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体与时空的奥秘

 找回密码
 请用中文注册
搜索
热搜: 活动 交友 discuz
查看: 9296|回复: 33
打印 上一主题 下一主题

转帖:(看看,开下眼界)

[复制链接]

4266

主题

0

好友

5万

积分

管理员

论坛总管

Rank: 9Rank: 9Rank: 9

在线时间
6265 小时
最后登录
2024-12-13
阅读权限
200
积分
14907
帖子
28372
UID
1
跳转到指定楼层
1#
发表于 2013-9-2 07:56:27 |只看该作者 |正序浏览
父亲反对女儿上大学 称不想把钱白白丢给大学
今日是很多大学的开学日,在新生们忙着开始迎接大学生活时,家住槐树店路的玲玲,却在为上大学的事和父亲进行着一轮又一轮的谈判。虽然拿到了成都某高校的本科录取通知书,但玲玲的父亲固执地认为“读书无用”,他宁愿出钱资助玲玲做点小生意,也不愿“扔几万学费进去打水漂”。
  19岁的玲玲出生在川北的一个小村子。父母和所有的亲戚都是面朝黄土背朝天的农民。父母都只读完了小学,就开始自己做小生意。5年前,觉得成都是大城市,更好赚钱,父母带着玲玲和弟弟举家搬到了成都,在槐树店路附近全款买了套房还买了个小铺面,靠着这个铺面做着小生意。“我们家经济条件不错,不缺上大学的钱。”玲玲说,父亲反对主要是认为上大学没什么用。
  焦点
  她想读大学
  出路在哪里
  还有一个星期,录取玲玲的大学就要报到了。由于得不到父亲的支持,玲玲也曾尝试其他的办法来筹大学学费。
  她先是想申请助学贷款,但是仔细研究了相关政策之后,她发现自己根本够不上贫困的资格,无法申请贷款。她想借钱,但是和家里的亲戚关系一般,加上亲戚和父亲的观念一样,她觉得是没法从亲戚那借到学费。
  玲玲对好朋友蓉蓉诉说了这件事。蓉蓉考上了外地的一所大学,父母直接打了一万余元过去,蓉蓉说,交完所有费用应该还剩下2000元左右,她要把这2000元都借给玲玲,支持玲玲读大学。
  然而这离四年的大学学费相差甚远。
  眼看就要开学了,昨日,玲玲再次和父亲进行了沟通。父亲依然还是苦口婆心地劝说,希望女儿相信自己,读书没有什么用,自己为她规划的道路是自己亲身实践过的。这些话说了无数次,玲玲有些疲惫,也有些无奈,她只是坚定地看着父亲,不断地重复着“我就是想读大学”这句话。
  最终,父亲撂下了一句狠话,“反正我是不得出钱的,就算你自己找到学费生活费,只要你去读了大学,我以后再也不得管你。”
  (玲玲系化名)
  女儿的追求
  我非常爱读书,喜欢泡在图书馆里。书本打开了我的眼界,提高了我解决问题的能力。只有读大学,才能让自己更有修养、更有层次,大学是对一个人综合素质的提升。我不想成为只会做小生意的农村人,不想过父亲那样的生活,“思想封闭、眼界和层次低,没有任何精神追求。”
  做个有层次的人 我要读大学
  我不想过父亲那样的生活,思想封闭、眼界和层次低,没有任何精神追求
  父亲两次反对我读大学
  “我们家经济条件不错,不缺上大学的钱。”8月30日,在槐树店路一家茶楼,玲玲告诉成都商报记者,与其他因为贫困不能读大学的同龄人不同,父亲反对主要是认为上大学没什么用。
  “实际上,从小学到高中,他都没有反对我读书。第一次发生分歧是我去年复读时。”去年,玲玲高考发挥不好,只考上了一个自己并不喜欢的三本院校。
  当玲玲把自己的复读决定告诉父亲时,父亲第一次表现出对读大学的反对。“他告诉我,读大学没用,还不如直接出去打工。随后、玲玲和父亲为此进行了长达一周的沟通。“由于我自己联系了一所高中复读,不仅不给学费,每月还有200元的补贴。因此父亲并没有太过坚持,我也顺利复读。”
  通过一年的努力,今年8月初,玲玲终于接到了自己很中意的成都某高校的本科录取通知书,还没来得及分享考上大学的喜悦,她不得不再次就“读不读大学”问题和父亲开始了长达一个月的“谈判”。
  “我们几乎每天都会谈到这个话题,双方都想说服对方。”玲玲说,在父亲看来,花几万元读个大学,出来很有可能找不到工作,几万元钱白白丢了。即便大学毕业出来找个工作,月薪也不过两三千元,“和高中毕业就去打工能赚到的工资几乎一样,浪费了钱还浪费了四年的时间,不值!”
  父亲告诉玲玲,“你现在就进入社会,开始打工,当个服务员,学习点别人的经营方式,锻炼几年后,我出资给你开个店,当个小老板,一样能赚钱。”
  父亲很爱我,但从不过问学习
  “从小到大,父亲很爱我,只是从不过问我学习上的事。”玲玲说,与别的父母望子成龙、望女成凤的心态不同,父亲认为,成绩好坏,并不重要,能够赚钱养活自己才是最重要的。
  到成都的时候,玲玲读初二,后来因为成绩好,中考免试进入高中。玲玲说,自己非常爱读书,在他人眼中最苦的高中生活她都觉得甘之如饴,她喜欢和同学在一起,喜欢解决问题的过程,一道题想了几天都没想出答案,在梦中突然解答出来都能让她欣喜若狂。平时有点时间,她就泡在图书馆里。玲玲说,书本打开了自己的眼界,提高了自己分析问题、解决问题的能力。
  更重要的是,在玲玲看来,只有读大学,才能让自己更有修养、更有层次,大学是对一个人综合素质的提升。
  玲玲否认了父亲有重男轻女的思想,“爸爸也不关心弟弟的成绩,他准备等弟弟初中一毕业就接手经营家中那个小铺子。”玲玲说,在生活方面,父亲很关心疼爱自己和弟弟,她和父母经常一起散步聊天,就算因为读大学的事意见发生分歧,父亲也未打骂过自己。
