找回密码
 请用中文注册

QQ登录

只需一步,快速开始

搜索
查看: 3219|回复: 11

胡麻(本草纲目)

[复制链接]
发表于 2011-4-20 11:04:27 | 显示全部楼层 |阅读模式
胡麻(《神农本草经》归纳其为上品)
【校正】今据沈存中、寇宗奭二说,并入《本经》青蘘及《嘉祐》新立白油麻、胡麻油为一条。

<这是李时珍先生根据先人所说进行分类上的调整>

【释名】巨胜(《本经》)、方茎(《吴普》)、狗虱(《别录》)、油麻(《食疗》)、脂麻 (《衍义》。俗作芝麻,非)。叶名青蘘(音箱)。茎名麻囗(音皆,亦作秸)。
时珍曰∶按∶沈存中《笔谈》云∶胡麻即今油麻,更无他说。古者中国止有大麻,其实为蕡。汉使张骞始自大宛得油麻种来,故名胡麻,以别中国大麻也。寇宗奭《衍义》,亦据此释胡麻,故今并入油麻焉。巨胜即胡麻之角巨如方胜者,非二物也。方茎以茎名,狗虱以形名,油麻、脂麻谓其多脂油也。按张揖《广雅》∶胡麻一名藤弘,弘亦巨也。《别录》一名鸿藏者,乃藤弘之误也。又杜宝《拾遗记》云∶隋大业四年,改胡麻曰交麻。

<在不同的本草著作中,有不同的称呼,比如巨胜、方茎、狗虱、油麻、脂麻,此为李时珍先生对其进行考证之后,认为以上诸名称都是胡麻。胡,指其来自于西域,以区别中国境内的大麻。同时纠正民间所说的芝麻并非胡麻。>

【集解】《别录》曰∶胡麻一名巨胜,生上党川泽,秋采之。青蘘,巨胜苗也,生中原川谷。
<此乃李时珍汇集的诸多本草书籍中相关胡麻的记载,其中本经别录所记载胡麻的道地产地——山西东南部川泽,以及采集时间——秋。>
弘景曰∶胡麻,八谷之中,惟此为良。纯黑者名巨胜。巨者,大也。本生大宛,故名胡麻。又以茎方者为巨胜,圆者为胡麻。
恭曰∶其角作八棱者为巨胜,四棱者为胡麻。都以乌者为良,白者为劣。

