天之本,健脾便可以强身固本,预防或辅助治疗多种疾病。
从《易经》的角度看,坤卦的人倘若平时固护好在体内起主导作用的脾脏,那么,更能预防或辅助治疗多种疾病。
补益脾脏传统的方法是吃补益的东西,大家不知道的是,处理脾经的原穴也可以有不错的效果。养脾贴便根据这经络起效的原理研制。
取穴:两侧太白穴。
使用方法:取两片养脾贴或坤卦贴,撕开,贴于两侧太白穴;每天晚上睡觉前贴,早晨取下;或者每天早晨贴上,晚上睡觉前取下。每片穴位贴只使用一次,不能反复使用。
对胶布过敏者请勿使用这种外贴穴位的方法。
穴位说明:太白穴是足太阴脾经的原穴,位于足内侧缘,当足大趾本节(第1跖趾关节)后下方赤白肉际凹陷处,此穴位很容易找,在大脚趾与脚掌交界的关节后面一点点,有一个大的高起的骨头,有的地方叫做大孤拐,这高起的骨头往脚掌方向的内侧便是太白穴。
有人可能担心穴位找不准,其实穴位不是一个点,而有一定的面积---多数不比一块钱的硬币小的,而只要在穴位的范围内处理都会有效,所以大约找找都能找准的,不必担心找不准的问题。

养心贴(震卦贴)这种贴就是原先的震卦贴,这里更名为养心贴。
从传统中医的角度看,“心者,五脏六腑之大主也,精神之所舍也”,倘若平常精神不佳,那么需要养心。
从《易经》的角度看,震卦的人倘若平时固护好在体内起主导作用的心脏,那么,能够预防或辅助治疗多种疾病。
补益心脏传统的方法是吃补益的东西,大家不知道的是,处理心经的原穴也可以有不错的效果。养心贴便根据这经络起效的原理研制。
取穴:两侧神门穴。
使用方法:取两片养心贴或震卦贴,撕开,贴于两侧神门穴;每天晚上睡觉前贴,早晨取下;或者每天早晨贴上,晚上睡觉前取下。每片穴位贴只使用一次,不能反复使用。
对胶布过敏者请勿使用这种外贴穴位的方法。
穴位说明:神门是手少阴心经的原穴,在腕部,腕掌侧横纹尺侧端,尺侧腕屈肌腱的桡侧凹陷处。别看描述很复杂,其实非常容易找,看手掌这面,找手腕上的横纹,对着小手指这一端的第二条横纹处,按着有个明显的凹陷,这便是神门穴了。
有人可能担心穴位找不准,其实穴位不是一个点,而有一定的面积---多数不比一块钱的硬币小的,而只要在穴位的范围内处理都会有效,所以大约找找都能找准的,不必担心找不准的问题。


养胆贴(离卦贴)这种贴就是原先的离卦贴,这里更名为养胆贴。
从传统中医的角度看,“胆者,中正之官,决断出焉”,倘若平常做事不够果断,犹豫不决,那么需要养胆了。
从《易经》的角度看,离卦的人倘若平时固护好在体内起主导作用的胆,那么,能够预防或辅助治疗多种疾病。
补益胆气传统的方法是吃补益的东西,大家不知道的是,处理胆经的原穴也可以有不错的效果。养胆贴(离卦贴)便根据这经络起效的原理研制。
取穴:两侧丘墟穴。
使用方法:取两片养胆贴或离卦贴,撕开,贴于两侧丘墟穴;每天晚上睡觉前贴,早晨取下;或者每天早晨贴上,晚上睡觉前取下。每片穴位贴只使用一次,不能反复使用。
对胶布过敏者请勿使用这种外贴穴位的方法。
穴位说明:丘墟穴是足少阳胆经的原穴,在足外踝的前下方,当趾长伸肌腱的外侧凹陷处,其实,外踝前下方的凹陷处就是了,很容易找。
有人可能担心穴位找不准,其实穴位不是一个点,而有一定的面积---多数不比一块钱的硬币小的,而只要在穴位的范围内处理都会有效,所以大约找找都能找准的,不必担心找不准的问题。