  父亲的固执,玲玲说自己都认真分析过。她认为,一是父亲的个人经历,他从农村出来,没有文化,做点小生意,赚了点小钱,目前也过得还不错;二是家里所有亲戚的娃娃,基本都是初中毕业,就去学了美容美发等技能,然后开个小店,也能谋生;三是现在有些大学生毕业后没找到理想的工作,父亲更加认为读书没什么用。
  玲玲不想走父亲给她规划的路,“我不想过父亲那样的生活,思想封闭、眼界和层次低,没有任何精神追求。”
  父亲的账本
  大学四年学费加生活费要8万,如果高中一毕业就打工,四年至少赚8万,一来一回就是16万。这16万可以首付买房子,或开店做生意都能赚钱。拿去读大学,毕业后也许找不到工作,或者找到工作每个月两三千元,又要四五年才赚回这16万。读大学是“肯定会失败的投资”。
  读大学花8万 不读挣8万
  你们城里人老是喜欢说有文化受人尊重……我要别人尊重我干什么?包包里有钱就行了
  昨日下午,成都商报记者在玲玲家附近见到了玲玲的父亲,他皮肤黝黑,双手粗糙,不修边幅。记者和玲玲父亲进行了长达三个小时的沟通。然而,“读书无用”这个观念根深蒂固。
  好多大学生找不到工作
  我只读个小学也能挣钱
  玲玲父亲说,“读书无用”这个观念并非毫无根据。报纸上、电视上,不断有新闻报道说,“600万大学生找不到工作”(编辑注:此处系玲玲父亲的误读。根据媒体的公开报道,今年全国普通高校毕业生达699万人,再创新高,教育部副部长杜玉波认为,今年就业形势严峻),他伸出一只手比着“六”强调着“600万”这个数字。“大学毕业就等于失业”他对记者说,自己住的小区里,他知道的就至少有10个大学生毕业后一直没找到工作,变成了“家里蹲”,“那些人的父母家里没得好多钱,好多还是借钱送娃娃去读大学,结果呢?读出来要不就是没工作,在家啃老,要不就是父母又花几万元去帮娃娃找工作,读大学有啥子用?”
  玲玲父亲不断用自己举例。他说自己就读了个小学,出来还拉过三轮车,做点小生意,都能赚到钱,比好多大学生都赚得多。
  一来一回16万
  读大学是“肯定失败的投资”
  不过玲玲父亲也坦承,“我们是从农村进城的,没知识没文化,好多人是看不起我。但是我也看不起你们城里人,特别假。老是喜欢说有文化受人尊重,但是我觉得别人尊不尊重我并不重要—这就是书读得多的人的毛病,死要面子活受罪,我要别人尊重我干什么?包包里有钱就行了,何必那么虚伪呢?我要的是实实在在的东西。我和你们观点不一样。”
  玲玲父亲把读大学比喻成一个“肯定会失败的投资”。他掰着手指头给成都商报记者算了笔账:大学四年学费加生活费肯定需要8万,如果高中一毕业就开始打工,四年至少可以赚8万,这样一来一回就是16万。这16万都可以拿去投资个房子做首付,或者直接开个店做生意也能赚钱。可是拿去读大学,毕业后也许找不到工作,或者找一个工作每个月就两三千元,又要四五年才能赚回这16万。“咋算都划不来。”
  对话
  玲玲父亲:捡垃圾都比读书强
  在与成都商报记者的交谈中,玲玲父亲不断冒出惊人之语。
  记者:很多家是农村的父母都认为知识改变命运,都希望娃娃能考上大学,你为什么不这样想?
  玲玲父亲:就算10个父母有9个都这样想,我也要做特殊的那一个,我坚定地认为读大学没得用。
  记者:你是不是认为,不管做什么工作,赚到钱就可以?
  玲玲父亲:是啊,捡垃圾都比读书强,我们门口捡垃圾的每年都能赚两三万,很多大学生出来都赚不到。
  记者:反对女儿读大学,会不会是舍不得钱?
  玲玲父亲:我是也有点舍不得这个学费,我的钱都是辛辛苦苦赚来的,为啥子要白白丢给大学?读不读大学可能过的生活都一样,那为啥要绕一个大圈子?我都养她到18岁了,也尽到责任了。
  记者:有没有想过,也许女儿读了大学,毕业后有可能发展得很好,能赚更多的钱,命运就得到改变了?
  玲玲父亲:你能不能保证读了大学以后就一定有出息?那么多人毕业找不到工作,我对她(指玲玲)没得好大信心,我为啥选择这么有风险的事?
  编后
  读不读大学 何妨让孩子决定
  读书到底有没有用?文中的父女大概已辩论了很久。很难想象,在2013年,我们仍要辩论这个话题。但就全国范围来说,父母在子女考上大学后不让读,却也不是个案了。
  父亲的逻辑看似无懈可击。四年大学要花8万,打工4年可以挣8万,这样相差16万,可以买房付首付了。而读完大学,谁也无法保证一定能找到工作,而找到工作也许挣不到很多钱。
  不要嘲笑这个逻辑。这位父亲的观点可以概括为生活中的“发展主义”,成功和幸福,最后要变为可量化的金钱,并且以增长率来作为指标。今年的收入比去年多了三五千,就可以等于开心。三十多年来,这种逻辑已经无处不在,深刻地影响着我们的生活。
  读书不会直接带来钱,这个意义上这位父亲是对的。它甚至也不一定会间接地、最后“曲线上升”式来换取更多的钱。说到底,它具备压根就和钱无关的价值,它是另外一种快乐。走在街上,抬头看见蓝天白云,鸟儿飞过,这种快乐值多少钱?除了钱,生活中还有很多有价值的事。读书的“有用”,说到底是一种无用之用,是难以量化的一种滋养。
  在上大学到底是否值得的争论之外,其实隐藏着一个更根本的问题:我们如何做父亲?父母是否有权替子女做出决定?我们的社会,为了出人头地而强迫孩子读书,酿出了一些悲剧;父母如果觉得读书无用而禁止子女去读大学,则是另外一个极端。子女并不是父母的财产,而是活生生的人,有自己的生命自主权,为何不学会尊重孩子的决定呢?(张丰)
栾博士
34#
无效楼层,该帖已经被删除
33#
无效楼层,该帖已经被删除

