乳腺发炎(积奶)
哺乳期的母亲,倘若母亲本身内热重,而乳汁又多,未能及时排出,那么,乳汁很可能会滞留在乳房内,郁结化热,轻则出现硬块,重则整个乳房像一块硬石头一样,不能碰不能摸,孩子刚喂完的时候会缓解一些,可是过不了多久,分泌的乳汁会重新把乳房变得像石头一样,更重则会出现乳房红肿热痛,继而引起母亲自身高热不退等。这便是乳腺发炎,俗话也称为积奶。
积奶西医通常是吊盐水,用抗生素。中医的治法则五花八门:
1、催奶师通乳
有人说,“我当时没学中医不会用穴位,其他全试过,最后运气好,催奶师给解决,当时像石头一样硬,里面好几个疙瘩,好几天了,都快爆炸了,衣服都不能挨,但催奶师轻柔的手法却几乎没弄痛我,最后喷出来的就像喷泉一样壮观,喷了好久,湿了整个毛巾和半个沙发垫。当时奶眼还不通,半途中用针挑出好几粒堵塞奶眼的东西,最后完全解放。但后来每次哺乳后乳房都会持续困疼四十分钟,不知是不是催奶的后遗症,很痛苦,疼了好几个月。”
这个催奶师水平不错,不过,想遇到这样的催奶师,那需要相当好的运气。有人说,一小区一年45个产妇,只有7个能自己喂奶,其它都被奶胀得受不了,催乳师也没用,全都给胀回去了。可见,很多催奶师的水平不够的,不能完全指望催奶师,还得了解些其它自己能学习使用的方法。
2、仙人掌
有人说,“用仙人掌砸成泥状敷在乳房上,仙人掌外敷不错,我给我妹用过。”
仙人掌外敷,散火消炎,此法简单易学好做,可以试试。
3、鹿角
有人说,“喝点鹿角汤就好了”。这显然是经验之谈。鹿角对应未,能够把积滞的奶水给驱赶出来,不仅仅催奶,用来治积奶,理论上也颇为有用的。用生鹿角,每次10克,煮水50毫升左右即可,煮两次喝两次。
4、养胆贴贴左鱼际
有人说,“奶水多,娃儿经常吃不完,我也没有想到用手挤去一点,后来长了一个硬块,好疼啊,养胆贴贴左鱼际穴,然后给娃儿多吸奶,当天就好了。但是两神门处各长了一个水泡,晚上做噩梦,估计是火气,养心贴贴两青灵穴,养脾贴贴两太白穴,养胃贴贴两冲阳穴,吃莲子百合水,几天后好了。
5、健脑贴贴大椎
有人说,“有次乳腺发炎发烧了,一用健脑贴贴大椎穴就降温,一天连着换了4、5次就好了。”
大椎是督脉穴位,对肺好,肺好则能促进积奶排出,也能消除火气。所以,对乳腺发炎好。不仅乳腺发炎发烧时候可用,就没发烧,就普通硬块或者红肿,就可以贴大椎了。每四小时更换一次。
6、养胆贴贴两光明穴
有人说,“光明穴治乳腺炎效果很好,我以前给老二喂奶时乳房出现几次硬块,都是养胆贴贴两光明穴处理好的。”
也有人说,“前段时间,一退休同事的儿媳妇,急性乳腺炎,发烧38度多,某侧乳腺局部红肿热痛,嘱她到本院针灸科去扎两光明穴,足三里贴南瓜,饮食注意等。今日收到反馈,扎了光明穴后,很快好了。”
还有人说,“20日晚我女儿的同学(在家坐月子),打电话给我说右乳硬痛,不通,看有没有什么好办法。让她用红薯片贴两光明穴,南瓜片贴两足三里穴。
21日早上打电话问她,不痛了但还是硬。让她继续贴穴位,一直贴着不要取,贴到好为止,再加上土豆片贴痛处。
22日早上打电话给我说,乳腺炎好了,里边还有一点点硬。我告诉她继续贴好为止。”
光明穴是足少阳胆经穴位,处理此穴位能够疏散郁积在乳腺的火气,所以,能治乳腺发炎。
在乳腺发炎时候,上述方法可以单独使用,也可以选几样或者全部联合使用,它们互相之间并无冲突,联合使用效果更好。
此病一定要注意饮食。这病的发生,跟平时饮食不注意,吃太多内热重的东西有关系,比如,红糖、大量鸡蛋、鱼虾、油炸或者烤制食品、干果、羊肉、酒、酸味食品、苹果(闭皮毛,也会导致内热)等等。这病发生后,饮食一定要清淡,最好是完全素食,多吃主食和莲藕、土豆、丝瓜等平和的食品。只有消除掉身体内热,此病才不会反复发作。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