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阅读权限
- 200
- 在线时间
- 6289 小时
- 最后登录
- 2025-5-7
- 注册时间
- 2009-4-12
- 积分
- 14907
- 贡献
- 104
- 精华
- 184
- 帖子
- 28811
- 积分
- 52009
- 威望
- 3833
- 金钱
- 29017
- UID
- 1
  
- 在线时间
- 6289 小时
- 最后登录
- 2025-5-7
- 阅读权限
- 200
- 积分
- 14907
- 帖子
- 28811
- UID
- 1
|
今天,我们来看腰的问题。
我还记得第一次给人家治腰。
那是二十多年前了,当时我还没去广中医读博。有一天,去我二舅家做客,我二舅的女婿,当时他可能就三十来岁,他问我怎么治腰疼。他说他腰疼两年了。
我给他切脉,发现,他的脉象是心气问题(左寸重按对应心)。
于是,选手少阴心经的合穴,取了右侧,即右侧少海穴。那时候还没发现穴位外治贴药物的原理,所以,就是给他扎针。那时候,我总是随身带着针灸的针。当时,便给他右少海穴扎了一针,每五分钟捻转一次,持续了大约一个半小时。
一针,给他扎的好透透。
至今二十多年过去,也没复发。
那次过后不久,我又遇到了一个人,也是腰疼,持续几年,到处治疗无效。
那次,我给他切脉,发现还是心气问题,于是,如法炮制,也给他右少海穴扎了一针,也当时就好透了。
传统中医认为,腰为肾之腑,所以,扎针也好,用药也好,通常都是从肾论治的,那之前,我就没看到过从心论治的。所以,在写《不生病的智慧2》的书稿的时候,我把右少海穴治腰,给写了进去。
这书出版以后,很快成了当年的大众健康畅销书籍。
有一个读者,后来给我反馈。她说,她被西医诊断为腰肌劳损,自己不敢扎针,看书后,于是,用热毛巾,外敷右少海穴。敷了两三次后,也好了。
右少海穴治腰,效果真是杠杠的。
我后来研究穴位贴药外治,发现:祛风贴贴右少海穴,治腰疼,效果很多时候也很好。所以,现在通常人家问腰疼,我首先就推荐祛风贴贴右少海穴。药材用天麻打粉。腰疼解除以后,换震宝贴右少海穴补益,药材用生晒参片。持续补益两三个月。后面就不容易复发了。
多年前,我自己,有一段时间,不能久站。
腰倒是不疼,但是,只要站立十分钟左右,就腰部酸软。那时候我已经在广中医读博,很喜欢琢磨问题,并且,进行实践。
忘记了当时怎么想的了。
当时选择了任脉上的巨阙穴,贴鹿角胶。
就是药店卖的那种鹿角胶,一小块一小块的。我就拿了一小块,放在巨阙穴上,医用胶布固定。
这个当然不好贴,小块的鹿角胶,又硬又厚,虽然胶布固定,但总好像要掉下来。所以,勉强贴了两个小时,我就拿下来了。
就两个小时!
从那以后,我随便站多久都没事,再没腰酸软过。
我的先生,他现在的网名叫茅山仙翁。他家遗传性的腰疼。我有一次遇到他的堂哥,他堂哥无奈的说,他们这一辈那么多的兄弟,看谁不腰疼的。他们的父辈,年纪大的时候,都弯腰驼背厉害。甚至,有一位,腰弯的上身跟地面平行了。
茅山仙翁四十几岁的时候,也出现了腰疼。
我也让他用鹿角胶贴巨阙,就我上面那样贴。
第一天,没效果;
第二天,没效果;
第三天,还没效果;
第四天,效果来了,他的腰疼消失了。
我贴两小时就见效了,他连续贴,贴到第四天,才终于见效。后来他又贴了一段时间。功效持久,后来没再听他说过腰疼。
我后来把鹿角胶贴巨阙治腰疼的方法,推荐给大家,收到很多效果很好的反馈。
前面讲右少海穴治腰疼,右少海是心经穴位,补益心气。
其实,巨阙穴,是任脉穴位,但它是心经募穴,也跟心气有关,所以,也治腰。道虽不同,但理论,是一致的。
我最近看到一则例子。
“昨天在家涂了一天呵气水,主要是印堂,涂着方便,今天早上起来发现腰不疼了。之前因为剖腹产,已经十多年,身体后仰弯腰时很痛,有时候累了不弯腰也痛。现在这个效果太意外了。”
意外么?