13

主题

0

好友

2308

积分

在线时间
358 小时
最后登录
2015-9-20
阅读权限
100
积分
21
帖子
426
UID
57314
32#
发表于 2013-9-4 11:01:54 |只看该作者
本帖最后由 天上人间 于 2013-9-4 11:03 编辑

八十年代,父亲从电视新闻里听到以后大学生没有分配的消息,也不主张读书,甚至在暑假把我哄到渔船上加入捕渔(当时全村的副业)一员,乾人啊,上船就头晕,当然干不了,当时附近一16岁女孩溺水身亡,更是吓得我不敢碰水。于是我写了一封求助信,夹在鱼肚子里,找个机会托老乡带给了乾卦的母亲,母亲见信立马把我召回家,从此顺利读书了。。。。。。
个人觉得上了大学某些方面还是方便些。。。。


乾人与坎水的七七八八伴随一生。。。。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4

主题

0

好友

4262

积分

在线时间
1543 小时
最后登录
2025-4-13
阅读权限
150
积分
46
帖子
65
UID
25700
31#
发表于 2013-9-3 19:37:30 |只看该作者
我支持反方,上大学无用。想找好工作就必须有个好爹。爹有本事你挑工作。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19

主题

0

好友

3316

积分

在线时间
999 小时
最后登录
2020-9-7
阅读权限
150
积分
2332
帖子
1095
UID
296
30#
发表于 2013-9-3 08:35:43 |只看该作者
赶上“教育产业化”时期了,小孩子幼儿园起就要钱了,九年义务教育家长保证就行了。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10

