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体与时空的奥秘

 找回密码
 请用中文注册
搜索
热搜: 活动 交友 discuz
查看: 2807|回复: 25
打印 上一主题 下一主题

一个案例的思路

[复制链接]

53

主题

0

好友

1385

积分

在线时间
1142 小时
最后登录
2021-8-2
阅读权限
100
积分
703
帖子
714
UID
233
跳转到指定楼层
1#
发表于 2010-7-25 11:50:05 |只看该作者 |倒序浏览
最近思考一个病人的情况,仔细想了,也查阅了相关的内容整理了一份报告,当然还没试行,大家看看有无漏洞。
具体情况:
1956815日:丙申年、丙申日、甲寅日,对应的五运六气是:水太过少阳相火年、水太过少阳相火月、土太过少阳相火日。属于坤卦。
病症:全身关节窜痛,关节炎。近日比较严重,腿疼,不敢吹空调,基本夏天都穿长袖;前一阵胸闷咯气,检查后发现心脏没事,胃里某菌超标。


起病:最早上学时,宿舍住在离厕所很近的一个过道搭的一间小屋处一星期,自感受阴风,之后整个头被湿气裹傅,记忆减退,后经历几个夏天后,好转。中年在海边港口码头工作几年,感觉受水湿,近年发作关节炎,走路受影响,左腿严重。

53

主题

0

好友

1385

积分

在线时间
1142 小时
最后登录
2021-8-2
阅读权限
100
积分
703
帖子
714
UID
233
2#
发表于 2010-7-25 11:50:38 |只看该作者
下面是报告内容,呵呵,有些严肃了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53

主题

0

好友

1385

积分

在线时间
1142 小时
最后登录
2021-8-2
阅读权限
100
积分
703
帖子
714
UID
233
3#
发表于 2010-7-25 11:51:37 |只看该作者
一、了解一些基本知识
1、关于湿寒
其实,以前说寒湿是借用人家的说法,冬天多雨,便会感觉又湿又寒,其实那不是湿,就是雨形成的水的,说水寒更准确一些。真正的湿气,是与热有关的,热才能蒸发水分成湿气的;而冬天寒冷的时节,怎么着都是燥气的,天气一冷,这水蒸气就没了,于是气候很干燥。所以,反对关于湿寒的说法----很容易引人误解,以为寒真能和湿气共存似的。
2、伤风
因风性善行而数变,在人体流窜不止,所以全身关节窜痛考虑伤风;风会破坏人体皮毛的防护功能,其他外邪就会乘虚而入。会引起人体很多疾病,甚至有说法:风为百病之长
3、伤寒
会引起头痛身痛、关节痛。主要考虑得病时是否有寒的因素(天冷)或者受寒了是否会加重病情。吹空调不舒服主要是伤风之后皮毛开泄引起寒气入侵,所以伤寒的前提往往是先伤风了。风气、寒气同时侵入人体是比较严重的
强调:是否是老寒气导致的疾病,常常不能用是否受寒来判断,而用生日来判断更为准确。1956年8月15日,对应三个少阳相火,所以本质上不易因受寒得病。
4、伤湿
被湿气所伤往往会感觉身体沉重,或大便溏泄、小便浑浊。最初受湿邪,许多人会感觉头闷闷的
5、关于病因的猜想
1956年8月15日:丙申年、丙申日、甲寅日,对应的五运六气是:水太过少阳相火年、水太过少阳相火月、土太过少阳相火日。属于坤卦。
因为有两个水太过,三个少阳相火(炎热的夏天的气息),所以本质上是湿热的体质,容易生痰,容易在水太过的年份里身体不舒服,心脏(水克火太过)和脾胃(水反克土)容易受这种年份天运的影响,最好的地方是还有一个土太过,这是对应坤卦的,说明身体还有一定抵抗力。要是土不及或火不及身体先天条件就比较不好了。
同时,身体的先天气候环境就像炎热的夏天,所以应避免吃热性大的东西,如南方的一些水果,鸡,狗肉,烧烤,甚至少吃面包、烧饼等烤制的东西。适合吃能克制一些水太过的水里生长的东西。尤其黑泥土里生长的东西还能清火。
(本年庚寅年,对应金太过、少阳相火,所以,今年生病尤其考虑火性上炎,去火合适的药物:银翘片、牛黄解毒丸。)
曾经受过湿、风,这是诱因,但如果仅仅这一点因素,直接除湿、除风就能解除,而不会绵延几十年。或许这受的湿和风被闷在经络里了。最本质上,应该是身体的先天特征导致,因为本身水太过、少阳相火多,这是容易形成湿热的因素,长时间火蒸水,直接就是湿气。脾土长期受肾水(水太过就对应肾水)的侵扰,自身能力受损,偏偏脾就是负责运化水湿的,肯定任务完成不好,导致湿气滞留,所以考虑一下除痰比较好(痰多不一定就体现在平时吐痰多,有可能滞留在经络里的痰很多,表面上反而没痰)。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53

