找回密码
 请用中文注册

QQ登录

只需一步,快速开始

搜索
查看: 3167|回复: 4

打开疾病黑盒子(外感疾病的内服方子)

[复制链接]
发表于 2009-5-5 12:23:01 | 显示全部楼层 |阅读模式
转自日月宫学习的博客
1、风
预防伤风,就得增强皮毛的致密性。“肺主皮毛”,也就是说,要注意补益肺气。补益肺气的方法,则没什么特殊的,吃足主食就行。也所以,吃足主食,便难够消除没来由常常伤风的情形。
风的特性:
1)风性开泄,易袭阳位。2)风性善行而数变。3)风为百病这长。
伤风会导致失眠、头痛、出汗、恶风、发热、皮肤瘙痒、荨麻疹、打喷嚏、鼻塞、脉管炎、幼儿高烧、耳聋等。
开方:
1)伤寒第一要方——桂枝汤    桂枝汤组成:桂枝 芍药 甘草 生姜 大枣
这处方,我每次使用,只用桂枝10克,白芍10克,甘草10克,成人量,小孩减半。虽然桂枝汤是正宗的中医处方,然而使用起来倒也没必要太拘紧,本方最主要的药物是桂枝,所以,病情比较轻时,如只是鼻塞流涕等,单独用桂枝也未尝不可。甚至,用点桂皮也行。桂皮是我们厨房常用的调品。某次一个小孩伤风鼻塞三天后询问我,先让他按摩左侧的鱼际穴,按摩后鼻塞缓解;然后,让他用大米熬米粥,调入一点点的桂皮,然后取米汤服用。也顺利痊愈。其实,就是不喝米汤,取点桂皮放鼻子里闻闻也会有效的。
2)养生建议:增强体质,防范风邪
要防止伤风,有两点要注意,一个是在出汗或洗澡时,一定要注意避免被风吹到。原因是:洗澡时用热水,这热,最容易使皮毛疏松。在皮毛疏松时,被风吹到了,就像自己打开大门反贼寇放进来,出汗也是如此。另一个是增强自己体质,也就增强皮毛的致密性,要注意补益肺气。
  
2、寒
人体遭受寒冷,第一感觉就是冷啊冷啊真冷啊。这感觉冷,就是阳气不够了,能够导致阳气不够的,不会是阳邪,一定是阴邪的,所以说“寒为阴邪,易伤阳气”。天寒地冻,冬天寒冷,河流结冰,伤人之时,恐怕也是如此,所以说,“寒性凝滞”。
自然界,漫长的冬天很寒冷,在现代,四季皆有受寒的可能。由于人体的皮毛具有一定的抵御外邪入侵的能力,所以单独的寒邪不容易入侵人体内部,由于四季有风,所以寒邪常常随着风邪一起入侵,导致人生病。这风和寒导致的疾病绝对不能小瞧,常常导致人生重病,甚至死亡。所以,一旦受寒后高烧不退或自我感觉很严重,那么请立即去医院请专业医生治疗。
寒的特性:
1)  寒为阴邪,易伤阳气
2)  寒性凝滞
3)  寒性受引(受寒后会出现肢体屈伸不利的情况,即是寒性受引)
下面所介绍的方法,只是对付普通的病情轻浅的风寒感冒。
开方:
1)  神仙粥方
用糯米约半合,生姜五大片,河水二碗,于砂锅内煮一二滚,次入带须大葱白五七个,煮至米熟,再加米醋半小盏,取起,趁热吃粥,或只吃粥汤,即于无风处睡之,出汗为度。
此方出自明朝李诩《戒阉老人漫笔》第三卷。需要说明的是,糯米黏腻,不容易消化,若用于胃消化不好或小孩身上,最好改为大米,而且吃喝上面的米汤。大葱也可以用全根带须的小葱代替。即用:大米、生姜、小葱、醋,用普通煮粥的锅就行。粥好一,兑入20毫升左右家常食用的醋,香醋、陈醋都行,然后,取粥上的米汤趁热喝下,最后,盖被睡觉,等待出汗。只要是普通的风寒感冒,一般汗出后,症状随即就会缓解。如果出汗后症状不解,得另想他法。
2)  外关穴针灸
感受风邪寒邪,如果体质向来不弱,那么还可以用针灸的方法。针外关穴。就是把少阳相火通过外关调向人体的体表来驱除外感寒、湿导致的感冒。记住:要是平时身体健康的人用了才有效,平时体质差的人,用了不仅无效,而且还可能生出别的症状来。不管是什么穴位都是如此。体质较差的人,用神仙粥更好。另外还可以用参须,一般要用生长十年左右的整根人参出售的那种参须效果才好。如果有,一般取五厘米直接咀嚼后咽下就行了。也可以用外治方(在相关的穴位贴相应的药物。)
3、湿热
黄梅天是很恼人的时节,天上地下,到处湿漉漉的,在这样的环境,人也常常不免感受到湿热而生病。因为使人生病,所以称为湿热之病。薏苡仁在湿热的环境中生长,具有良好的除湿热的功效。如果感冒,头闷闷的,不舒服。取之煮水喝下,半天后定会恢复正常,神清气爽。
湿的特性:
1)  湿为阴邪,易阴遏气机,损伤阳气。(就像湿乎乎的天气空气好像不流动了)
2)  湿性重浊。(湿气比清新空气来得更重些,湿气向下走的,人若感湿邪,身体觉重,大便溏泄、小便浑浊等。)
3)  湿性黏滞。(感觉上黏黏乎乎的,如舌苔厚厚的腻腻的)
4)  湿性趋下,易袭阴位。(湿气重,气向下走,当然容易侵犯人体下部,出现白带多、痢疾等)
开方:
  
