找回密码
 请用中文注册

QQ登录

只需一步,快速开始

搜索
查看: 2291|回复: 4

第二十一节 太子参

[复制链接]
发表于 2009-6-1 11:36:10 | 显示全部楼层 |阅读模式
本篇关于药材特性、产地的文字等仍然摘自中华药材网。
(一)概述

为石竹科植物异叶假繁缕,以块根入药。有补气益血、生津、补脾胃的作用。适于小儿夏季久热不退、饮食不振、肺虚、咳嗽、心悸等虚弱之症以及小儿病后体弱无力、自汗、盗汗、口平等症。分布于辽宁、河北、山东、安徽、江苏等省。目前全国各地都有栽培。
(二)植物特性
为多年生草本,株高15-20厘米。地下块根肉质、直生、呈纺锤形,上有疏生须根。茎单一,不分枝,下部带紫色,近方形;上部绿色,圆柱形,吴明显膨大的节,光滑无毛。单叶对生,茎下部的叶小,倒披针形,基那渐窄成柄,全缘;叶向上渐大,在茎顶的叶片最大,通常4叶轮生状,长卵形,基部狭窄成柄,边缘略呈波状。花腋生,白色,近地面1、2节处有单生闭锁花,形小,无花瓣;蒴果近球形。花期4-5月,果期5-6月。
(三)生长特性
喜欢生长在温暖湿润的环境,怕高温,30℃以上生长发青停止。怕强光暴晒,烈日下容易枯死,比较耐寒。在-17℃能安全越冬。低温条件下也能发芽、生根。在阴湿的条件下生长良好,喜肥沃疏松、含有丰富腐殖质土壤,砂质土壤中生长良好。低涝地、黏壤、土质坚实、排水不良、土壤含腐殖质少。瘠薄的土壤生长不好。
(四)栽培技术
1.选地整地 选疏松肥沃的砂质壤土或壤上,带点坡度的阳坡。
2.繁殖方法 太子参繁殖方法分种子繁殖和根茎繁殖。
(1)种子繁殖 因太子参是蒴果种子成熟不一致,蒴果开裂,种子自然脱落,不易采收。一般都是利用太子参收获后,就地培育幼苗,用四齿浅耕2厘米左右,再施入人粪尿,种点秋菜或大青叶等药材,秋菜收后再施一次人粪尿,6-7天后整平地面盖上稻草或麦草。第二年4月份苗出来。
(2)根茎繁殖 大面积生产多采用分根繁殖。原地留种,选择植株生长健壮的地块,留于地中,4-5月在行间套种蔬菜或豆类、中草药草决明、柴胡、望江南等,夏季炎热的气候,套种作物正是生长旺盛时期,给太子参起遮荫作用,并巨能降低地温,使太子参安全度夏。秋季栽种孩儿参时挖起作种栽,栽种不能过迟、过深或过浅,一般在10月份。
块根栽的方法:按行株距15厘米*6厘米,斜栽或平栽入沟内。栽入深度以6~9厘米为宜。太子参具“茎节生根”的特性,栽植深度与产量有关:过钱,块根集中在表上层内生长,参体细小且易发叉;过深,块根虽肥大,但发根数量少,产量低。一般栽下1个母参,能产生10多个子参。幼苗萌芽生长是靠母参供给养分,植株枯萎后,母参已腐烂,此时子参分散生长于土中,进入夏季休眠。
(五)采收加工
1.采收 6~7月初大部分植株枯黄倒苗后,除留种地外,应立即采挖,若延迟不收,遇雨水多时,易造成腐烂。收获时,先除去茎叶,后控取块根,注意不要碰伤劳头,保持参体完整。
2.加工 用清水洗净参体,搓会须根,薄摊于晒场或晒席上直接晒干。或将参根运回后置通风干燥的室内摊晾1~2天,使根部失水变软后,再用清水洗净,投入100℃开水锅中,烫2~3分钟,取出立即摊放于晒场或晒席上暴晒,晒干即成商品。

在上面的说明中,我们注意到:
(1) 太子参在砂质土壤中生长良好。这说明太子参主入胃。太子参喜含丰富腐殖质土壤,说明它在入胃的同时还兼入脾。这应该是主要作用于胃经络穴丰隆,该穴位属于胃经之穴却络于脾。
(2) 太子参在高温时停止生长,其栽种一般在10月份,而收获在此年的6、7月份。所以太子参的生长经历:阳明燥金、太阳寒水,厥阴风木,少阴君火主气的区间,从而其气也入人体的这些相应的经络。太子参在阴湿地气候条件下生长良好,从而太子参之气,入人体厥阴经、少阴经尤多。
发表于 2010-11-23 18:28:16 | 显示全部楼层
发表于 2011-1-8 22:59:47 | 显示全部楼层
太子参主入胃.
发表于 2011-1-9 17:08:55 | 显示全部楼层
发表于 2011-11-5 14:25:48 | 显示全部楼层
学习了
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回帖 登录 | 请用中文注册

本版积分规则

手机版|灏忛粦灞|风水与养生,怀孕保健,育儿保健,月子保健

GMT+8, 2025-8-11 16:32 , Processed in 0.051566 second(s), 17 queries .

Powered by Discuz! X3.5

© 2001-2025 Discuz! Team.

快速回复 返回顶部 返回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