养肾贴(坎卦贴)这种贴就是原先的坎卦贴,这里更名为养肾贴。
从传统中医的角度看,“肾为先天之本”,补肾便可以强身固本,预防或辅助治疗多种疾病。从《易经》的角度看,坎卦的人倘若平时固护好在体内起主导作用的肾,那么,能够预防或辅助治疗多种疾病。
补益肾脏传统的方法是吃补益的东西,大家不知道的是,处理肾经的原穴也可以有不错的效果。养肾贴(坎卦贴)便根据这经络起效的原理研制。
取穴:两侧太溪穴。
使用方法:取两片养肾贴或坎卦贴,撕开,贴于两侧太溪穴;每天晚上睡觉前贴,早晨取下;或者每天早晨贴上,晚上睡觉前取下。每片穴位贴只使用一次,不能反复使用。
对胶布过敏者请勿使用这种外贴穴位的方法。
穴位说明:太溪穴是足少阴肾经的原穴,在足内侧,内踝后方,当内踝尖与跟腱之间的凹陷处,很容易找到的。内踝尖就是足内踝最高的点。
有人可能担心穴位找不准,其实穴位不是一个点,而有一定的面积---多数不比一块钱的硬币小的,而只要在穴位的范围内处理都会有效,所以大约找找都能找准的,不必担心找不准的问题。

养肝贴(巽卦贴)这种贴就是原先的巽卦贴,这里更名为养肝贴。
肝脏在人体的重要性估计没人能够忽视它吧,偏偏这个时代流行喝酒、熬夜、吃过多的油脂、常常生气;喝酒伤肝,熬夜伤肝,吃油太多也伤肝、生气更伤肝,所以,赶紧补补吧。
从《易经》的角度看,巽卦的人倘若平时固护好在体内起主导作用的肝,那么,能够预防或辅助治疗多种疾病。
补益肝脏传统的方法是吃补益的东西,大家不知道的是,处理肝经的原穴也可以有不错的效果。养肝贴(巽卦贴)便根据这经络起效的原理研制。
取穴:两侧太冲穴。
使用方法:取两片养肝贴或巽卦贴,撕开,贴于两侧太冲穴;每天晚上睡觉前贴,早晨取下;或者每天早晨贴上,晚上睡觉前取下。每片穴位贴只使用一次,不能反复使用。
对胶布过敏者请勿使用这种外贴穴位的方法。
穴位说明:太冲穴是足厥阴肝经的原穴,找这穴位很容易,沿着大脚趾和第二个脚趾交界的地方向上,用手按压,遇到按下去感觉动脉搏动的地方,便是太冲穴了。那里也差不多是脚背上两根骨头交界的下面。
有人可能担心穴位找不准,其实穴位不是一个点,而有一定的面积---多数不比一块钱的硬币小的,而只要在穴位的范围内处理都会有效,所以大约找找都能找准的,不必担心找不准的问题。

养胃贴(艮卦贴)这种贴就是原先的艮卦贴,这里更名为养胃贴。
胃在人体的重要性肯定也不用我多说,胃不好了,营养摄入困难,人必然步步衰落。
从《易经》的角度看,艮卦的人倘若平时固护好在体内起主导作用的胃,那么,更能预防或辅助治疗多种疾病。
补益胃的传统的方法是吃补益的东西,大家不知道的是,处理胃经的原穴也可以有不错的效果。养胃贴便根据这经络起效的原理研制。
取穴:两侧冲阳穴。
使用方法:取两片养胃贴或艮卦贴,撕开,贴于两侧冲阳穴;每天晚上睡觉前贴,早晨取下;或者每天早晨贴上,晚上睡觉前取下。每片穴位贴只使用一次,不能反复使用。
对胶布过敏者请勿使用这种外贴穴位的方法。
穴位说明:冲阳穴是足阳明胃经的原穴,在足背上最高处的动脉搏动处,很容易找。
有人可能担心穴位找不准,其实穴位不是一个点,而有一定的面积---多数不比一块钱的硬币小的,而只要在穴位的范围内处理都会有效,所以大约找找都能找准的,不必担心找不准的问题。

