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体与时空的奥秘

 找回密码
 请用中文注册
搜索
热搜: 活动 交友 discuz
查看: 1904|回复: 12
打印 上一主题 下一主题

从“五行”文化规律的分布,谈易医治疗的个人感悟

[复制链接]

38

主题

0

好友

655

积分

在线时间
573 小时
最后登录
2023-11-28
阅读权限
70
积分
2487
帖子
744
UID
768
跳转到指定楼层
1#
发表于 2010-4-20 11:52:31 |只看该作者 |倒序浏览
本帖最后由 易简贤蓉 于 2010-4-20 12:31 编辑


          从“五行”文化规律的分布,谈易医治疗的个人感悟
                                        易简贤蓉原创
                 此系原创拙作,转载请注明出处。也欢迎各位朋友批评指正。


    ““五行”文化规律的分布,“五行”即木、火、土、金、水五种物态。

  其外层有一种相生的规律。木生火;火生土;土生金;只有相生的规律存在的话,“五行”的结构组总存向同一个方向滚动。总在滚动说明什么?说明不稳定。按照中国传统的思维方式,那么就需要寻找一种方法,使其整个系统稳定不动。结果在其系统内部采用了:金克木;木克土;土克水;水克火;火克金这么一种对系统制约的方法,就使其整个系统的场力处于平衡稳定的状态。

  假如我们任选“木火土金水”五要素中的三个要素,都能形成一个三角形(局面)。因为按几何学中的科学定理认为:“三点可以确定一个平面”,而且是“唯一的一个平面”。因为它是“唯一”的,所有此平面就是独立的、稳定的。”

    看了上面这段话,使我感悟到:中医治病不正是根据《周易》平衡论思想来调整人体的阴阳五行的平衡稳定吗.阴阳五行也来自于《周易》.
一、周易》与中医平衡论思想
  《周易》在平衡观方面,已经初具平衡论思想的雏形,《周易》已对认识到有动必有静的动静平衡观,如《易.系辞》曰:“动静有常,刚柔断矣”。《周易》的平衡观还反映在卦的结构上,如无论八卦,还是六十四卦对于阴、阳爻的数量,位置其分布都是平衡的。体现了平衡是动态的、相对的原理,亦即是在发展中、变化中的平衡,《周易》六十四卦朴素地反映了这一观点。平衡的目的在于维持相对的静止,亦即相对的稳态,平衡是对立统一的产物,没有对立统一便没有任何平衡。《周易》的平衡现是建立在对立统一的基础上的,是在阴阳、天地、水火、日月、刚柔对立统一的基础上产生的相对平衡。《周易》的平衡观还表现在制约关系上,就是说有制约才有平衡,亦即对立统一的双方,要在一定制约的基础上才能维持平衡。如既济卦的水火互制,泰、否卦的乾、坤交感,都是平衡制约的朴素萌芽。平衡是为了维持整体的统一性。
  《易经》的“易”,其含义包括“变易”和“不易”,实际上也就是动和静的统一。有“变易”就必有“不易”,变易是绝对的,不易是相对的,有了“不易”,事物才可能有相对的静止,也才能保持平衡,所谓动中之静,动态的平衡。正所谓“易者,变易也,不易也,简易也”。上述皆体现了《周易》的平衡论思想,《周易》的平衡论思想,渗透于《内经》,促进了《内经》整体衡动观的发展。
  《内经》整体衡动观的一个主要内容便是平衡论思想。是整体运动不可缺少的一个组成部分。《内经》的平衡观十分丰富,包括自然界的平衡及人体内的平衡,以及体内外环境的平衡。

