找回密码
 请用中文注册

QQ登录

只需一步,快速开始

搜索
查看: 2720|回复: 4

胡麻油

[复制链接]
发表于 2011-4-23 19:23:10 | 显示全部楼层 |阅读模式
胡麻油(即香油)
弘景曰∶生榨者良。若蒸炒者,止可供食及然灯耳,不入药用。
宗奭曰∶炒熟乘热压出油,谓之生油,但可点照;须再煎炼,乃为熟油,始可食,不中点照,亦一异也。如铁自火中出而谓之生铁,亦此义也。
时珍曰∶入药以乌麻油为上,白麻油次之,须自榨乃良。若市肆者,不惟已经蒸炒,而又杂之以伪也。
<我们日常生活中常见的香油,在古代的医家眼里也非常有讲究。有的医家认为生榨的香油适合食用,蒸熟炒熟的则只能够做灯油,有的医家的看法则截然相反,有兴趣的话不妨看看他们都是如何说明的。>
【气味】甘,微寒,无毒。
<胡麻油也就是香油味甘,性微寒,没有毒。>
【主治】利大肠,产妇胞衣不落。生油摩疮肿,生秃发(《别录》)。去头面游风(孙思邈)。主天行热闷,肠内结热。服一合,取利为度(藏器)。主喑哑,杀五黄,下三焦热毒瓦斯,通少时,即泻下热毒,甚良(孟诜)。陈油∶煎膏,生肌长肉止痛,消痈肿,补皮裂(《日华》)。
<胡麻油的功效古人是如此记述的,它能够通利大肠,能够使产妇顺利生产。生的胡麻油涂抹在疮疡之上有利于愈合,摸在头顶能够使秃头生发。能够去除头面的风。感受热邪导致肠内有热大便不通畅,服用胡麻油可以缓解病情,服用的剂量以大便行为标准。它能够治疗三焦热毒引起的哑症,通利三焦,泻热毒。若是煎成膏,则能够生肌生新肉止痛,消除痈肿,是裂口的皮肤愈合。>
治痈疽热病(苏颂)。解热毒、食毒、虫毒,杀诸虫蝼蚁(时珍)。
【发明】藏器曰∶大寒,乃常食所用。而发冷疾,滑精髓,发脏腑渴,困脾脏。令人体重损声。
士良曰∶有牙齿疾及脾胃疾人,切不可吃。治饮食物,须逐日熬熟用之。若经宿,即动气也。
刘完素曰∶油生于麻,麻温而油寒,同质而异性也。
震亨曰∶香油乃炒熟脂麻所出,食之美,且不致疾。若煎炼过,与火无异矣。
时珍曰∶张华《博物志》言∶积油满百石,则自能生火。陈霆《墨谈》言∶衣绢有油,蒸热则出火星。是油与火同性矣。用以煎炼食物,尤能动火生痰。陈氏谓之大寒,珍意不然。但生用之,有润燥解毒、止痛消肿之功,似乎寒耳。且香油能杀虫,而病发症者嗜油;炼油能自焚,而气尽则反冷。此又物之玄理也。
<有的医家认为胡麻油性寒,过于频繁食用能够引发寒邪,容易使身体的精髓滑泻,引发渴症,会困脾脏使人觉得身体沉重声音发不出。有的医家则认为有牙病和脾胃疾病的人不能够服用胡麻油,如果一定要吃的话,每次服用都必须熬熟了,如果熬熟的胡麻油放过了夜,服用之后还是会引动身体之气。有的医家认为,生榨的胡麻油既好吃又不会导致生病,但是那种炒过再榨油的,就会引起人体的火气。对此,李时珍也有自己的一番看法,大致虽然反对香油性大寒,但是也是认同生榨油相比炒熟榨的好。>
【附方】旧十,新二十七。
发症饮油∶《外台》云∶病发症者,欲得饮油。用油一升,入香泽煎之。盛置病患头边,令气入口鼻,勿与饮之。疲极眠睡,虫当从口出。急以锻石粉手捉取抽尽,即是发也。初出,如不流水中浓菜形。又云∶治胸喉间觉有症虫上下,尝闻葱、豉食香,此乃发症虫也。二日不食,开口而卧。以油煎葱、豉令香,置口边。虫当出,以物引去之,必愈。
发瘕腰痛∶《南史》云∶宋明帝宫人腰痛牵心,发则气绝。徐文伯诊曰∶发瘕也。以油灌之。吐物如发,引之长三尺,头已成蛇,能动摇,悬之滴尽,唯一发尔。
吐解蛊毒∶以清油多饮,取吐。(《岭南方》)。
解河豚毒∶一时仓卒无药。急以清麻油多灌,取吐出毒物,即愈。(《卫生易简方》)。
解砒石毒∶麻油一碗,灌之。(《卫生方》)。
大风热疾∶《近效方》云∶婆罗门僧疗大风疾,并热风手足不遂,压丹石热毒。用硝石一两,生乌麻油二大升,同纳铛中。以土墼盖口,纸泥固济,细火煎之。初煎气腥,药熟则香气发。更以生脂麻油二大升和合,微煎之。以意斟量得所,即内不津器中。凡大风人,用纸屋子坐病患,外面烧火发汗,日服一大合,壮者日二服。三七日,头面疱疮皆灭也。(《图经》)。
伤寒发黄∶生乌麻油一盏,水半盏,鸡子白一枚,和搅服尽。(《外台》)。
