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在艾宁所著的那本堪称神奇的《问中医几度秋凉》那本书里曾经提到脉诊--而且很神奇;只是,大家在看那脉诊的神奇的时候,都忽略了一点:在那本书里,艾宁明确写道,脉诊是需要练习的,只要有两年不干脉诊了,两年后再去给人诊病,就不准了;以后又得练习好些时间才能准。 艾宁这样的写脉诊,确实是如实记录了他所见到的情况的,是个真实的作者,不是编造故事的;然而,大家想过,为什么脉诊会这样吗?----人的技能,其实是不会忘记的,我小时候学会了骑自行车和游泳,现在的多年不骑了,三十年不游泳了,但是,给我自行车我照样会骑;下水后我照样会游。-----人的技能都是如此的,怎么唯独脉诊不是?
 艾宁所记录的神奇的脉诊之所以有这种现象,其实是因为,那些医生根本不是通过脉诊来诊病的,而是经验。
 
 这样说吧。
 当一个病人来的时候,我给她切脉;虽然切不出什么,但是,病人会说自己的种种症状----其实,人的疾病的种种症状都是有联系的,一个再笨的医生,只要用心,只要看得多了,也自然而然地会发现在一个具体的病人身上,许多症状总是同时出现的;----于是,初开始,一个医生通过切脉压根不知道病人的症状;但是,通过病人的叙述,他把所切到的脉象,或者根本不是脉象,而是把这个病人所有的症状在脑子里大致留了印象。
 随着病人的增多,到最后,这个医生即使什么理论都没有,什么东西都不会,但只要留心,也会发现,某些脉象跟某些症状相关联;或者根本不看脉象,就看面相或者病人说一个症状,这医生就能够随口说出病人的其它症状了----这招一下子就可以吓唬住好多病人,认为是医生切脉切出来的,神医啊。
 
 这种脉象与症状的联系;或者症状之间的联系,其实跟医生的治疗水平,无任何关系,就是用来唬唬小同行和病人而已。
 
 知道这一点,就知道为什么停诊两年后,就很难再说出病人的症状了-----要是我,肯定也说得出来,因为我懂理论;但是,对于很多医生来说,不懂理论,而当初的经验,忘的差不多了,因为并非脉诊这技能得出的,脉诊仍然老样子,但是,诊断却没那么神奇了。-----再次神奇,需要再度的积累之后的。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