主题

0

好友

1385

积分

在线时间
1142 小时
最后登录
2021-8-2
阅读权限
100
积分
703
帖子
714
UID
233
4#
发表于 2010-7-25 11:52:08 |只看该作者
本帖最后由 小鹿 于 2010-7-25 14:54 编辑

二、治疗方案
(一)直接---如果123没效的话先进行第(二)条做好基础再返回来做
1、除湿热
薏苡仁2两煮水一晚,每天一碗,尝试一星期。
或者荷叶煮水,干或湿的荷叶都行,或以荷叶水煮大米粥
金银花露,中医用来清热解毒,药店有卖。
同时注意不吃烧烤类食物
2、伤风第一药方
桂枝10克、白芍10克、甘草10克。这是桂枝汤的减方,老师去掉了生姜、大枣(主要开皮毛解表出汗)。桂枝和白芍都是除风的,甘草是增强胃气的。3剂之后看感觉,有可能经络堵塞的话吃的药也进不去的,这时候只能先排毒、排痰。
3、伤寒
头痛身痛、关节痛。不舒服时,大米粥里放带根的小葱3根、三片生姜煮后取汤,兑入20毫升醋趁热喝米汤。这是以补的方式除寒。不过还是那句话是否是老寒气导致的疾病,常常不能用是否受寒来判断,而用生日来判断更为准确
或买些人参片,熬水喝
4、处理穴位
(1)针对“水太过”,平时可以多多按摩左腿上的“阴谷穴”(腿窝后面)以解除这种太过。这个没事就做,一直做都没事。
(2)因为本身“水太过”,土克水,所以增强土的气息,可以每天晚上脚面上冲阳穴贴甘草,考虑除痰,还可以加上右丰隆穴贴甘草。另外,解除水太过对胃经的影响,甘草加贴伏兔穴(大腿正面偏外一点)这条可以坚持做到病症消除,是补的方法
论坛上的一个案例:因为膝盖痛,课后尝试敲髀关、伏兔,膝盖确实轻松了些,但是后背督脉靠腰的那一段,起了湿疹,偶尔发痒,也许是湿气外泻吧
(3)《肘后歌》“鹤膝肿痛难移步,尺泽能舒筋骨痛。首先检查两尺泽穴(胳膊中间横纹处),看哪个按下去更痛一些。或者随便选一侧,然后用手敲,多敲几下,观察效果。穴位治病,起效非常迅速,当时就能够有所感觉的。如果更痛或者加重了,那就是取错了,取对侧就好。如果缓解了就取对穴了,继续敲就好。感觉湿气重的话应该是左侧会痛的厉害。这条可以坚持做到病症消除
(4)左侧阴陵泉穴(膝盖斜内侧)贴人参片或按摩增强脾经的除湿能力。这条可以坚持做,是补得方法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53

