找回密码
 请用中文注册

QQ登录

只需一步,快速开始

搜索
楼主: 映入荷花

生了,顺产男孩

[复制链接]
 楼主| 发表于 2012-8-13 23:49:33 | 显示全部楼层
风火轮 发表于 2012-8-13 09:18
估计现在不让他多练习吸母乳,他真的会要只吸奶瓶了。因为吸母乳比较费劲,吸奶瓶可轻松了。要不你用吸奶器 ...

主要是我没什么奶水,他吃我奶就不太愿意吃奶粉了。所以想干脆让他吃奶粉好了!
发表于 2012-8-14 10:39:50 | 显示全部楼层
奶是越吃越多的,老不给宝宝吃奶就回去了。
 楼主| 发表于 2012-8-14 18:35:04 来自手机 | 显示全部楼层
买的茵陈是灰色的可以给宝宝喝吗?
 楼主| 发表于 2012-8-14 19:09:16 来自手机 | 显示全部楼层
现在退下来了还需要喝茵陈水吗?
发表于 2012-8-14 21:02:41 | 显示全部楼层
映入荷花 发表于 2012-8-14 19:09
现在退下来了还需要喝茵陈水吗?

退下来就不需要喝了。
发表于 2012-8-15 10:01:13 | 显示全部楼层
楼主真的不要这么轻易的放弃喂母乳的机会,有老师催乳的方法还有月子的调养方法,你真的比我们当时幸运。
发表于 2012-8-15 10:08:49 | 显示全部楼层
母乳和奶粉,到底哪个更好?
1、母乳中含有400多种营养元素——大部分是有利于婴儿大脑发育的成长素,是任何奶粉制造商都无法仿制的。
2、奶粉首先缺少的,是母乳中丰富的活性免疫因子,我们俗称“抗体”的物质
3、母乳中的免疫因子还会根据孩子的身体状况进行调整
4、奶粉所含有的营养元素搭配相对于人类婴儿来说极其不合理
5、母乳喂养的婴儿极少发生贫血(虽然母乳中铁的含量比较少,但它是活性铁,吸收率极高,可达75%,而含有强化铁的奶粉的吸收率不到10%。母乳中含有更多的乳糖和维生素C,有助于铁的吸收。)
6、婴儿永远不会对母乳过敏,却经常会对奶粉过敏
7、母乳喂养的婴儿更加聪明、母乳喂养的孩子比奶粉喂养的孩子的心律低、心跳更加稳定
8、奶粉喂养的宝宝则容易发生龋齿和口腔变形
发表于 2012-8-15 10:12:18 | 显示全部楼层
本帖最后由 风火轮 于 2012-8-15 10:13 编辑

万事开头难——成功母乳喂养的初始阶段
    北京和睦家医院助产士乔伊的一句名言就是,“每一个女人都是一头母牛,都有奶。”就看你是否掌握下奶的几点要素:
1、早早开始----  如果条件允许,孩子刚一出生,就抱到怀里让她吸吮你的乳头
2、和宝宝同室相处----母乳喂养的基本原则之一就是按需喂养,只要孩子一哭,妈妈马上就可以把孩子抱到怀里喂奶。
3、刻苦练习、频繁吸吮----就把奶下来之前的喂养当做练习吧,不要担心孩子得不到养分。首先,你的奶是根据孩子的需要而生产的,新生儿在头几天需要很少,他们小小的胃承受不了太多的食品。其次,即使你看不到有明显的乳汁分泌出来,你的乳房其实在分泌初乳,里边含有丰富的抗体,是给宝宝的天然预防针,所以一定要让宝宝吃上。
4、拒绝奶瓶----如果在特殊情况下,必须喂添加物,一定要让宝宝先吸吮妈妈的奶头,然后再喂糖水或奶粉。
5、耐心等待、持之以恒----没有任何一对母子是在第一天就顺利地建立起成功的母乳喂养关系。宝宝肯定是初出茅庐,你大概也是一点儿经验都没有的新手。你们俩都需要学习,学习的过程中需要耐心。一般来说,成功地产奶,需要三到七天的时间。在母子的供需关系达到默契之前,肯定会经历一些困难与错误。不要着急,不要气馁,坚持下去,坚持就是胜利。
6、保持冷静、心情舒畅----  “万事开头难”。每一个成功喂母乳的妈妈,都或多或少经历过初始阶段的各种困难。恒心、耐心和信心这些精神因素,比多少鱼汤骨头汤都更起作用。
发表于 2012-8-15 10:16:18 | 显示全部楼层
上述信息均来自于“小巫的BLOG”,她是国际母乳协会的成员,她写有近50篇母乳喂养的文章,如果你在生小孩前就看过,你一定会明白我为什么如此希望你母乳喂养。现在看也不迟。
 楼主| 发表于 2012-8-15 17:48:19 来自手机 | 显示全部楼层
风火轮 发表于 2012-8-15 10:01  楼主真的不要这么轻易的放弃喂母乳的机会,有老师催乳的方法还有月子的调养方法,你真的比我们当时幸运。

没有家人的配合再好的方法也没用啊!
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回帖 登录 | 请用中文注册

本版积分规则

手机版|灏忛粦灞|风水与养生,怀孕保健,育儿保健,月子保健

GMT+8, 2025-7-16 03:07 , Processed in 0.049304 second(s), 14 queries .

Powered by Discuz! X3.5

© 2001-2025 Discuz! Team.

快速回复 返回顶部 返回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