养肺贴(兑卦贴)
这种贴就是原先的兑卦贴,这里更名为养肺贴。
从传统中医的角度看,“肺藏魄”,“肺司呼吸”,“肺主皮毛”倘若平常做事魄力欠佳或者声低气微或者皮毛不够润泽的,那么需要养肺。
从《易经》的角度看,兑卦的人倘若平时固护好在体内起主导作用的肺脏,那么,能够预防或辅助治疗多种疾病。
补益肺脏传统的方法是吃补益的东西,大家不知道的是,处理肺经的原穴也可以有不错的效果。养肺贴便根据这经络起效的原理研制。
取穴:两侧太渊穴。
使用方法:取两片养肺贴或兑卦贴,撕开,贴于两侧太渊穴;每天晚上睡觉前贴,早晨取下;或者每天早晨贴上,晚上睡觉前取下。每片穴位贴只使用一次,不能反复使用。
对胶布过敏者请勿使用这种外贴穴位的方法。
穴位说明:太渊穴是手太阴肺经的原穴,位于手掌这面的手腕横纹靠近大拇指这端的凹陷处。手掌横纹一般有几条,这里用于定位的手腕横纹是从手掌的第一条横纹往下数的第二条。
有人可能担心穴位找不准,其实穴位不是一个点,而有一定的面积---多数不比一块钱的硬币小的,而只要在穴位的范围内处理都会有效,所以大约找找都能找准的,不必担心找不准的问题。

除痰贴取穴:右侧丰隆穴
使用方法:每天晚上睡觉前贴,早晨取下;或者每天早晨贴上,晚上睡觉前取下。
穴位说明:丰隆穴位于足阳明胃经上。从膝盖的外侧找到膝眼(就是膝盖前凹陷的部位,有两个,内侧外侧各一个,这里用外侧的)和外踝最高点这两个点,连成一条线,然后取这条线的中点,与这中点平齐的胫骨(就是腿正中的那根大骨头)外侧大约两根手指并齐的宽度所在点就是丰隆穴。----由于除痰贴涵盖一定范围,所以只要找到外膝眼与外踝高点的中点,就贴在这中点处就可以。
痰是人体的病理产物,但痰一旦形成,会走经窜络影响多条经络的运行导致多种疑难杂症,比如三叉神经痛反复发作、极度怕冷怕风、肥胖等等,一般说来,只要有明显的痰或者虽然没明显的痰但疾病长久不愈的,都可以用除痰贴外贴右丰隆穴治疗看看,平时保健也可以贴上一周除痰帖观察一下效果。
有人可能担心穴位找不准,其实穴位不是一个点,而有一定的面积---多数不比一块钱的硬币小的,而只要在穴位的范围内处理都会有效,所以大约找找都能找准的,不必担心找不准的问题。
综合前段时间大家贴除痰贴的反馈,发现贴除痰贴后主要有两个不太顺利的反映:
第一,
睡眠出现问题:早醒。
第二,
出现鼻炎症状。
出现第一个问题应该归结于胃不和则卧不安。胃经中的痰涎被扰动影响了胃,进而影响了睡眠。此种情况大家同时用白参片外贴左侧极泉穴看看,看是否能够加速痰涎的排出。当然,也有可能是心经中的痰涎被扰动,这时候同时配合人参片或震卦贴外贴两神门穴看看----都试验看看有没有改善。同时,把除痰贴改为白天贴,而不在晚上贴,也会改善睡眠症状。
出现第二个问题是因为肺经中的痰涎被扰动,这时候用兑卦贴或枸杞外贴两太渊穴,会促进痰涎的早日排出。如果这种方法没有效果,那么加用金银花外贴鼻梁根(就是两眼睛正中间的鼻梁的位置)。
如果主要症状为胃胀,那么用艮卦贴或甘草外贴两冲阳穴看看,也是促进痰涎的早日排出,尽量缩短有反应的时间。
需要说明的是:使用除痰贴,随着痰的排出会出现各种各样的反应,没有其它穴位贴那样反应平和,所以,希望大家心里先有准备。最好在购买这除痰贴前先去《跟栾博士学养生》论坛中《穴位贴专栏》先看看众网友的反馈,做到心中有数,再开始贴。

