找回密码
 请用中文注册

QQ登录

只需一步,快速开始

搜索
查看: 38|回复: 0

2021.2.26 中医居家宝典——寒(1)

[复制链接]
发表于 2025-5-8 10:25:29 | 显示全部楼层 |阅读模式
中医居家宝典——寒
茅山 栾加芹博士 天医宗 2月26日
昨日讲了风,今天,讲寒。
《伤寒论》的由来
对中医稍微有点了解的人都知道,中医的医圣是张仲景,而他所著的最为经典的著作就是《伤寒论》。
《伤寒论》,顾名思义,就是被寒气伤了,引发种种疾病,如何辨证,如何治疗。

大家都知道,我们所生活的这个时代,天气暖和,海平面上升。科学家们总以为这是温室气体排放造成的。但其实,历史的运转有其自然的规律。
一年有十二个月,春夏秋冬,依次轮转。历史的运转,跟这一年的规律相似,它以240年为周期,也如同春夏秋冬那样的轮转。
中国古代用十二地支来表示一年的十二个月,从阴历十一月开始,分别是:子、丑、寅、卯、辰、巳、午、未、申、酉、戌、亥。也就是:冬天三个月,阴历十月、十一月、十二月,即亥月、子月、丑月;春天三个月,正月、阴历二月、三月,即寅月、卯月、辰月;夏天三个月,阴历四月、五月、六月,即巳月、午月、未月;秋天三个月,阴历七月、八月、九月,即申月、酉月、戌月。
历史的运转,以240年为周期,具体的时间为:1776年到2016年,相当于一年中的未月;1536年到1776年,相当于阴历中的午月;其余可以依此类推。也就是:我们生活的这个时代,就好比一年之中的阴历六月,大夏天,正是一年之中最为炎热的时候,所以,整个地球呈现出一派热象。
1776.....2016   未
1536.....1776   午
1296.....1536   巳
1056.....1296   辰
816.....1056    卯
576.....816    寅
336.....576    丑
96.....336     子
现在看《伤寒论》诞生的年代。
张仲景(约公元150~154年—约公元215~219年)。很显然,张仲景生活的年代属于96.....336这个范围内,属于子,相当于一年中阴历的十一月,正是寒冷的时期。此时,人们自然而然的容易受寒,被寒气伤害,生跟寒气相关的疾病,所以,张仲景写了《伤寒论》。

寒气伤人,轻则感冒流涕,看着没啥事,可是,要是重了,那可能是要命的。看《伤寒论》序言,“余宗族素多,向余二百,建安纪年以来,犹未十年,其死亡者,三分有二,伤寒十居其七”,可见张仲景生活的年代,因为伤于寒气而死亡的人数有多少。

