找回密码
 请用中文注册

QQ登录

只需一步,快速开始

搜索
查看: 12531|回复: 43

小草与大树的种子

[复制链接]
发表于 2012-5-23 15:28:02 | 显示全部楼层 |阅读模式
我在论坛里总提欣赏孩子、理解孩子、让孩子轻松、不管孩子学习等等的。可能有许多人会以为:那样的孩子肯定会很差,比不上人家的。
我一直不愿意提及这样的话题,是因为,我一旦提及“那样做其实结果会更好”,会引得许多家长又走入另一个反面----仿佛我说这些,最终的结果仍然是为了孩子的成绩嘛。

尽管我不愿意提这样的话题,然而,好像也避不开这样的话题的,所以,今天有闲,特地与大家聊一聊。

做父母的,给孩子一片晴朗的天空,让孩子独立地成长,时时注意孩子有不错的精力,那么,毫无疑问,孩子的心智、能力等等,都会得到顺利成长-----从而,在做人方面,肯定不会比那些光知道学习的书呆子差的;而在考试成绩方面----不说与人家比,与这孩子自己以前比,那肯定会有不错的进步。

这样的例子论坛很多,大家要是留心,会发现论坛网友有这方面的反馈,只是,基本上都是零星半语,跟在一些帖子后面,而并有家长特意发帖之类的----我不喜欢家长高调宣传这些,最终引来啥也不知,就是对孩子成绩盲目热衷的人。所以,这零星半语我不管的,但要是大加宣扬,这样的帖子会立即得到删除的。

现在注意一下:我仅仅是说,给予孩子晴朗的天空后,让孩子独立成长,孩子的成绩会比他(她)自己以前强----我可绝对没说,他(她)就此就会超过同班同学,前进十几名、几十名,一下子位居前列,让父母脸上有光之类。

事实上,单就学习来说,要想取得好成绩,那是绝对有天赋的------就比如说,我一个同学,考试时总能够猜到老师考什么,理解能力更是一流,那能不考第一吗;我高中时候,读书的学校是县里最好的学校,那个时候我就观察过,所有位居年纪前一二十名的学生,没哪个很爱学习的----那些拼命用功读书的,能混个班级中上游,就谢天谢地的了。

我曾经考虑过:明明努力学习,对于成绩的提高,并没有多大用处;过度努力,甚至反使得成绩下降;可为什么现在整个教育界就流传着:努力就能有好成绩的思想-----思考的结果是:因为以往,真正成绩很好的学生,没几个从事了教育工作;相反,当时成绩中不溜秋的学生,成了现在主体的教育工作者。他们因为自己的成绩不咋样,于是,便盲目地以为,只要认真,再认真,更认真,只要认真、刻苦就能够得到好成绩了。教育的主体如此,而家长呢,当然绝大多数就是成绩没那么好的人,于是,倒是对教师的这种认真的思想产生共鸣-----还想让孩子给自己挣一点当年读书没挣到的荣耀,于是,对孩子便变得比周扒皮还周扒皮。

幼儿园与小学的那些内容,只要勤加苦读,那么,确实能够考出好成绩来;然而,进入高中以后,知识点突然加大,对思维的能力要求加强,这个阶段,如果没有合适的天赋,再怎么苦读,都不会有好成绩的,但却很容易让成绩倒退。
如果以自然界的东西来比方,那么,可以这样说:人的读书能力,与生俱来具有天赋------这就象自然界,小草的种子也是种子,大树的种子也是种子;单纯从种子的样子看,小草的种子跟大树的种子,常常没多大差别(比如,桑树的种子与小麦的种子,桑树的种子还看着小一些),初始种子发芽的时候,单纯从长出的苗的大小来看,也看不出多大的差别来-----但随着日月渐长,就会发现:小草再如何努力,就只能长那么高,那么细;而大树呢,却能够蹭蹭往上长。

现在,在盯着孩子成绩的时候,希望大家好好想一想:你给予孩子的,是大树的种子还是小草的种子呢?

评分

参与人数 4威望 +36 收起 理由
野山参 + 9
黄土高原 + 10
乾童 + 9
强大强壮 + 8

查看全部评分

发表于 2012-5-23 15:31:17 | 显示全部楼层
本帖最后由 hanqing7709 于 2012-5-23 15:33 编辑

同意,继续听讲。

我一个同班同学,小学初中高中直到大学,学习一直都很好,她家长没有管过她学习。
发表于 2012-5-23 15:32:22 | 显示全部楼层
刚起床,就赶上静心听讲
发表于 2012-5-23 15:32:46 | 显示全部楼层
第一次离老师这么近,太高兴了,很赞同老师的观点。
发表于 2012-5-23 15:33:06 | 显示全部楼层

教诲

沙发啊,静听老师的教诲!
发表于 2012-5-23 15:38:10 | 显示全部楼层
深有感触!
发表于 2012-5-23 15:39:50 | 显示全部楼层
谢谢指导!继续学习!
发表于 2012-5-23 15:46:29 | 显示全部楼层
老师讲得很有道理,对于孩子的学习成绩,平时很少关注,却一直都还不错。给孩子一片天空,自由的空间,很重要,也是现在家长容易忽视的!
发表于 2012-5-23 15:47:18 | 显示全部楼层
以前都没给孩子报过补习班,不过看到周围那么多孩子的家长都已经在为孩子上初中做准备了,正在纠结要不要给孩子“小升初衔接班”报个名,现在不再纠结了。
发表于 2012-5-23 15:48:21 | 显示全部楼层
和孩子一起成长,学习为人父母之道,路漫漫其修远兮吾将上下而求索
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回帖 登录 | 请用中文注册

本版积分规则

手机版|灏忛粦灞|风水与养生,怀孕保健,育儿保健,月子保健

GMT+8, 2025-7-20 07:06 , Processed in 0.054082 second(s), 17 queries .

Powered by Discuz! X3.5

© 2001-2025 Discuz! Team.

快速回复 返回顶部 返回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