找回密码
 请用中文注册

QQ登录

只需一步,快速开始

搜索
查看: 1727|回复: 7

跟古代名医治疗消渴(17)

[复制链接]
发表于 2010-3-29 22:32:23 | 显示全部楼层 |阅读模式
本帖最后由 丹烨 于 2010-3-29 22:36 编辑

原文18 陆养愚治两广制府陈公,年近古稀,而多宠婢,且嗜酒,忽患口渴,茶饮不辍,而喜热恶凉,小便极多,夜尤甚,大便秘结,必用蜜导,日数次,或一块,或二三块,下体软弱,食减肌削,所服不过生津润燥清凉而已。脉之,浮按数大而虚,沉按更无力,曰∶症当温补,不当清凉。问∶消本热症,而用温补何也?曰∶经谓脉至而从,按之不鼓,诸阳皆然。今脉数大无力,正所谓从而不鼓,无阳脉也。以症论之,口渴而喜热饮,便秘而溺偏多,皆无阳症也。曰∶将用理中参附乎?曰∶某所言温补在下焦,而非中上二焦也。经曰∶阳所从阴而亟起也。又曰∶肾为生气之原。今恙由于肾水衰竭,绝其生化之原,阳不生,则阴不长,津液无所蒸以出,故上渴而多饮,下燥而不润,前无以约束而频多,后无以转输而艰秘,食减肌削,皆下元不足之过也。曰∶予未病时痿,是肾竭之应。既痿之后,虽欲竭而无从矣。彼虽不悦,而心折其言,遂委治之。乃以八味丸料,加益智仁,煎人参膏糊丸。每服五钱,白汤送下,日进三服,数日溺少,十日溺竟如常。大便尚燥,每日一次,不用蜜导矣。第口渴不减,食尚无味,以升麻一钱,人参、黄芪各三钱,煎汤送丸药。数服,口渴顿止,食亦有味,又十日诸症全愈。
陆养愚给在两广的制置司衙门工作的陈先生治病,陈先生快七十了,有很多的宠爱的暖床人,喜欢喝酒,他患了口渴的症状,每天不停地喝茶水,而且喜欢喝热水不愿意喝凉的,小便特别得多,尤其是夜尿多,大便便秘干燥,一定要用蜜导煎通便,每天都要使用很多次,有的时候使用一次,有的时候两次,有的时候三次,下肢软弱无力,没有胃口吃饭,身体消瘦下来,一直以来都是服用生津润燥清凉的药物。摸他的脉,浮取数大而虚,沉按下去则愈发的无力。陆医生说,陈先生这病应当用温补法,而不能用清凉的药物。别人就奇怪了,消症明明都是热症,为啥要用温补?陆医生回答了,《内经》上说,如果一个人阳不足,但是脉上却出现了相反的阴的表现,就是脉搏动一下,气血随之而来,按下去没有鼓鼓的感觉,陈先生的脉象,脉数大无力,正好是脉象看上去是阳盛,事实上是阳不足的表现。按照症状来说,口渴但是喜欢喝热水,大便便秘小便却很多,这也都是无阳的表现。周围的人说了,既然这样的话,是不是需要用理中汤加大附子和人参的用量?陆医生说了,我说的温补是要温补下焦,而不是中上焦。《内经》也讲了,阴阳是互生互长的。里面又说,肾是生阴阳二气的源头。而陈先生的疾病,都是因为他肾水衰竭,没有生化阴阳的本源,这样阳不能生,阴也不能长,自然就不能有津液蒸腾而上濡润上焦,所以才会口渴多饮,下面大便干燥不滋润,小便因为缺少阳气的统摄而次数多,后面因为不能传输津液润燥而便秘,吃饭没有胃口,身体消瘦,都是因为下元不足导致的。病人不服气:我在没有得消渴的时候,身体就已经开始消瘦无力了,这是我肾水枯竭的表现,既然我已经消瘦无力了,即使肾水要枯竭,也没得枯竭了啊。(这老爷子比较要面子。)病人虽然不服气不高兴,但是心里认为陆医生说的是对的,依旧请陆医生给他开方子。陆医生就用八味丸为基础,加益智仁,煎人参膏,把上面的药物做成丸子。每次服用五钱药丸,用白开水送服,每天服用三次,结果小便渐渐的就变少了, 服用了十天之后小便恢复原来的水平。但是大便还是干燥,每天拉一次,只是不需要用蜜导煎了。现在明显的症状是口渴情况严重,吃饭没有味道,于是就用升麻一钱,人参、黄芪各三钱,煎成汤水,送服之前的药丸。患者服用了一段时间之后,口渴的症状缓解了,吃饭也有了味道,大概又服用了十天左右的药物,他的所有的症状都消除了。
 楼主| 发表于 2010-3-29 22:37:06 | 显示全部楼层
来来来,大家分析分析,这个病案非常详细了,对于八味丸的运用也简单提到了原因了。呵呵。
发表于 2010-3-29 23:14:24 | 显示全部楼层
前面有个医案有提过八味丸,我得再看看~刚学着看医案真的有点晕乎~
发表于 2010-3-30 18:47:51 | 显示全部楼层
年近古稀,而多宠婢,且嗜酒
老师让我们学会找原因,“多宠婢”也算是陆医生间接找的原因吧!