虽然时代已经进入申,犹如一年之中的阴历七月初始,天气尚热,但是,仍然要谨慎避寒,不得大意。
注意夏天空调受寒
夏天,许多地方空调的温度打的很低,这容易导致人受寒。我自己就有几次吹空调受寒的经历。
一次是二十几年前,在屋子里呆着,没觉得冷,可是,却头痛了。这看上去无任何诱因却出现头痛,觉得很奇怪。头痛了一天,然后突然想起空调来,于是去看空调温度,发现我家先生上班前把温度设定成了18度。夏天穿的少,如此低的温度,哪里可能不受寒的,赶紧关了空调.....暖和了,头痛自然就消失了。
我这次的经历说明:空调温度低,人未必就会感觉到冷,但是,却照样让人受寒生病。
仍然二十几年前,又一回,坐火车。火车上空调温度很低,明显觉得冷,然后,开始头痛。旅程刚刚开始,还有漫长的时间才能下车,而火车上的空调显然不可能因为我而调高,于是寻思治法。刚好,我随身带有人参,于是,啃了几口人参,放在嘴巴里,慢慢咀嚼。很快,头不痛了,人也变得暖和,不再觉得空调很冷。.....人参主产于东北地区,那里的冬天经常零下三十几度,而人参是多年生植物,能在零下三十几度的严寒下安然度过冬天,从而它肯定有驱除寒气,抵抗寒冷的作用。所以,当无法改变环境的寒冷的时候,那就只好吃人参,提升自己的抗寒能力了。当时之所以放在嘴巴里慢慢咀嚼,是因为头痛,寒气主要影响了头部,这种咀嚼的方式刚好让人参的气息更多的滞留在头部,所以,很快就治好了受寒的头痛。
又一次,天气炎热,连续吹空调。我书房的空调,在左上方。冷气直冲左侧身体,尤其是左肩和头部。某日下午,突然发现,左侧头部里面有点轻微头痛,一下子就过去了。然后,晚上洗澡,发现左肩膀也明显比右肩膀“实”.......于是,知道被空调的冷风吹着了,冷气进入了体内。从而洗澡后,立即拿了干的桂圆肉,贴兑端。同时关了空调。
很有意思的是:贴兑端后,右侧头部没反应,而左侧头部和脸部,明显的有冷气从皮肤里往外边冒;冒一阵子后,左肩背部往外冒冷气冷风;再然后,躺床上睡觉,感觉到左侧躯体和小腿,也往外冒冷气;再然后,左脚和脚底,也开始冒冷气......然后睡着了。
第二天早上醒来,继续贴兑端穴,受空调吹的冷气排尽了,完全恢复正常。
兑端穴是督脉上的穴位,在面部,当上唇的尖端。督脉,顾名思义,监督督查人身体的。兑端穴是督脉上督查体表的穴位。我上述的症状不重,寒气就是滞留在体表,所以,取这穴位来治疗。看我当时贴兑端后的反应:左头、脸、肩背部、躯体、小腿、脚底等,明显往外冒冷气,可见,受寒,寒气确实能够在人体潜伏的。我当时的症状其实很轻微,但排寒的时候,却排出那么多的冷气,可见,寒气会在人体潜伏,当时并不一定表现为很严重的疾病,但如果没有及时处理,而让寒气始终潜伏在身体内,那么,到了一定的年纪或者到了一定的时间,很可能就表现为重大的疾病的。也所以,吹空调多的话,建议大家平时就用干的桂圆肉贴贴兑端穴,把潜伏的寒气给早早排出来。

我还给孕妇治过吹空调后咽喉痛。某孕妇挺着大肚子,吹空调而出现咽喉痛。由于怀孕而害怕使用药物,于是建议她用:豆豉(就是市场上买来做菜用的咸豆豉)一把,小葱几根(全葱,不去根),生姜几片,一起煮水喝。一碗水喝后,其咽喉痛很快即缓解。

同样是吹空调,另一年轻的女子表现为尿频,已连续三天。由于正把苦瓜放水里烫一下,于是就把苦瓜水给她喝了一碗,另外又给她煎一碗上述豆豉汤。其尿频也在几小时内消失

豆豉、小葱、生姜,一起煮水,这其实是中医的一个小处方了。这三味都有驱寒的作用,生姜开皮毛驱寒外出,小葱驱寒,豆豉则有补脾抗寒的作用,所以,治空调的寒气有效。

吹空调受寒也可能导致腹泻。
某年,立秋前几日,某中年妇女,吹空调后腹泻,当日大约五、六次,腹泻后感觉腿脚酸软,同时伴有眉心作痛,当日傍晚来找我。用除寒的药物(如雪莲)给她贴右侧神门穴。贴后约五分钟后,眉心痛消失。此后未再腹泻。

也有人吹空调后口腔溃疡。
某年夏天,某成人口腔溃疡疼痛三日余,询问是否与吹空调有关,答曰:可能有关。于是让其用除寒的药物贴右神门穴,当晚贴后,次日即痊愈。

右神门是手少阴心经原穴,位于腕部,腕掌侧横纹尺侧端,尺侧腕屈肌腱的桡侧凹陷处。可以这样认为,该穴位代表着以心脏为中心,并向体表发散的一个气场。在炎炎夏日,该穴位开放,而此时若空调的冷气开得过低,空调的冷气会使该气场中的气郁,形成郁火;随着各人体质的不同,此郁火或从舌头或从咽喉或从其它部位发出,表现为各种不同的症状。但不管症状如何,病因是一样的,所以在右神门外贴除寒气的药物有特效。

吹空调受寒后,上述方法,可以取一个或者多个联合使用。不过,最最重要的还是:尽量避免受寒!

