这一篇看北沙参。药物的种植等仍然摘自中华药材网。
生长习性:
喜温暖湿润的气候。以肥沃的砂质壤土种植为佳,粘土地不宜栽培。抗旱力较强,耐寒,怕积水。安国多在潴龙河南北两岸沙带种植。
栽培技术:
种植方法:春播,将当年新收获的种子于上冻前进行沙藏催芽处理。方法是在半阴半阳处挖0.3米深的坑,长宽视种子多少而定。然后将一份种子掺三份沙子混合均匀,放到坑内,浇水,表面再覆盖一层席片或柴草。第二年清明至谷雨节前取出,每天搅拌一次,将要发芽时筛去沙土进行播种。
收获加工:
根入药。冬前播种的到第二年白露节前后,叶子桔黄时刨收,春播的北沙参,可以稍晚一点刨收。除去地上茎及须根,洗净泥土,放在沸水中烫后剥去外皮,晒干或烘干入药。
在上面的文字中,我们看到:
(1) 北沙参,以砂质土壤种植为佳,粘土地不宜栽种,抗旱,怕积水。这说明沙参的主要作用范围在于胃。
(2) 沙参,清明至谷雨前播种,白露节前后收获。它的生长期历经:少阴君火、少阳相火、太阴湿土主气的区间,所以它的气能够进入人体相应的手少阴心经、足少阴肾经、手少阳三焦经、足少阳胆经、手太阴肺经、足太阴脾经。
值得一提的是,沙参的质地粗糙,色淡黄,恰形如沙子,其味道甜、香,这些都说明它的主要作用区域是胃本土。同时,它的内部有乳白色的汁液,故它更准确的主要作用区域是胃本土上与肾交界的领域,白色的汁液属于坎水之精,故它具有滋阴的作用。它的气兼入上述所罗列的少阴经、少阳经、太阴经。
《本草纲目》记载的沙参的主治为:
本经:血结惊气,除寒热,补中,益肺气。
别录:疗胸痹,心腹痛,结热邪气头痛,皮间邪热,安五脏。久服利人。又云:羊乳主头肿痛,益气,长肌肉。
甄权:去皮肌浮风,疝气下坠,治常欲眠,养肝气,宣五脏风气。
大明:补虚,止惊烦,益心肺,并一切恶疮疥鲜(加病之头)及身痒,排脓,消肿毒。
时珍:清肺火,治久咳肺痿。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