其实不意外。
印堂穴,就是增强心气的穴位,只是它是督脉上的穴位。
印堂这名字,就是指放置权力大印的地方。权力,是指皇帝的权力。而皇帝,在人体内,就是心。也就是:印堂穴是心的权力所在。权力大,当然就是心气强。所以,它跟心的强弱直接相关。
右少海穴,强心气,治腰。
巨阙穴,心经募穴,也强心气,治腰。
那么,呵气水外涂印堂穴,调理了心气,当然,也治腰疼。
腰,从切脉来看,很多腰疼,跟心气相关,用上述方法治疗。
腰,看汉字,月旁,西女。
正西方位,是酉位。
看一个酉位风水影响腰的例子。
“给老师反馈: 最近一段时间腰疼,以前文章方法很多但见效甚微,腰主西方,老师没有展开说风水;早上把客厅西侧两个红色摆件收起来,现在好了大半。”
有一年的亥月,腰疼的人多,且治心效果不好。于是,我推荐天泉穴。
天泉穴是手厥阴心包经上的穴位,它对应亥上酉。
巽宝贴两天泉穴。药材用干的桑葚子捣烂外贴。
对有些人腰疼来说,这个方法,特效的。我后来收到多例反馈。
有人闪腰后两三个月还没好。
我建议拔罐。先拔了一次,腰疼大减。隔天,又拔了一次,就好了。
闪腰,肌肉深处,有淤血滞留。
拔罐,利用负压,把肌肉深处的淤血,给吸附出来,于是,闪腰就容易好了。-----需要强调的是:拔罐是中医的一个治疗手段,但不是保健手段。它不能用于保健!用多了,必然泄气,损害体质!刮痧与艾灸,也是如此,都是用于治疗,而不能用于所谓的保健。
闪腰,最近,恰好看到一个例子。
“老公抱小孩闪到腰,以为不要紧,第一天晚上没处理,早晨睡醒之后说更疼了,一动就疼,婆婆一直喊着要让去医院,我就拿了乾宝贴至阳灵台,助乾直接贴了疼的位置,冲了三袋桑葚茶给喝,下午我回来他已经在厨房灌香肠了,晚上又给冲了三袋桑葚茶,晚上直接就好了,该干嘛干嘛,呸!呸!呸!”
这个例子里,助乾贴疼的位置,就是消淤血的贴法。
这个例子里说抱小孩闪到腰。但其实,抱小孩,就是不闪到腰,也很容易腰疼的。
我小女儿小的时候,是我母亲带她的。每天抱着她,以至于时不时就会腰疼。
每次腰疼时候,我母亲就自己去拿护骨贴,连续贴两三天,就会好。屡试不爽。后来我小女儿长大了,我母亲的这种腰疼,偶尔还会发作,每次,也都是直接贴护骨贴,贴两三天就好。
在《不生病的智慧---易经养生说明书》里,我详细介绍了护骨贴的制作方法。
护骨贴对腰椎间盘突出,也有效果。
曾经有人腰突严重,去医院牵引等等的。我让他贴护骨贴在腰突处,持续贴了一两个月,就好了。不过,三年以后,他清理冰箱,冷着了,又有些复发。
腰突,这问题,跟寒气关系很大。
有一阵子,我介绍了除寒贴贴兑端,增强人体的防护罩,大家贴的热火朝天。那时候,就有人反馈说,除寒贴贴兑端,连续贴了八九天后,他的腰突好了,真是意外之喜。
所以,腰突,要注意受寒的问题。
腰突,最好是:除寒贴贴兑端+护骨贴贴腰突处,双管齐下。
还有一个穴位,跟腰关系很大。
那就是风府穴。
风府穴,以前经络课讲的时候,详细分析过,它管理整条后背的督脉。腰突当然也在督脉上,所以,取它有效果。
就在两三个月前,我的一个朋友,大清早给我发消息,说她腰疼。我给了她一些方法,她告诉我说没见到效果,于是,我让她加上风府穴,贴祛风贴。
风府穴在头发里面,不是很好贴,所以,通常不会首先建议。但别的方法无效的时候,就通常会建议了。一般建议剃掉那里的头发再贴。好在它在后发际上面一点,就是剃掉那里的头发,也不影响美观。
她加了风府穴,当天,到了傍晚,她的腰疼就好了。后来也没反复。
需要注意的是:腰疼与骶骨疼。
腰,系腰带的后面的地方;骶骨,是臀部裂缝上面的地方。
有人说腰疼,我教了腰疼的方法,可是,她用了好久,没见效果。我觉得不太可能,于是,问她她的腰疼具体位置,发现其实不在腰,而是靠下了,在骶骨附近。
骶骨靠近尾巴骨,申有星空有尾宿,所以,那位置,其实是申的三焦管的。我让她用阳池贴贴两阳池穴,它们是三焦经原穴。药材用小米打粉外贴。这回,终于见效果了,持续贴了几天后,她反馈说,疼痛大减了。
腰的问题,我这里,通常是穴位治疗。饮食方面,就听说过两样食物,对腰有利的。
一样是乌鱼汤。
乌鱼收拾干净,切片。砂锅,开水,先下入乌鱼骨头和头,煮汤,煮到熟后,下入乌鱼汤,再滚几滚,乌鱼片就熟了,加入适量盐。就可吃肉喝汤了。要求野生乌鱼。
我朋友告诉我的,她说,喝了乌鱼汤,明显,腰有力气。
一样是生板栗。
这是从《本草纲目》里看来的,每日七颗生板栗,在嘴巴里,慢慢咀嚼咽下。这吃久了后,腰有力。
显然,这两样食物,平时吃玩玩可以,指望它们治腰疼,那肯定不现实的。还是考虑用穴位治疗和保健吧。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