主题

0

好友

1385

积分

在线时间
1142 小时
最后登录
2021-8-2
阅读权限
100
积分
703
帖子
714
UID
233
5#
发表于 2010-7-25 11:53:50 |只看该作者
(二)辅助—其实根本是先增强体质、再排毒、排痰,最后除病。
1、增强体质—了解坤卦:
坤为湿土。坤色黑。坤味淡。
北方,先天坤土之地;西南,后天坤土之地。
所以,湿土地上的植物动物、黑色的或味淡的植物动物、西南和北方出产的植物动物,都得一定的坤土之气,有益于坤人。
坤人的慢性病:
从人的皮肤往内看,你会发现依次是:皮肤、脂肪、肌肉、血管、筋膜、骨头;
在人的腹腔之内,则有:肺、胃、胆、脾、肾、膀胱、大肠、小肠、肝、心、子宫等。
除了上述通常情况下固定不动的器官、组织,人体内还有处于不断流动状态的:气、血、津液。
人体还有:情绪和其它的各种功能系统。
中医用藏象学说,把人的器官、组织、各种功能统一起来。藏象学说把人体分成了五个主要的系统,为叙述的方便起见,我们姑且称它们为:肝系统、脾系统、心系统、肾系统、肺系统吧。
人体之中,与坤人密切相关的是脾系统。
脾系统包括:脾脏、口、唇、涎、肌肉、四肢、思、运化食物和水液、主升清、主统摄血液防止出血。
那么,所有上述的脾脏、口、唇、肌肉、涎等等出现的问题,都很有可能是人的脾系统出了问题。具体来看,这些问题最常见的可能有:
痰多:由运化水液的功能失常引起。
水肿:也由运化水液的功能失常引起。
虚胖:有人吃得很少很少也发胖,以至于常听人形容---喝水也长胖。这种胖其实不是真的胖,而是虚胖,是人体的脾系统处理水液的功能出现了异常了。
头目眩晕:有很多时候,这是脾系统主升清的功能出现了异常。
腹胀:也是脾系统的问题。
泄泻:其实不仅腹泻,很多便秘也是脾系统的问题呢。
出血:脾系统在维持血液的正常循行中,承担着重要的任务的;很多情况下,人体的各种出血症状,如牙龈出血、鼻子出血、皮肤某处出血、月经过多、咳血、呕血、便血等等,都与脾系统的功能失常有莫大关系。
易发脾气:不要以为坏脾气就是肝系统的事呢,其实很多时候是脾系统出问题啦,土壅木郁,要治脾系统才能解决的。
唾液过多或过少:清稀的唾液古人称为涎的,也是脾系统的问题啦。
上眼皮抬不起来:西医管这叫做重症肌无力(眼肌型),其实也是脾系统的问题啦。
犯困:一天到晚老想睡觉,怎么也睡不够,这是脾系统主升清的作用减弱啦。
四肢瘦削:毫无疑问,脾系统的功能不佳。
唇干、唇裂、唇红、唇色暗:均反映了脾系统的异常。
由于脾系统的功能颇多,所以出现的疾病当然也是多种多样的,不能一一列举。经验丰富的医生,可以根据疾病的诸多症状、脉象、气色等等,很快很准地判断出患者究竟是哪一系统的问题,是怎样的问题。然而,要达到这样的水准,需要多年的磨练,并不是那么容易达到的。作为普通的读者,如果你想要在中医学方面达到很高的造诣,本书显然不能承担这样的重任的;但如果你是一个坤卦之人,只不过想要做一些日常的保健,或者在到处求医无果的情况下,自己想要做些辅助的治疗,那么你可以看看你的症状,是否可以归入上面所列举的范围,又或者,也可以根本不用去管上述所罗列的症状,直接就读下面的内容,选取几样下面所推荐的食物和保健的药材试试。
能言善道的坤人
坤人,大多能言善道,喜爱音乐。
所以,坤人的最佳保健运动其实是:听歌、唱歌。听自己喜欢的歌、哼或唱自己喜欢的歌,让自己身心愉悦,便是极好的保健运动了。
至于金鸡独立、瑜伽、跑步、打球等等,刻意地去做,恐怕没有太多的好处吧,尤其是,运动量太大时。
    脾主思,或者说,脾容易被过多地思虑所伤。坤人,不要做太多需要思考的事情。其实,很多坤人的疾病与思虑过多有莫大的关系。每个人的体质有着先天的差异,同样程度的思虑,对其它卦象的人构不成伤害,或者,受伤后能够很快自己恢复,但对于坤人,却很可能就此一蹶不振,没有外来合适的干涉,要想自动恢复几乎没有可能。所以,倘若是成人,需要注意自己的这方面,遇事尽可能看开些,不要想得太多。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53