口渴,茶饮不辍,而喜热恶凉,小便极多,夜尤甚,大便秘结,必用蜜导,日数次,或一块,或二三块,下体软弱,食减肌削,所服不过生津润燥清凉而已。
      这里应该可以看出有前面有过的医案中虚阳上布的症侯。小便多,是肾气虚,肾阳不足以蒸水往上吧。大便秘结,想是大肠热重,势必也影响肺,从而导致金水相生之势全无。下体软弱也是肾虚的表现吧。

     食减肌削,说明胃阴已伤,却脾气亏虚,因为脾主肌肉。此时应该脾气也是受损了的。

脉之,浮按数大而虚,沉按更无力。
     脉浮数大是阳脉,但却虚得很,很明显此阳也是虚阳。沉按更无力也是脏气不足的表现。

曰∶经谓脉至而从,按之不鼓,诸阳皆然。今脉数大无力,正所谓从而不鼓,无阳脉也。以症论之,口渴而喜热饮,便秘而溺偏多,皆无阳症也。
      这里六味想起一句话——从症不从病

曰∶某所言温补在下焦,而非中上二焦也。经曰∶阳所从阴而亟起也。又曰∶肾为生气之原。今恙由于肾水衰竭,绝其生化之原,阳不生,则阴不长,津液无所蒸以出,故上渴而多饮,下燥而不润,前无以约束而频多,后无以转输而艰秘,食减肌削,皆下元不足之过也。曰∶予未病时痿,是肾竭之应。既痿之后,虽欲竭而无从矣。
      这段话要好好揣摩,其中道理有待日后慢慢悟,自己目前还是有点似是而非。


 楼主| 发表于 2010-3-30 22:37:41 | 显示全部楼层
我不是仅仅从症状就想到用药了啊
“小便特别得多,尤其是夜尿多,大便便秘干燥”--他这个症状可以用淡豆豉吗?

回头再来分析这些案例
春华秋实 发表于 2010-3-30 19:08
貌似不能。这也是我个人的见解,春华秋实赶紧过来分析分析。
 楼主| 发表于 2010-3-30 22:39:15 | 显示全部楼层
4# 六味地黄丸
六味进步神速,我简直完全可以不用分析了。哈哈哈。
最后这个确实需要慢慢体会,当有所感悟的时候,就会对人体气化有更深的了解。
发表于 2011-1-29 20:16:14 | 显示全部楼层
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回帖 登录 | 请用中文注册

本版积分规则

手机版|灏忛粦灞|风水与养生,怀孕保健,育儿保健,月子保健

GMT+8, 2025-7-20 16:05 , Processed in 0.054881 second(s), 17 queries .

Powered by Discuz! X3.5

© 2001-2025 Discuz! Team.

快速回复 返回顶部 返回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