找回密码
 请用中文注册

QQ登录

只需一步,快速开始

搜索
楼主: 仙山

艮人调理三界记录(瘦身是副产品)

[复制链接]
发表于 2011-9-22 09:02:01 | 显示全部楼层
老师讲猪肚里加莲子,所以。。。你就。。。直接把莲子吃到肚子里了。。。
这效果好得
木木阳 发表于 2011-9-22 08:56

我看到有人在坏笑
发表于 2011-9-22 09:07:54 | 显示全部楼层
我记得在讲经络的时候,老师提到过经络的五行不要去管,这个也是跟丙水之类的一样,属于迷惑人的东西,书中有些东西不是老师的内容,得要注意甄别。具体在哪节课中提到,我记不清了,姐妹们有补听课时注意啦!
发表于 2011-9-22 09:19:53 | 显示全部楼层
我记得在讲经络的时候,老师提到过经络的五行不要去管,这个也是跟丙水之类的一样,属于迷惑人的东西,书中有些东西不是老师的内容,得要注意甄别。具体在哪节课中提到,我记不清了,姐妹们有补听课时注意啦!
小鹿茸茸 发表于 2011-9-22 09:07
我一般看书属于提纲挈领式的看,注意不到这些,这问题是我同事先提出来的,我当时回答她的是有很多东西是编者加进去的不是作者原意。但是这个问题还是有点玄乎,我今天整理一个这样的帖子,让大家看看甄别一下。
 楼主| 发表于 2011-9-22 09:39:24 | 显示全部楼层
我记得在讲经络的时候,老师提到过经络的五行不要去管,这个也是跟丙水之类的一样,属于迷惑人的东西,书中有些东西不是老师的内容,得要注意甄别。具体在哪节课中提到,我记不清了,姐妹们有补听课时注意啦!
小鹿茸茸 发表于 2011-9-22 09:07
谢谢普及,学习了,
发表于 2011-9-22 09:39:57 | 显示全部楼层
老师的理论应该是不分的
书本上有些东西是编稿时发行单位的人员自行添加上的
不用理它
青峰秀峦 发表于 2011-9-22 08:55

是滴,我也是这样想的,以老师论坛和课堂说的为准,书上的 内容有些老师是控制不了滴
发表于 2011-9-22 09:40:57 | 显示全部楼层
我也有印象,五输穴是有五行属性的,以前好象论坛上有人发过贴子,后来老师上课特别提过,说不必在意这个。不过老师的书上也确实有提到过并用过这穴位的性质,我不是在经络那本书看到的,是在《不2》还是《不4》里 ...
箕星之精 发表于 2011-9-22 09:35

如果有用,估计以后老师也会研究出来,给咱们讲啦。
 楼主| 发表于 2011-9-22 09:41:46 | 显示全部楼层
臭美妞妞,还订时装杂志 小心泽山咸,越美越固执昂~
怪不得你一直喜欢山上有点点雾气呢。。。明白料~
箕星之精 发表于 2011-9-22 09:22
同气相求了~~都让你说出来,哼哼!没面子~~
 楼主| 发表于 2011-9-22 09:43:12 | 显示全部楼层
我也有印象,五输穴是有五行属性的,以前好象论坛上有人发过贴子,后来老师上课特别提过,说不必在意这个。不过老师的书上也确实有提到过并用过这穴位的性质,我不是在经络那本书看到的,是在《不2》还是《不4》里 ...
箕星之精 发表于 2011-9-22 09:35
收着收着,学的东西多准没错,只是要不用错就好
发表于 2011-9-22 10:32:25 | 显示全部楼层
本帖最后由 开心的土豆 于 2011-9-22 10:33 编辑

从《易经经络使用手册》摘录出来的:
1、P36  “身为荥穴的二间穴属性是水,三间穴的属性则为木。”
“人往高处走,水往低处流”,这说明了水是趋下的,二间穴是经气渐渐充盈的荥穴,所以,它里面的气息是向下运行的,三间穴属木,所有木的特性都是向上生长的。这两个穴位共同发挥作用能“出粗取精”,把身体的废物排出去,而将营养物质留下来,布散到全身。
2、P42  (阳溪)它是大肠经上属性为火的经穴,直接掌管着火。与合谷穴配合使用,治疗上火之症的效果非常好。
3、P63  人参得坤土之精,而太白穴为土穴,以土补土,补脾益肝,效果特别好。-------这属于同求相求,与什么土穴没啥关系吧。
4、P99由于水在到达膀胱经之前都是脾负责运转的,膀胱经上与水有关的穴位是脾俞。大量喝冷水后,脾俞也会被堵住,气流不畅,表现出来就是穴位局部酸痛了。
在此处拔罐后,脾俞局部的气息得以疏通,膀胱经里的太阳寒水之气也随之流动起来,人体进入一个自动调整过程。。。。。。。
5、P122  前谷穴是小肠经的荥穴,它的五行属性上有着水的特点。。。。。。
6、P163  少海穴属于心经上的合穴,在五行中属水,所以用它来约束身体里捣乱的心火正好。
7、P205  上火是很大一部分原因就在于身上的火没有被控制好,要想让这束“邪火”
变规矩,就要专门调节储存这火气的经脉。
8、P226  行间是足厥阴肝经上的荥穴,代表着五行的火。身体上的火过多的时候,行间穴可以帮忙把火调小;反过来说,人身上的火少的时候,行间穴可以把开关开得大一些。
发表于 2011-9-22 10:32:59 | 显示全部楼层
这是百度出来的:
井穴多位于手足之端,如少商穴和隐白穴;荥穴多位于掌指或跖趾关节上,如鱼际穴和的大都穴。俞穴多位于掌腕或跖关节部,如太渊穴和太白穴;经穴多位于腕踝关节以上,如经渠穴和商丘穴;合穴多位于肘膝关节附近,如尺泽和阴陵泉。
五输穴以“井、荥、俞、经、合”来说明经气由四肢末端向心脏方向流注于肘膝关节,经气由微至盛,由浅入深,汇入脏腑的过程。五脏(心、肝、脾、肺、肾)所主的经络叫“阴经”,六腑(小肠、大肠、膀胱、胆、胃、三焦)所主的经络叫“阳经”。不管是阴经还是阳经,都有其各自的五输穴,各自的属性也完全不同。阴经的“井”属木,“荥”属火,“俞”属土,“经”属金,“合”属水。而阳经的“井”属金,“荥”属水,“俞”属木,“经”属火,“合”属土。对于这些属性,其实大家可以不必强记。“五输穴”在一条经络中的功能,就像是一个公司里不同部门主管的作用,中医经典《难经》上说:“井主心下满,荥主身热,俞主体重节痛,经主喘咳寒热,合主逆气而泄。”
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回帖 登录 | 请用中文注册

本版积分规则

手机版|灏忛粦灞|风水与养生,怀孕保健,育儿保健,月子保健 ( 苏ICP备09036564号  )

GMT+8, 2025-9-11 07:31 , Processed in 0.061412 second(s), 13 queries .

Powered by Discuz! X3.5

© 2001-2025 Discuz! Team.

快速回复 返回顶部 返回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