主题

0

好友

1385

积分

在线时间
1142 小时
最后登录
2021-8-2
阅读权限
100
积分
703
帖子
714
UID
233
6#
发表于 2010-7-25 11:54:27 |只看该作者
1、增强体质—食谱:
首先一定吃足主食,每顿饭至少保证一碗米饭,最好大碗,如果目前饭量不大可循序渐进。
日常的饮食之中,莲藕、莲子、荸荠、黑木耳、大米、小麦、大麦、扁豆、墨鱼、泥鳅 、乌鱼、鲫鱼、乌鸡、三七、石斛、鸡胗、驴肉、阿胶等等,宜于坤人。
以下食谱可选用:
(1)莲子粥
原料:莲子 、大米
制作:干莲子洗净,大米洗净。先把大米和适量清水放锅中煮沸,再投入莲子,然后转小火,慢慢煮至莲子熟烂。
如果用高压锅,那么把莲子和大米一起投入锅中,加适量水,大火煮至保压状态时调小火,保压20分钟,即可食用。
莲子,“益气力,除百疾。止渴去热,治腰痛及泄精,女人带下崩中诸血病。多食令人欢喜。”治婴幼儿颈部湿疹。
(2)小麦---小麦粥
原料:小麦、大米
制作:小麦和大米一起投入锅中,加适量水,大火煮开,转小火煮至米熟。如用高压锅,则转为保压状态后,需保压20分钟。
小麦,“止烦渴咽燥,利小便,止漏血唾血,令女人易孕。”
(3)大麦粉---大麦粥
原料:大麦粉、大米
制作:大米常规方法煮成粥,在米粥熟时,调为大火,调入大麦粉,至大麦粉熟时住火。投入大麦粉后注意搅拌,以防粘锅。
大麦,“疗胀满,止泄。 久食,令人肥白。”
(4)扁豆仁---扁豆粥
原料:扁豆仁、大米
制作:扁豆仁和大米一起,加清水常法煮粥,至熟即可。可用高压锅,需保压20分钟。
扁豆,“治女子带下,解酒毒、河豚鱼毒。止呕逆,久服头不白。”
(5)豆豉---感冒豆豉粥
原料:豆豉、姜、葱、大米
制作:豆豉先用清水洗一遍、姜切片、葱切段。大米、豆豉、姜一起放锅中,加适量清水,常法煮粥。
豆豉,治吹空调受寒后咽喉痛。
(6)莲子干饭---
原料:莲子、大米
制作:莲子、大米一起放电饭锅内,加适量清水,常法煮饭即成。
(7)新鲜扁豆
新鲜扁豆干饭
原料:新鲜扁豆、大米、食用油 、盐
制作:鲜扁豆切碎,大米洗净,一起放电饭锅中,加适量水,入少许油、适量盐,常法煮饭即可。
(8)莲藕
莲藕,“止怒止泄,解酒毒,治病后干渴,久服令人心欢。”,可治疗女子崩漏。
清煮莲藕
原料:莲藕
制作:莲藕洗净,无需切,整段放入高压锅中。大火煮至保压状态,然后转为小火,保压一个小时。
这样简单的吃法,别有一番滋味呢。
(9)清炒莲藕
原料:莲藕、食用油、盐、醋。
制作:莲藕洗净切片。先把食用油加热,投入莲藕片翻炒,至莲藕变色即可,放适量盐,滴几滴醋即可住火。
(10)肉片炒莲藕
原料:莲藕、瘦肉、姜、食用油、盐。
制作:莲藕切片、瘦肉切片、姜切片。食用油加热后投入姜片略炒,放入瘦肉片翻炒几下,加入莲藕片,继续炒至莲藕片熟,最后调入适量盐。
(11)凉拌莲藕
原料:莲藕、醋、糖、盐
制作:莲藕切片。锅中加入清水煮沸后迅速投入莲藕,大约两三分钟,即可捞出莲藕装入盘中,放入少许盐、适量糖和醋,稍拌即可。
(12)莲藕排骨汤
原料:莲藕、排骨、盐
制作:莲藕切块、排骨切块。两样一起放入煲汤的锅中,先大火煮沸,转小火慢炖,直至排骨熟,调入适量盐。也可用高压锅,保压20分钟即可。
(13)荸荠
有人体质偏热,表现为唇红、唇干、溃疡、便秘等等。
体质偏热的坤人,大地也为你准备了良好的食品:荸荠。
清水荸荠
原料:荸荠
制作:荸荠洗净,直接放入水中,大火煮沸后转小火煮10分钟左右即成。
(14)荸荠炒肉片
原料:荸荠、瘦猪肉、姜、食用油、盐
制作:荸荠去皮切片,瘦猪肉切片,姜切片。食用油加热后,投入姜片略炒,放入肉片,翻炒至肉片变色,加入荸荠片,翻炒至熟,最后放适量盐。
荸荠,“消黄疸。主血痢下血血崩。治误吞铜物。”,可治疗便秘。
(15)清焖鲜扁豆
原料:鲜扁豆、食用油、盐
制作:食用油加热后,投入鲜扁豆,翻炒几下,加少许水,盖锅焖至扁豆熟,调入适量盐即成。