冬天穿的足够暖和
天气转冷,要及时加衣,穿的足够暖和。
经常见到一些人,有男性有女性,大冬天的,就一件单薄的裤子,一件衬衣加个薄外套,嘴里说着不冷不冷,但是脸色却冻的发青。.....虽然当时确实没打喷嚏没流鼻涕也没发烧头痛之类的,但是,那其实是体质没那么好,人体没有足够的正气去驱寒气,于是,就任由寒气进入体内潜伏下来。然后,到了辰年或者到了女性49虚岁到56虚岁,男性56虚岁到64虚岁这个年龄段,受辰年或者辰的年龄段的资助,很可能某天大爆发,那就不是普通感冒,而很可能是严重的心脏疾患了。.....想想看,一部《伤寒论》,成了中医最经典的著作之一,可想而知,寒气给人造成的疾病会有多少,会有多严重。
人在健康没疾病症状的时候,往往会觉得自己永远不会生病,会觉得冬天穿少点有啥嘛,穿多臃肿,穿少才好看,真等生病了,就悔之莫及了。.....请年轻时候就好好善待自己,冷了加衣,保持暖和!
“寒从脚底起”
民间自古流传,“寒从脚底起”,所以,要注意脚部的保暖。不得光脚踩地板,或者穿袜子踩地板(袜子有洞,透寒气),或者光脚踩沙坑玩,或者冬天穿不保暖的鞋子。
曾经有高中学生,痛经严重,某天晚上来找我治疗,那时候是冬天,她的脚上却穿着薄薄的鞋子,压根不暖和,脚上冰冰凉。她的痛经,就是脚上的寒气造成的。
又有一小孩,两周岁多,喜欢光脚踩地板,立秋过后,天气转冷,仍然光脚,造成肚子疼痛。刚治好没两天,又去一沙坑里玩,脱了鞋袜,当时就又肚子疼了。脚底是涌泉穴所在的地方,光脚,寒气侵犯了涌泉穴。我让她补益两涌泉穴,用干的山药片贴,贴后,随即肚子疼消失。
我的母亲,某年冬天,经常腹胀。问她,她说不觉得冷,没受凉。可是,有一天,换了双带跟的更暖和的鞋子,她的腹胀就不再出现了。再后来,她自己也知道了,她的腹胀就是脚部受寒导致的(虽然她自己没感觉到冷),从此,每到冬天,都早早的换上很保暖的鞋子,也就未再腹胀了。
“寒从脚底起”,脚底,最容易受寒。
为何脚底比其它部位更容易受寒呢?
脚底是涌泉穴所在,涌泉,是子的穴位;子,相当于半夜,这个时候,空气里其实充斥着阴寒的,所以,寒气容易侵入子的领域;另外,十二次与十二辰的关系里,亥对子,亥月的星空有坟墓星,所以,亥,其实也充斥着阴寒的,从而寒气也容易沿着亥对子的领域侵犯入亥。正因为如此,寒气很容易从脚底侵犯入体内,于是,自古传言,“寒从脚底起”,所以,平时,要务必注意保持脚部暖和。
下面的这个例子,很典型,说明了脚底受寒影响的部位。

“我,十一出去玩遇到问题了。在湖边,看到别人都下水玩得高兴,我也跟着凑热闹,一下水,感觉凉,凉气从脚底往里钻。几分钟之后上来。
第二天难受了,浑身疼,僵硬、沉重,弯腰的时候感觉脊柱一节一节的都疼。
雪莲花贴左前谷、左通谷,没见好转,越来越难受。头疼,头顶上像顶了一个铁锅,压抑、沉重。
上论坛看看,正好老师教大家贴阳池、大陵,赶紧给自己贴上。
雪莲花(两前谷、两通谷)
白术精华贴(丘墟、阳辅、外关).....药材用紫苏子
桑葚精华贴(太冲、大陵、内关).....药材用干的桑葚子
在贴上大陵穴的瞬间,感觉脑袋轻松了一点,心中一阵惊喜。一两个小时后,头不疼了,铁锅的感觉没了,变成头顶后部有一块是冰凉冷痛。换贴、继续。睡了一觉早晨起来,头完全好了,身上疼痛也好了大半。继续换贴,两天全好了。又多贴了几天,加以巩固。”





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回帖 登录 | 请用中文注册

本版积分规则

手机版|灏忛粦灞|风水与养生,怀孕保健,育儿保健,月子保健

GMT+8, 2025-7-13 02:44 , Processed in 0.048217 second(s), 17 queries .

Powered by Discuz! X3.5

© 2001-2025 Discuz! Team.

快速回复 返回顶部 返回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