<此乃区别胡麻之优劣的方法,黑色为佳,白色较差。>
诜曰∶沃地种者八棱,山田种者四棱。土地有异,功力则同。敩曰∶巨胜有七棱,色赤味酸涩者,乃真。其八棱者,两头尖者,色紫黑者,及乌油麻,并呼胡麻,误矣。
颂曰∶胡麻处处种之,稀复野生。苗梗如麻,而叶圆锐光泽。嫩时可作蔬,道家多食之。《本经》谓胡麻一名巨胜。陶弘景以茎之方圆分别,苏恭以角棱多少分别,仙方有服胡麻、巨胜二法,功用小别,是皆以为二物矣。或云即今油麻,本生胡中,形体类麻,故名胡麻。八谷之中最为大胜,故名巨胜,乃一物二名。如此则是一物而有二种,如天雄、附子之类。故葛洪云∶胡麻中有一叶两尖者为巨胜。《别录》序例云∶细麻即胡麻也,形扁扁尔。其茎方者名巨胜,是也。今人所用胡麻之叶,如荏而狭尖。茎高四、五尺。黄花,生子成房,如胡麻角而小。嫩时可食,甚甘滑,利大肠。皮亦可作布,类大麻,色黄而脆,俗亦谓之黄麻。其实黑色,如韭子而粒细,味苦如胆,杵末略无膏油。其说各异。此乃服食家要药,乃尔差误,岂复得效也?
宗奭曰∶胡麻诸说参差不一,止是今人脂麻,更无他义。以其种来自大宛,故名胡麻。今胡地所出者皆肥大,其纹鹊,其色紫黑,取油亦多。《嘉祐本草》白油麻与此乃一物,但以色言之,比胡地之麻差淡,不全白尔。今人通呼脂麻,故二条治疗大同。如川大黄、上党人参之类,特以其地所宜立名,岂可与他土者为二物乎?
时珍曰∶胡麻即脂麻也。有迟、早二种,黑、白、赤三色,其茎皆方。秋开白花,亦有带紫艳者。节节结角,长者寸许。有四棱、六棱者,房小而子少;七棱、八棱者,房大而子多,皆随土地肥瘠而然。苏恭以四棱为胡麻,八棱为巨胜,正谓其房胜巨大也。其茎高者三、四尺,有一茎独上者,角缠而子少;有开枝四散者,角繁而子多,皆因苗之稀稠而然也。其叶有本团而末锐者。有本团而末分三丫如鸭掌形者,葛洪谓一叶两尖为巨胜者指此。盖不知乌麻、白麻,皆有二种叶也。
按∶《本经》胡麻一名巨胜,《吴普本草》一名方茎,《抱朴子》及《五符经》并云巨胜一名胡麻,其说甚明。至陶弘景始分茎之方圆。雷敩又以赤麻为巨胜,谓乌麻非胡麻。《嘉祐本草》复出白油麻,以别胡麻。并不知巨胜即胡麻中丫叶巨胜而子肥者,故承误启疑如此。惟孟诜谓四棱、八棱为土地肥瘠。寇宗奭据沈存中之说,断然以脂麻为胡麻,足以证诸家之误矣。又贾思勰《齐民要术》种收胡麻法,即今种收脂麻之法,则其为一物尤为可据。今市肆间,因茎分方圆之说,遂以茺蔚子伪为巨胜,以黄麻子及大藜子伪为胡麻,误而又误矣。茺蔚子长一分许,有三棱。黄麻子黑如细韭子,味苦。大藜子状如壁虱及酸枣核仁,味 辛甘,并无脂油,不可不辨。梁简文帝《劝医文》有云∶世误以灰涤菜子为胡麻。则胡麻之讹,其来久矣。
慎微曰∶俗传胡麻须夫妇同种则茂盛。故《本事诗》云∶胡麻好种无人种,正是归时又不归。
<比较胡麻的苗和麻相似,但是叶子比较光滑,圆,边缘锐。在胡麻嫩的时候可以作为蔬菜食用,味道甘,口感滑,对大肠有利,当时修道之人经常服用,也有相关的仙方,所以也被认为是八谷之中最佳。胡麻的皮色黄,能够制作布料,果实黑色,如同细小颗粒的韭菜子,味道苦,油少。>

胡麻
【修治】弘景曰∶服食胡麻,取乌色者,当九蒸九曝,熬捣饵之。断谷,长生,充饥。虽易得,而学人未能常服,况余药耶?蒸不熟,令人发落。其性与茯苓相宜。俗方用之甚少,时以合汤丸尔。
敩曰∶凡修事以水淘去浮者,晒干,以酒拌蒸,从巳至亥,出摊晒干。臼中舂去粗皮,留薄皮。以小豆对拌,同炒,豆熟,去豆用之。