开方:
银花露
银花就是金银花,热蒸发水,才能生湿热,把热给泻去了,无热来蒸发水分,这湿热自然除掉。
薏苡仁
薏苡仁生于河边、溪漳边或阴湿的山谷中,夏天生长,秋末果实成熟时采收。薏苡仁所生长的环境是典型的湿热环境,能在湿热的环境中生长,自然就具有良好的除湿热的功效。薏苡仁又是粮食又是药物,要除湿热,这薏苡仁当然居家必备之选。
荷叶
荷叶在夏日的水面上蓬勃地生长,盛夏的水面,大家可以想想那是怎样湿热的环境的,荷叶长在这样的湿热的环境中,自然也具有良好的除湿热的功效。
如果有湿热症状,要注意不要吃烧烤的食品。饮食尽量宜清淡。
上面介绍的都是湿热,在寒冷的冬天,有些地方也会经常下雨,以至于湿气和寒气共存,可称为湿寒。这湿寒当然也能导致疾病的。如果在冬天出去淋雨等,确实是湿寒导致的疾病,那么,可煮热面条一碗,里面多放花椒,然后喝这汤看看能不能缓解;如果不缓解,那么去找中医伤寒派的医家。治疗这种湿寒是他们拿手好戏的,因为他们擅长使用附子,而附子正是对付这湿寒的要药。在炎热的夏天,吃太多冷饮,寒热交杂,也会导致湿,这种湿介于湿热和湿寒这间,很难判断究竟哪个多一点,这时候,可以用藿香正气水或藿香正丸。
  
4、火
炎炎夏日,骄阳似火。在这种下火一样的天气里,不找个阴凉的地方呆着,却还在外面走动,中暑或者说火邪侵袭就是必然的了。
火邪特性:
1)  火为阳邪,其性炎上。
2)  火易耗气伤津。
3)  火易生风动血。
4)  火易致肿疡
夏天最常见的疾病,是中暑,常见的症状为:发热、乏力、皮肤灼热、头晕、恶心、呕吐、胸闷、烦躁不安、脉博细速、血压下降、重症病例有头痛剧烈、昏厥、昏迷、痉挛。
开方:
西瓜,它可是被古代的名医称为“天然白虎汤”,它在炎热的夏天成熟,却含颇多水分,所以,制约夏天的火气功效颇强,效果赶得上中医清火的一个著名方剂白虎汤。
其实,即使不在夏天,其它的季节,如果因为过食烧烤或吃错某些药物等导致上火,那么,西瓜也是很好的药物。曾有一人,吃了酸枣仁等温性的药物后上火,五心烦热。尽管是早春,还是建议她买西瓜来吃,也顺利除掉了上火的,当然,不是夏天,没有上火,最好不要吃西瓜。
绿豆汤
绿豆是清热解毒的好东西,是食物,也是中医药物,能治疗许多热毒类的疾病。夏天天气炎热时,用绿豆加水煮些绿豆汤来喝,也是个很不错的选择。
冬日储存的雪水
在冬天下雪时,收集一些干净的白雪,装在干净的容器里,密封,储存在阴凉的地方,在乡下则可以把容器埋到屋子附近的泥土下面保存。到了夏天时,取出治疗火热的疾病,尤其是消除中暑后每逢夏天就出现的头痛等疾病,效果很好。
  
5、燥
冬天寒,夏天火,黄梅天或夏天湿,秋天燥。
燥具有的特性:
1)  燥性干涩,易伤津液。
2)  燥易伤肺。(肺为兑卦,是润泽之脏,所以怕燥)
燥的症状:口干鼻干咽喉干,皮肤干燥,干咳少痰,尤其咳嗽最为常见。另外,如果虽是秋天,燥气来临,却仍然很热,这是温燥;如果不是热,而是觉得虽然燥,但还有凉,那就是凉燥。温燥和凉燥治疗的方法不一样。
开方:
冰糖炖梨
把梨切成片,加点冰糖,然后放在碗里隔水蒸熟,便得到冰糖炖梨,或者直接加水煮熟也行。或者加入5克川贝母,这样就叫川贝炖梨。做好后喝水、吃梨,治疗秋天温燥的皮肤干、咽干、鼻子干、咳嗽等效果颇好。这方法仅适合秋天秋燥犯人的时候,其它季节是不能用的。不仅不是一般的不能用,其他季节普通的感冒咳嗽,用了它会使便疾病迁延难愈。尤其在春夏,会导致疾病更糟。
凉拌萝卜丝
秋天是萝卜生长的季节,萝卜在燥气环境下生长,自然能制约燥气。买些新鲜的萝卜回来,连皮切成丝,拌上适量食盐,趁着新鲜当着下饭或喝粥用的小菜,除这温燥所导致的口干、咽干、鼻子干和咳嗽的效果也不错。
待续.
发表于 2009-5-14 16:51:41 | 显示全部楼层
呵呵,学习了.
发表于 2010-12-16 15:07:54 | 显示全部楼层
发表于 2011-1-2 09:39:29 | 显示全部楼层
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回帖 登录 | 请用中文注册

本版积分规则

手机版|灏忛粦灞|风水与养生,怀孕保健,育儿保健,月子保健

GMT+8, 2025-7-22 14:58 , Processed in 0.056450 second(s), 17 queries .

Powered by Discuz! X3.5

© 2001-2025 Discuz! Team.

快速回复 返回顶部 返回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