小儿发热∶不拘风寒饮食时行痘疹,并宜用之∶以葱涎入香油内,手指蘸油摩擦小儿五心、头面、项背诸处,最能解毒凉肌。(《直指》)。
预解痘毒∶《外台》云∶时行暄暖,恐发痘疮。用生麻油一小盏,水一盏,旋旋倾下油内,柳枝搅稠如蜜。每服二、三蚬壳,大人二合,卧时服之。三、五服,大便快利,疮自不
生小儿初生大小便不通。用真香油一两,皮硝少许,同煎滚。冷定,徐徐灌入口中,咽下即通。(《蔺氏经验方》)。
卒热心痛∶生麻油一合,服之良。(《肘后方》)。
鼻衄不止∶纸条蘸真麻油入鼻取嚏,即愈。有人一夕衄血盈盆,用此而效。(《普济方》)。
胎死腹中∶清油和蜜等分,入汤顿服。(《普济方》)。
漏胎难产∶因血干涩也。用清油半两,好蜜一两,同煎数十沸,温服,胎滑即下。他药无益,以此助血为效。(《胎产须知》)。
产肠不收∶用油五斤,炼熟盆盛。令妇坐盆中,饭久。先用皂角(炙,去皮)研末。吹少许入鼻作嚏,立止。(《斗门》)。
痈疽发背,初作即服此,使毒瓦斯不内攻∶以麻油一斤,银器煎二十沸,和醇醋二碗。分五次,一日服尽。(《直指》)。
肿毒初起∶麻油煎葱黑色,趁热通手旋涂,自消。(《百一选方》)
喉痹肿痛生油一合灌之,立愈。(《总录》)。
丹石毒发,发热者∶不得食热物,不用火为使。但着浓衣暖卧,取油一匙,含咽。戒怒二去滓。合酒每服三合,百日气血充盛也。
身面疮疥∶方同下。
梅花秃癣∶用清油一碗,以小竹子烧火入内煎沸,沥猪胆汁一个,和匀,剃头擦之,二、三日即愈。勿令日晒。(《普济方》)。
赤秃发落∶香油、水等分,以银钗搅和。日日擦之,发生乃止。(《普济方》)。
发落不生∶生胡麻油涂之。(《普济方》)。
令发长黑∶生麻油、桑叶煎过,去滓。沐发,令长数尺。(《普济》)。
滴耳治聋∶生油日滴三、五次。候耳中塞出,即愈。(《总录》)。
蚰蜒入耳∶刘禹锡《传信方》∶用油麻油作煎饼,枕卧,须臾自出。李元淳尚书在河阳日,蚰蜒入耳,无计可为。脑闷有声,至以头击门柱。奏状危困,因发御药疗之,不验。忽有人献此方,乃愈。(《图经》)。
蜘蛛咬毒∶香油和盐,掺之。(《普济方》)。
冬月唇裂∶香油频频抹之。(《相感志》)。
身面白癜∶以酒服生胡麻油一合,一日三服,至五斗瘥。忌生冷、猪、鸡、鱼、蒜等百日。(《千金》)。
小儿丹毒∶生麻油涂之。(《千金》)。
打扑伤肿∶熟麻油和酒饮之,以火烧热地卧之,觉即疼肿俱消。松阳民相殴,用此法,
经官验之,了无痕迹。(赵葵《行营杂录》)。
虎爪伤人∶先吃清油一碗,仍以油淋洗疮口。(赵原阳《济急方》)。
毒蜂螫伤∶清油搽之妙。(同上)。
毒蛇螫伤∶急饮好清油一二盏解毒,然后用药也。(《济急良方》)
<对于香油的妙用,记录于上,其中解河豚毒、治疗鼻衄不止、治疗疮疡喉痹、冬天嘴唇开裂、生发乌发的方法简单易行也没有什么危险,大家不妨自己参看。>
少帅 该用户已被删除
发表于 2011-4-23 19:34:26 | 显示全部楼层
提示: 作者被禁止或删除 内容自动屏蔽
发表于 2011-4-23 19:44:07 | 显示全部楼层
胡麻油不是香油,香油又称麻油。甘肃省就盛产胡麻油,是由胡麻子压榨出的油,营养价值很高。
发表于 2011-4-23 20:02:32 | 显示全部楼层
我们现在每天吃的也是老家的胡麻油。
发表于 2011-4-23 20:52:52 | 显示全部楼层
谢谢楼主转的文章。前段买过胡麻油,胡麻油的味道还不错。
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回帖 登录 | 请用中文注册

本版积分规则

手机版|灏忛粦灞|风水与养生,怀孕保健,育儿保健,月子保健

GMT+8, 2025-7-24 03:49 , Processed in 0.056130 second(s), 17 queries .

Powered by Discuz! X3.5

© 2001-2025 Discuz! Team.

快速回复 返回顶部 返回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