除燥贴人的感冒有多种性质,秋天空气干燥,这时候不小心感冒常常会出现口干、鼻子干、皮肤干或者干咳无痰等等,这种情况是受燥感冒了;在其它季节,也有受燥感冒的情况,但多数是那种把生日换算成天干地支,地支里卯或酉偏多的人。
受燥感冒,可以通过药物或食疗解决,如传统的中药桑菊饮、杏苏散都除燥的,生姜也有除燥的功效,不过,也可以用外贴穴位的方法来解除,这便是除燥贴。
取穴:左二间穴、左内庭穴、左间使穴、左中封穴
使用方法:首先判断疾病是否确实是受燥导致,方法是先检查左间使穴、左中封穴,这两穴位中如果有一个或两个用手轻按即很酸或痛,那么便可以断定疾病至少有受燥的因素在内,这时才可用除燥贴,即把除燥贴贴于左二间穴和左内庭穴上,其它如果是左间使或左中封按着酸痛,则在这两穴位上多加按摩;
穴位说明:
二间穴:手阳明大肠经的荥穴,微握拳,在手食指本节(第2掌指关节)前,桡侧凹陷处。
内庭穴:足阳明胃经的荥穴,在足背,当23趾间,趾蹼缘后方赤白肉际处。
间使穴:手厥阴心包经的经穴,伸臂仰掌,在腕横纹上3寸,掌长肌腱与桡侧腕屈肌腱之间取穴(就是手臂掌侧的两根筋的中间)
中封穴:足厥阴肝经的经穴,在足背部,当足内踝前,商丘与解溪的连线之间,胫骨前肌腱的内侧凹陷处。这个穴位大家对着图形找会容易些,很容易找,但用通俗的语言描述有点困难。

除寒贴受寒感冒是最常见的事情了,不需要我多啰嗦。
受寒感冒后,可以通过喝中药和食疗来处理,麻黄汤、生姜红糖水、生姜小葱水等都是除寒的,不过,受寒后还有更容易的处理方法,那便是用除寒贴贴穴位。
把生日用万年历换算成天干地支,倘若地支里辰或戌偏多的,那么建议家中常备除寒贴,因为这种人感冒很容易是受寒导致的。
取穴:左前谷穴、左足通谷穴、左灵道穴、左复溜穴或者左支沟穴、左阳辅穴
使用方法:首先判断疾病是否确实是受寒导致,方法是先检查左灵道穴、左复溜穴、左支沟穴、左阳辅穴,这些穴位中如果有一个或多个用手轻按即很酸或痛,那么便可以断定疾病至少有受寒的因素在内,这时才可用受寒组合贴,即把除寒贴贴于左前谷穴和左足通谷穴上,其它如果是左灵道或左复溜按着酸痛,则在这两穴位上贴通用穴位贴(就是背面空白的穴位贴);如果是左支沟穴或左阳辅穴按着酸痛,则在这两穴位上贴通用穴位贴。
穴位说明:前谷穴是手太阳小肠经的穴位,位于小手指的外侧,微握拳,当第5指掌关节前的掌指横纹头赤白肉际,大家可以在小手指与手掌交界的那一段手指的外侧中点处贴除寒贴;足通谷穴是足太阳膀胱经的穴位,位于在足外侧,第5跖趾关节的前方,赤白肉际处。大家可以在小足趾与脚掌交界处的那一节足趾的外侧中点处贴除寒贴。
灵道穴是手少阴心经的穴位,位于人体前臂掌侧,当尺侧腕屈肌腱桡侧缘,腕横纹上1.5寸。大家可以先找手腕的横纹(一般是从手掌往下数的第二条腕横纹)的靠近小手指的那末端的凹陷的地方,这是神门穴,从神门穴向手肘的方向直往上大概1.5寸的位置就是灵道穴。