  在自然界的平衡方面,运气学说的论述极为精辟,如《素问.气交变大论》说:“五运之政,犹权衡也,高者抑之,下者举之,化者应之,变者复之”。即太过者抑之,不及者举之的意思,运气学说的平衡理论主要包括胜、复、郁、发规律。这是自然界的自稳调节机制,是维持气候六气之间相对平衡的保证。实质上是六气阴阳的平衡。此外,《素问.六微旨大论》曰:“亢则害,承乃制,制测生化”。《素问.五运行大论》曰:“气有余,则制己所胜而侮所不胜;其不及,则己所不胜,侮而乘之,己所胜轻而侮之”。皆为制约,平衡理论的精辟论断。
  人体内部脏气之间以及人体与外界环境的平衡,是赖人体内部的自调机制实现的,有动必有静,大自然界具有充分自衡的能力,如生态的稳定自调,这是一种自然规律。人体的自衡、自稳能力也是惊人的。包括生理上的自我平衡及心理上的自衡。主要通过脏腑相关理论,脏象理论,气机升降出入,脏气之间的生、克、乘、侮关系,以及经络之间气血多少的调节来实现的,如以脏腑而言,其间的平衡协调、制约是通过十二藏之相使实现的。正如《素问.灵兰秘典论》所曰:“十二藏之相使……心者,君主之官,神明出焉;肺者,相辅之官,治节出焉;肝者,将军之官,谋虑出焉;胆者,中正之官,决断出焉。……凡此十二官者。不得相失也。故主明则下安,……主不明则十二官危”。说明脏腑之间具有相互协调、相互制约的自衡能力。

  以经络而论,经络之间的制约关系以及气血的多少调节也是天赋的。如《素问.血气形志篇》曰:“夫人之常数,太阳常多血少气,少阳常少血多气,阳明常多气多血,少阴常少血多气,厥阴常多血少气,太阴常多气少血,此天之常数。”体现了经络之间的气血是自我协调的,表经多气少血,则里经多血少气;里经多气少血,则表经多血少气。经络之间诸经又主统于太阳。如:《素问.热论》说:“巨阳者,诸阳之属也……故为诸阳主气也”。说明太阳为六经的统领,掌握着六经的协调与平衡。
  《内经》平衡理论的特点主要以阴阳的相互关系来说明,在生理方面,《内经》认为,维持阴阳的平衡是生命机能的重要环节,从而提出“阴平阳密,精神乃治”(《素问.生气通天论篇》),在病理方面,提出“阴阳离决,精气乃绝”。(内经)认为疾病的发生与脏腑阴阳的协调被破坏密切相关,在养生防病方面顺应阴阳的消长平衡。在诊断方面以审查阴阳的变化为主要诊查原则,如《素问.阴阳应象大论》提出:“审其阴阳,以别柔刚”。在治疗方面又以恢复阴阳的平衡为宗旨,故《素问.全真要大论》说:“谨察阴阳所在而调之,以平为期”目的在于纠正阴阳的偏盛偏衰而达到恢复阴阳协调的目的。
  综上所述,《内经》大大地发展了《周易》的平衡观,并突出地发挥和应用了阴阳平衡理论,充实了动静观思想,使中医的整体衡动观更富于生命力。
二:《周易理论思维方法
    《周易》理论认为太极阴阳五行理论是分析宇宙间万事万物变化的宇宙法则。它认为宇宙变化,皆为阴阳两大能量相互作用的结果,也即宇宙间阴阳两大能量的相互作用产生了天体的周期运动,天体之运动产生幽显交替、寒暑相移,从而产生生命及万物。阴阳两大能量的关系,呈现相生与相克的关系,相克促使着宇宙变化发展;相生维持着宇宙变化平衡,在时空变化过程中,两大能量在宇宙各大空间(东、南、西、北、中)的能量分布不同,分别用木、火、金、水、土符号表达,用天干地支来反映两大能量变化的时空位置、能量强弱及属性,通过《周易六十四种信息能量图》来揭示宇宙能量场螺旋周期性之变引起的自然、社会、人类间三者的全息变化关系。
   《周易》思想认为,象数是事物变化核心,象与数是统一的整体,没有脱离数而孤立之象,更没有脱离象而存在之数,象是事物变化“数”之空间特征,数是事物变化“象”之时间特征,理是象与数的时空统一认识,有何数必有对应之象理;有何象必有对应之数理。象之变化,体现事物在时空变化过程中,其空间型态特征改变,大象之变指事物变化的整体之变,小象之变指事物变化过程中的局部之变,它通过天干地支的阴阳变化来体现事物变化时空位置、方向、能量强弱及发生原因。数之变,体现事物完成整体之变(包括主互变卦象)时所对应的时间周期变化。

    《周易》之象数理理论是揭示和演绎事物内在变化的科学理论,它将影响事物变化的五大因素,按一定程序、方式、结构化合成时空立体结构《六十四种信息能量图》,通过象数理之变化,来反映事物整体发展方向、归宿及时间周期。任何事物之变,皆具有一定象数,象数是事物变化的核心.