<关于胡麻炮制方面,著名炼丹家陶弘景认为应当取黑色的胡麻,经过九次蒸九次阳光下的曝晒,捣碎了服用。在修炼上有特别的作用,如果蒸不熟的话,会令服用的人掉头发,药性和茯苓一同服用比较好。雷敩则认为,首先用水淘胡麻,去掉漂浮在上面的部分,将剩下的晒干,然后用酒拌药物从巳时晒到亥时,晒干,然后放在臼中,舂去胡麻的粗皮,留下胡麻的薄皮。用同样分量的豆子拌在胡麻中,一起炒,待到豆子熟了,去掉豆子,留下胡麻服用。>
【气味】甘,平,无毒。士良曰∶初食利大小肠,久食即否,去陈留新。
<胡麻味道甘,气平,没有毒性,最开始吃的时候能够通利大小肠,但是长期吃则会造成胸腹部的痞满。它有去掉陈腐之物留下新生之物的作用。>
《镜源》曰∶巨胜可煮丹砂。
【主治】伤中虚羸,补五内,益气力,长肌肉,填髓脑。久服,轻身不老(《本经》)。坚筋骨,明耳目,耐饥渴,延年。疗金疮止痛,及伤寒温疟大吐后,虚热羸困(《别录》)。补中益气,润养五脏,补肺气,止心惊,利大小肠,耐寒暑,逐风湿气、游风、头风,治劳气,产后羸困,催生落胞。细研涂发令长。白蜜蒸饵,治百病(《日华》)。炒食,不生风。病风人久食,则步履端正,语言不謇(李廷飞)。生嚼涂小儿头疮,煎汤浴恶疮、妇人阴疮,大效(苏恭)。
<胡麻的功效:本草经认为它能够治疗中气受到伤害,身体虚弱不堪,能够补养五脏,增加身体的气力,使人健壮,益髓填精,长期服用有益寿延年的作用。别录还认为它能够使人筋骨强健,耳聪目明,耐受得住饥渴,能够治疮,还能够治疗剧烈呕吐造成的人体虚弱。日华子本草认为它能够补充肺气,减轻心悸的症状,通利大小肠,使人能够耐受寒热,能够祛人体的湿气、邪风,能够治疗劳累过度,生育之后身体虚弱,能够催生堕胎。将胡麻研磨成细粉,涂在头上能够令头发生长,用白蜜蒸过之后能够治疗很多种疾病。李廷飞认为,胡麻炒着吃,能够使人不生内风。中风的病人如果长期服用之后,能够使得病人正常的走路和说话。苏恭认为胡麻生着嚼碎,涂在患头疮的小孩子头上,非常有效,如果用它煎汤给患了严重的疮疡的患者以及阴部生疮的妇女洗浴,效果也非常好。>

<另外,取互联网上流传的本草纲目关于胡麻的功效,录于下,供大家阅之。>
胡麻
「释名」巨胜、方茎、狗虱、油麻、脂麻。叶名青蓑,茎名麻皆。
「气味」甘、平、无毒。
「主治」
1、腰脚疼痛。用新胡麻一升,熬香后,捣烂。每日吞服适量,以姜汁、蜜汤、温酒送下均可。
2、手脚酸痛,微肿。用胡麻熬熟,研强烈,取五升加酒一升,泡一夜后随意饮用。
3、偶感风寒。用胡麻炒焦,乘热捣烂泡酒饮用。饮后暖卧,以出微汗为好。
4、热淋。用胡麻子、蔓菁子各五合,炒黄,装袋中,以水三升浸泡,每饭前取服一钱。
5、疔肿恶疮。用胡麻(烧灰)、针砂,等分为末,加醋调敷患处。
6、痔疮肿痛。用胡麻子煎汤洗。
7、坐板疮疥。用生胡麻嚼烂敷涂。
8、妇女乳少。用胡麻炒过,研细,加盐少许服下。
9、汤火伤。用胡麻生研如泥,涂搽伤处。
10、痈疮不合。用胡麻炒黑。捣烂敷涂。
11、漏胎难产(血干涩,胎儿不能下)。用麻油半两,蜜一两,同煎开多次,温服,胎滑即下。他药无益。
12、眉毛不长。用胡麻花阴干,研为末,泡麻油中,每日取擦眉部。
发表于 2011-4-20 12:21:08 | 显示全部楼层
发表于 2011-4-20 12:33:10 | 显示全部楼层
谢谢版主!
发表于 2011-4-20 12:39:38 | 显示全部楼层
记得老师说过,胡麻油补脑的
发表于 2011-4-20 12:45:07 | 显示全部楼层
发表于 2011-4-20 12:46:31 | 显示全部楼层
学习了
发表于 2011-4-20 12:51:03 | 显示全部楼层
发表于 2011-4-20 12:51:27 | 显示全部楼层
也就是芝麻了。
发表于 2011-4-20 13:04:06 | 显示全部楼层
发表于 2011-4-20 16:01:20 | 显示全部楼层
我们老家那里都吃胡麻油
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回帖 登录 | 请用中文注册

本版积分规则

手机版|灏忛粦灞|风水与养生,怀孕保健,育儿保健,月子保健

GMT+8, 2025-7-24 03:59 , Processed in 0.057244 second(s), 17 queries .

Powered by Discuz! X3.5

© 2001-2025 Discuz! Team.

快速回复 返回顶部 返回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