复溜穴是足少阴肾经的穴位。足内踝的高点与跟腱之间的凹陷处是太溪穴,太溪穴直上2寸的位置就是复溜穴。
支沟穴是手少阳三焦经的穴位,在腕背横纹上3寸,桡骨与尺骨之间,也就是手背的正中央。
阳辅穴是足少阳胆经的穴位,位于小腿外侧部,外踝尖上四寸,腓骨前缘稍前方凹陷处。
注:上面提到的寸都指人体的同身寸,3寸的长短是除大拇指外的四个手指并拢,从食指中间的一个关节到小指中间的一个关节之间的直线距离,其它的寸可通过3寸的长短来折算。
有人可能担心穴位找不准,其实穴位不是一个点,而有一定的面积---多数不比一块钱的硬币小的,而只要在穴位的范围内处理都会有效,所以大约找找都能找准的,不必担心找不准的问题。


养阳贴(关元贴)
青春易逝,岁月无情,年过40,就该注意养护阳气,每天补充新的阳气,就象保养汽车一样,日常保养是非常重要的,等到磨损得非大修不可的时候,常常已经病来如山倒,不可收拾亦!
传统上中医补阳的方法是艾灸,尤其是艾灸关元,此方法确有良效,只是烟雾熏绕,实行起来颇为不便,所以,模仿艾灸起效的机理,制作成养阳贴,比起艾灸来,虽然药效温和,但使用方便,功效持久。
取穴:关元穴
使用方法:每晚睡觉前用养阳贴或关元贴贴于关元穴上,早晨取下。
穴位说明:关元穴是任脉上的穴位,位于人体下腹部,前正中线上,当肚脐正中央往下3寸的位置,这里的3寸指人体的同身寸,也就是除大拇指外的四个手指并拢,从食指中间的一个关节到小指中间的一个关节之间的直线距离。
有人可能担心穴位找不准,其实穴位不是一个点,而有一定的面积---多数不比一块钱的硬币小的,而只要在穴位的范围内处理都会有效,所以大约找找都能找准的,不必担心找不准的问题。
小孩请不要使用关元贴。
由于现在人常常消耗过度,所以,四十以下体质确认是阳虚的人,也可以使用养阳贴(关元贴),倘若并非阳虚,请不要使用。
养眼贴(近视贴)养眼贴即是原来的近视贴。
现代人普遍用眼过多,如成天看电视、看电脑、学生整日里读书,这都会导致眼睛疲劳;这种情况可以通过正确用眼、做眼保健操等方法来缓解,然而终究不是很方便,所以这里提供养眼贴。
养眼贴原是研制来治疗近视,结果使用中发现,近视眼的成因不仅仅只涉及到眼睛,对有些人涉及到体质,故有人用了效果很不错,有人用了效果一般,有人用了没啥效果------但是,不管什么样的人用养眼贴,缓解一时的眼疲劳却都有良好效果,因能及时缓解眼疲劳,故改名养眼贴。当然,既然能够缓解眼疲劳,所以肯定能够预防近视。
因为有一些人用了养眼贴后近视眼得到明显缓解,所以提醒戴眼镜的朋友注意,如果使用了养眼贴后出现眼睛发胀,戴眼镜不适应的情况,那是因为视力有所好转的缘故,请速去检查视力,及时更换眼睛。
取穴:两侧瞳子髎穴
使用方法:每天晚上睡觉前贴,早晨取下。
穴位说明:瞳子髎是足少阳胆经的穴位,在目外眦旁,当眼眶外侧缘处。可以采用正坐或仰卧的姿势,于眼睛外侧一厘米处取穴。
有人可能担心穴位找不准,其实穴位不是一个点,而有一定的面积---多数不比一块钱的硬币小的,而只要在穴位的范围内处理都会有效,所以大约找找都能找准的,不必担心找不准的问题。


养颜贴(除斑美容贴)

养颜贴即原来的除斑美容贴。
养颜贴原本为除脸上的斑点研制,然而,使用中发现,有人除斑效果很好,几天之内即明显除去;有人的除斑效果很一般,有人则使用十天半月也没见效果,分析原因,它的效果是否良好与使用者的体质大有关系;但是,不管对于斑是否有效,使用者的脸色都有明显好转,皮肤变得细腻红润,用句俗话说,它能让脸部细皮嫩肉的,故改名养颜贴。
养颜贴的配方绝对温和、无刺激、纯天然,但用无妨。
使用方法:取两片养颜贴(除斑美容贴)撕开,直接贴在脸部颧骨处,覆盖颧骨最高处即可,一般晚上贴,早晨取下。
容颜易老,为养护你娇嫩的容颜,保持细腻的脸部皮肤,养颜贴就是你最好的选择。