(16)扁豆肉片
原料:鲜扁豆、猪肉(肥瘦均可)、姜、食用油、盐
制作:猪肉切片、姜切片。食用油加热后,投入姜片略炒,放入肉片,翻炒至肉片变色,加入鲜扁豆,放入少许水,盖锅焖至扁豆熟,最后放适量盐,住火。
(17)扁豆干
扁豆干是扁豆上市季节,摘取新鲜嫩扁豆,用开水烫过,然后放入太阳下晒干而成。
扁豆干烧肉
原料:扁豆干、猪肉、酱油、食用油、姜、盐
制作:扁豆干先放水浸泡至软。猪肉切块。姜切片。食用油加热后,放入姜片略炒,投入猪肉块,翻炒至肉块变色,加适量水、放入泡软的扁豆干、加适量酱油,盖锅焖煮,直至肉熟,然后调入适量盐即成。
(18)鸡胗
雪菜鸡胗
原料:雪菜、鸡胗、姜、食用油、盐
制作:雪菜切段。鸡胗切片。姜切片。食用油加热后投入姜片略炒,放鸡胗翻炒几下,再加雪菜同炒至鸡胗熟,调入适量盐。
鸡胗,治食欲不振,脘腹胀痛。
(19)鲫鱼
鲫鱼,“主虚羸,止下痢肠痔。”
鲫鱼汤
原料:鲫鱼、姜、葱、大蒜头、食用油、盐。
制作:鲫鱼常法清理干净。大蒜头拍碎、姜切片、葱切段。食用油加热后,放入姜片、大蒜头略炒,加入鲫鱼,煎一会后把鱼翻身再煎,至鱼两面都煎到,放入适量清水,盖锅煮沸后转为小火慢炖,直至汤浓鱼熟透,调为大火烧滚,投入葱段,放适量盐即成。
(20)清煮鲫鱼
原料:鲫鱼、姜、葱、酱油、食用油、盐
制作:鲫鱼常法清理干净,姜切片、葱切段。食用油加热后投入姜、葱略炒,放入鲫鱼,煎一会后翻身再煎,至鱼两面都煎到时加少许水、适量酱油,煮至鱼熟,调入适量盐即可。
(21)豆豉蒸鱼
原料:鲫鱼、豆豉、姜、盐、料酒
制作方法:  鲫鱼常法清理干净,用姜末、盐、料酒腌制30分钟,然后放入豆豉,上笼蒸10分钟即可。
(22)乌鱼,“治湿痹,面目浮肿,肠痔下血。”,民间用它促进动手术后的刀口愈合。
乌鱼,“有疮者不可食。”
菜干乌鱼汤
原料:乌鱼、姜、葱、大蒜头、菜干、食用油、盐。
制作:鲫鱼常法清理干净。菜干浸泡至软后切小段。大蒜头拍碎、姜切片、葱切段。食用油加热后,放入姜片、大蒜头略炒,加入乌鱼,煎一会后把鱼翻身再煎,至鱼两面都煎到,放入适量清水,投入菜干,盖锅煮沸后转为小火慢炖,直至汤浓鱼熟透,调为大火烧滚,投入葱段,放适量盐即成。
(23)清煮乌鱼
把清煮鲫鱼中的鲫鱼换成乌鱼,便成了清煮乌鱼了。
(24)乌鸡三七汤
乌鸡,“治风寒湿痹,产后虚羸,止肚痛。”,可以调经。
原料:乌鸡一只(约两斤重)、三七头三个(中等大的)
制作:乌鸡常法清理干净,切块,与三七头一起放入煲汤锅中,加适量清水,大火煮沸后转为小火慢煮,直至鸡熟汤成,然后调入适量盐
三七的香味正好成了这鸡汤的调料,所以,就这么简单好做哦。
(25)驴肉
清汤驴肉
原料:驴肉、盐、味精
制作:驴肉切块,放入砂锅内内,加适量水。大火烧开后转小火烧至肉烂,加适量盐即成。
驴肉,“补血益气,治远年劳损。安心气,治忧愁不乐。”
驴肉不可与荆芥同食。不可与荸荠同食。妊妇不可食。
(26)墨鱼干
萝卜烧墨鱼干
原料:墨鱼干、红萝卜、姜、食用油、盐
制作:墨鱼干先用清水浸泡至软,然后洗净切丝,红萝卜切丝,姜切丝。食用油加热后放入姜丝略炒,然后放入墨鱼翻炒几下,投入萝卜丝,加少许水,盖锅焖煮,直至萝卜丝熟,调入适量盐即成。
墨鱼,妇科要药,治血虚闭经、崩漏。
(27)人参莲子茶
原料:人参、白莲子(确保莲子质量,不要硫磺薰过)
制作:人参、白莲子洗净,放锅中加适量清水,大火烧开,小火煮十分钟左右,倒入杯中,当茶慢慢饮用。喝完初次煮的水后可续加开水浸泡。
(28)石斛水
原料:石斛
制作:石斛放砂锅中,加适量清水,大火烧开后转小火煮十分钟左右,倒入杯中当茶慢慢饮用。喝完初次煮的水后可继续添加开水浸泡饮用。
石斛,“长肌肉,逐皮肤邪热痱气,治男子腰脚软弱。”
(29)苹果
苹果,生津止渴,气郁之人不宜食用。除秋季外其他季节最好不吃。
太白穴,坤人的保健要穴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53