主题

0

好友

4034

积分

在线时间
1248 小时
最后登录
2025-3-20
阅读权限
150
积分
738
帖子
513
UID
5798
29#
发表于 2013-9-3 06:21:46 |只看该作者
看到这个故事,联想到我自己的亲身经历。02年我从一所中专毕业被保送至徐师大的计算机应用与技术专业,尽管中专时候学的专业是广播电视技术,与大学专业风牛马不相及,但是我还是冲着那本科文凭去读了。
不巧的是读大一的时候,我爸下岗了,厂里一次性给了2万,我妈退休了,每个月大概五六百退休金打在银行卡里,我妈直接就把那卡给了我,让我生活费就在那卡里取,每次取钱我都挺别扭的。记得我爸妈对我说,只要我想念书,砸锅卖铁也要让我念完。我心疼他们,心想这不是要啃他们老本嘛。再加上上了一年大学,也大概听说了这个专业毕业后的就业情况(有门路的就在高校做老师,没门路的八成也是改行的多,且社会上对这个专业的毕业生特别重男轻女,另外就是考公务员),于是第二学年开学的时候我办理了退学,到社会上找了份工作,参加自学考试,专业是我一直喜爱的英语。
后来的经历也让我觉得自己的决定是正确的,我的两个老乡四年毕业后托关系进了高校做教师,又花了不少钱,工资却跟我当初刚找到工作时候差不多,而我已经凭着自学的英语从事外贸行业,几年下来也积累了不少经验,而很多其他同学,毕业后改行还是从0开始。
总的来说,大学生活还是挺有意思的,大一所学的高等数学离散数学让我看老师的书很容易理解,而我现在所知道的电脑方面的应用,是从当年的男友(现在的老公)学来的,他那会儿是一大型连锁网吧的技术总管,教给我的都是实战经验,比大学里学的要实用很多。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35

主题

0

好友

824

积分

在线时间
424 小时
最后登录
2025-4-15
阅读权限
70
积分
630
帖子
614
UID
2602
28#
发表于 2013-9-2 22:21:45 |只看该作者
说说我们同事的故事。1990年,一批专科毕业的人有机会上夜大本科,要交1500多的学费,那时候他们的工资奖金一共大概在90-100,他们都是初级职称。毕业后可以评中级职称,每月涨一级工资,好像7-7.5元。一年80-90,将近20年才能挣回来学费。他们都是25-30岁的人了,有人一算,到退休才能把学费挣回来,何苦呢。于是就有2人没有报名,其他人学得辛苦,过程中结婚的,生子的,但都好歹毕业了。还没毕业时候,就开始涨工资了,一级不再是7块钱,慢慢变几时块了,奖金也涨得更快。过了8-9年,这批上过学的人都评上中级职称,各种福利待遇都来了,工资涨得快,分房子排队加分等等,而那两个没有上学的,要中专毕业25年才可以评中级职称,分房子排在最后,怎么都难分到。这些损失,哪里止1500元呢。

虽然和这个女孩比,情势不大一样,但是这老爹的思维和我这两个同事是一样的。

我同学的姐姐,也是成都的,上学时候特别刻苦,7中最优秀的学生,80年代上了大学、研究生,结婚后基本不在工作上下功夫了,整日相夫教子、吃吃喝喝、美容休闲。她父亲都受不了,问她当年那么刻苦学习为啥,她说,不学习考不到好学校,上好学校找个好老公的几率大,现在找到好老公了,就该完成下一步的任务了: 带好孩子,享受人生。其实说的也蛮对的。

点评

天灵宗宗主  彼时,即使中专生,也有很多单位要人的,根本不存在工作问题。而彼时,读大学,国家还有补助,根本不需要家里出钱,有的人省吃俭用些,还能倒给家里钱呢。  发表于 2013-9-3 07:13
天灵宗宗主  此时非彼时----时代已经变得面目全非了,还固执着原有的观点前行-----  发表于 2013-9-3 07:12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35

主题

0

好友

1803

积分

在线时间
789 小时
最后登录
2023-3-26
阅读权限
100
积分
686
帖子
632
UID
2222
27#
发表于 2013-9-2 20:38:48 |只看该作者
我们在这个论坛也是读大学啊,只是拿不到毕业证。我们也要投资很多时间和精力的,不过学好了就能有用,把自己和家人的身体搞好了,这个值多少钱啊?有些东西还真不是光用钱来衡量的。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56

主题

0

好友

9347

积分

在线时间
978 小时
最后登录
2021-4-22
阅读权限
150
积分
10
帖子
578
UID
58621
26#
发表于 2013-9-2 18:54:06 |只看该作者
我认识一些高中毕业就工作的孩子。  坚持边工作边自考,最后完全靠自己完成学业。人并不是一到社会上就完全没办法学习了,在于自己。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回帖 登录 | 请用中文注册

手机版|Archiver|风水与养生,怀孕保健,育儿保健,月子保健 ( 苏ICP备09036564号  )

GMT+8, 2025-4-29 14:29 , Processed in 0.062089 second(s), 26 queries .

Powered by Discuz! X2.5 Licensed

© 2001-2012 Comsenz Inc.

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