养骨贴不知道大家是否看过《不生病的智慧4---易经养生说明书》,那里详细介绍了养骨贴的配方,它能够治疗骨质增生。
使用方法:取一片养骨贴撕开,直接贴在骨质增生处;如果增生的面积较大,那么可以一次用多片撕开贴上,争取贴到所有骨质增生的地方。每天贴十二个小时,然后揭下来让皮肤休息十二个小时,之后取新的养骨贴再贴。
如果不是骨质增生,而是受伤后导致骨头愈合不好,一直痛,也可以使用养骨贴,直接贴在痛的地方就可以。
走路多了导致小腿肚子疼痛,也可以用养骨贴,直接贴在痛的地方就可以。
有人关节痛,这时候要注意,倘若贴后感觉不适,那么请立即停下,不要再贴。因为老年人的关节痛有可能是骨质增生,这时候贴养骨贴肯定有良好效果;但是,也可能同时伴有半月板损伤等,这种情况不是养骨贴的适应范围,甚至会加重病情,所以,运动过度导致的关节痛绝对不能使用;同时有骨质增生与运动过度导致的半月板损伤也不能使用养骨贴----此种情况需调理体质,请寻找其它治疗方法。
腰椎间盘突出导致的腰痛也可以使用养骨贴,方法是直接贴在腰痛的地方,这时候往往范围较大,需要使用多张,一般连续贴一个月,这腰痛便可消除。

口气清新贴口臭是个小毛病,但是却颇为让人烦恼。这种情况可以用口气清新贴。
取穴:左大陵穴
使用方法:取一片口气清新贴,撕开,贴于左侧大陵穴处。
每天早晨贴上,晚上睡觉前取下。每片穴位贴只使用一次,不能反复使用。
穴位说明:大陵穴是手厥阴心包经的穴位,腕掌横纹的中点处,当掌长肌腱与桡侧腕屈肌腱之间。大家在手掌下面的第一条横纹的中点处取穴就可以。
对胶布过敏者请勿使用这种外贴穴位的方法。
没有口臭,但想要保持口气清新,也可以使用口气清新贴。


发表于 2009-11-13 17:13:55 | 显示全部楼层
已收藏,以后买贴再看。
发表于 2009-11-13 17:17:29 | 显示全部楼层
请教老师:因为经常使用鼠标,导致右肩疼痛。是否可以用养骨贴贴在痛处?
用白参贴过太渊及后溪,效果不是很明显。也许是参的质量还不够好。
发表于 2009-11-13 17:27:43 | 显示全部楼层
甘露消毒丹每味药用多少?
发表于 2009-11-13 17:34:16 | 显示全部楼层
支持 !收藏了!!
发表于 2009-11-13 20:42:33 | 显示全部楼层
甘露消毒丹每味药用多少?
水仙花 发表于 2009-11-13 17:27

在这里是指可以像购买穴位贴一样,购买制作成粉状的包装好的甘露消毒丹。
发表于 2009-11-13 20:47:59 | 显示全部楼层
这个太好了,先复制一下,收藏了会找不到。
发表于 2009-11-13 20:50:12 | 显示全部楼层
谢谢老师!收藏了!
发表于 2009-11-13 22:31:57 | 显示全部楼层
太好了,我正准备买呢,这下还有甘露消毒丹,也一起买
发表于 2009-11-13 22:40:38 | 显示全部楼层
可是甘露消毒丹多少钱一包啊?
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回帖 登录 | 请用中文注册

本版积分规则

手机版|灏忛粦灞|风水与养生,怀孕保健,育儿保健,月子保健

GMT+8, 2025-8-12 18:06 , Processed in 0.057212 second(s), 16 queries .

Powered by Discuz! X3.5

© 2001-2025 Discuz! Team.

快速回复 返回顶部 返回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