主题

0

好友

1385

积分

在线时间
1142 小时
最后登录
2021-8-2
阅读权限
100
积分
703
帖子
714
UID
233
7#
发表于 2010-7-25 11:55:06 |只看该作者
1、增强体质—穴位保健:
太白穴,是足太阴脾经的原穴,位于脚的内侧缘靠近足大趾处。
太白穴,对于坤土之人,非常重要,需要小心保护,以免受伤。此穴倘若受伤,尤其是难以恢复的伤害如烫伤之类,坤土之人恐怕终身都很难有好的体质。当然,如此重要的穴位是坤土之人必然的保健要穴。
保健的方法:用人参切片,医用纱布折叠成一厘米见方的一小块,把一小片人参放于纱布之上,然后贴于太白穴处,外用医用胶布固定。两侧太白穴都贴。每次贴上后,持续12小时取下。隔天贴一次即可。
有人对医用的胶布过敏,那么,不能用外贴人参片的方法,而只能采用按摩了。按摩时要注意力度,不要下手太重,导致穴位受伤。
如果平时容易发脾气等与肝系统有关的症状多,那么可以用三七切片或打粉,外贴于两侧太白穴,方法同上。也可以同时用人参和三七,一起外贴穴位。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53

主题

0

好友

1385

积分

在线时间
1142 小时
最后登录
2021-8-2
阅读权限
100
积分
703
帖子
714
UID
233
8#
发表于 2010-7-25 11:55:39 |只看该作者
1、增强体质—忌食或少食的东西:
坎为水。坎色白。西方,先天坎水之地;北方,后天坎水之地。所以不要选择有水的地方居住。
所以,生长在水中的植物动物、色白或腥味的植物动物、中国的西方和北方所生长的植物动物,都得一定的坎水之气,从而是坎人良好的食品,从而对水太过的坤人不利。
日常的饮食之中,大米(大米同时具有兑卦、坤卦、坎卦的特性)、豇豆、赤豆、绿豆、豆浆、牛奶、茭白、大白菜、白萝卜、水芹菜、鸭、青蛙、贝类、海参、银鱼、带鱼、地瓜、梨、雪莲果、淮山药、白茯苓、冬虫夏草、燕窝等等,得坎水之气。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53

主题

0

好友

1385

积分

在线时间
1142 小时
最后登录
2021-8-2
阅读权限
100
积分
703
帖子
714
UID
233
9#
发表于 2010-7-25 11:56:35 |只看该作者
2、痰的问题
痰能导致——眩晕、精神恍惚、口眼瞤动、眉棱骨、耳轮痒、四肢肿硬、浑身燥痒、荨麻疹、满口牙浮起来的感觉、嗳气吞酸--泛酸、鼻子里闻到焦臭味、喉咙间有豆腥气、心烦鼻塞、梅核气、喷嚏连连、胸闷、膝盖酸软、手臂麻、疼、眼睛出问题、牙齿痒、咽喉痛、口腔溃疡、失眠,非常严重,不能合眼;身上阵阵发冷,还出汗。---痰能导致各式各样的问题。痰在人体内,由于能够随着经络流行,到达各处---痰到各处,便阻碍所在处的经络运行,所以,由痰所导致的症状,可以说,泛泛地总的来看,囊括了人体的一切症状。
痰流入骨头,是寒气封闭了经络导致---但寒气只是诱因而已,寒气驱除以后,如果痰没能及时出来,治疗寒气没有用的。痰和那么多的於塞的东西在体内,如果不泄出去,哪里好得了---如果要泻,肯定会触动很多东西,也只能这样泻。不泻是好不了的。(脂肪瘤肯定是痰的)
在古代“怪病皆属于痰”,有点绝对,事实不完全是这样。痰确实能导致各种各样的疾病。---为什么痰能导致这么多的疾病?因为,痰,能够在阻碍各条经络的气血运行,无处不到---这一来,痰在不同的地方,影响不同的经络,便有不同的症状出现。
痰能各条经络的运行,导致的症状就会随着影响经络的不同,而各式各样---这一来,从症状方面看,这个痰导致的症状就非常之多了
按以下顺序除痰:
(1)脾经排痰,一星期
首先要寻找入脾经的含粘丝丝的食物,水芋头,水芋头配什么?水芋头配增强脾气的食物。生晒参+水芋头或者木耳+人参片。
同时,胃经原穴冲阳(脚面上)贴甘草,防止痰流窜至较弱的胃经。
(2)胃经排痰,一星期
玉竹有粘丝丝的当然能够排痰,芝麻入胃当然也能排痰,同气相求--所有自然界中粘丝丝的东西,都能够直达痰的位置。对于胃来说,有什么粘丝丝的东西是属于艮土的呢?土豆里面有没有粘丝丝的东西?土豆是没有的。山药里有的,山药(指淮山药)有坎卦的特性,但是,山药是在艮土中生长的,它能够入艮土的胃---补胃阴,阴——其实就是水。单纯的山药能够到达艮土的胃里面的痰的位置,那么,它能不能够直接排痰呢?它只能作为药引子,配什么就可以排痰?配点补胃气的东西——牛肉,牛肉炖山药,多放牛肉少放山药,牛肉的气息会直达痰的位置,自然能够排痰。
胃经排痰:直接用玉竹(最好加党参),牛肉炖山药。自己按照这个思路再创造食谱。
(3)肺经排痰,一星期
哪样粘丝丝的东西入肺经?丝瓜配枸杞,丝瓜枸杞一同煮汤喝,丝瓜少一些,枸杞多一些
(4)心经排痰,一星期
芦荟炖猪蹄、鸡爪、人参,芦荟+蹄筋,蹄筋的补气力道非常强。
(5)肝经排痰
绿色的粘丝丝的食物入肝经的都可以。海带是最好的,海带配什么?海带配鸡,除肝经痰。还可配桑葚子,但味道不太好。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53

主题

0

好友

1385

积分

在线时间
1142 小时
最后登录
2021-8-2
阅读权限
100
积分
703
帖子
714
UID
233
10#
发表于 2010-7-25 11:58:06 |只看该作者
欢迎大家发言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回帖 登录 | 请用中文注册

手机版|Archiver|风水与养生,怀孕保健,育儿保健,月子保健 ( 苏ICP备09036564号  )

GMT+8, 2024-6-17 00:34 , Processed in 0.053612 second(s), 21 queries .

Powered by Discuz! X2.5 Licensed

© 2001-2012 Comsenz Inc.

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