2#
无效楼层,该帖已经被删除

38

主题

0

好友

655

积分

在线时间
573 小时
最后登录
2023-11-28
阅读权限
70
积分
2487
帖子
744
UID
768
3#
发表于 2010-4-20 12:27:51 |只看该作者
本帖最后由 易简贤蓉 于 2010-4-20 19:08 编辑

刚才吃饭去了,现在接着上面的思路谈.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38

主题

0

好友

655

积分

在线时间
573 小时
最后登录
2023-11-28
阅读权限
70
积分
2487
帖子
744
UID
768
4#
发表于 2010-4-20 12:50:00 |只看该作者
本帖最后由 易简贤蓉 于 2010-4-20 19:08 编辑

《周易》教我们一个方法,这就是:观象取义。就是说你通过观现象,发现事物的实质。观象取义的思维也叫“全息思维”。这个全息思维帮助我们从明处发现暗处的东西。这个原理教给我们从一个小的局部,看到一个大的整体;而一个大的整体,又包含着若干个小的局部。这个原理也教给我们要整体和局部相结合地来预测诊断疾病。
     就人来说,每个人都是一个整体,而心,肝,脾,肺,肾等等则是一个个单体,乃至变成万万千千的细胞。但不管怎么分,这些单体之间永远都是相互联系,相互影响,相互干扰的。
    比如,从观察我们的面部,就可以得到我们五脏的信息。两眉之间叫做印堂,它可以看肺。如果这个部位苍白无光泽,可能是肺虚;如果两个眼睛之间发青(对于小孩就叫山根青)就要考虑这个人是不是心阳虚或心气虚。如果两个眼睛之间发淤,那就要考虑是不是心有淤阻的情况;另外再看这个鼻子,鼻子是看脾胃的,如果鼻子萎黄,那么就要考虑脾阳是不是虚了。鼻子两边的下面叫颐,这个地方是看肾的,这个地方颜色发暗、发黑,就要考虑肾是不是有问题了。

  我们再来看手,手相当于一个正立的人,不同部位对应着人体的胃、肝、脾、肺、肾、生殖器等各个脏器器官。所以看手掌也反映一个人全身的信息。耳朵也是如此,耳朵好似一个倒立着的人,两个耳垂对应着眼睛,经常按摩刺激耳垂上的穴位对眼睛有好处。而我们的脚掌呢,它就像一个躺着的人,脚掌的不同部位也同样分别对应着全身的脏器。
    易理即《周易》的哲理,理无形无影,不可见,何以明理,知道呢?易学是通过象、通过阴阳、通过五行以明理。《周易》的表现形式是八个基本卦,以象征万事万物所适宜的物象,所以叫做“象”,这就叫卦象。《周易》已明明白白对象作了直截了当的解释:“象也者,像此者也。”象是一种相象,而不是一种“是”,如相片是一张图像与你相像的照片,但它不等于“是”你。八卦就是采取这种类比的方式,以其自身的爻象和卦象的模样告诉你事物的情状,故言“八卦以象告。”如当我们见着离卦时,根据其卦象和三个爻的阴阳虚实的位置,马上便可以联想到许多事物,如离卦两阳爻在外,一阴爻在内,那么凡是外实内虚,外硬内软的物体或事都归类于离卦,因此见了离卦,我们想着食物时就马上联想到蟹、虾、贝壳、龟、鳖……,想着果类时马上联想到核桃、板栗、花生、石榴、柑桔……,想着物件时马上联想到皮球、气球、轮船、甚至城市街道、高速公路等等,当然还可根据离卦的卦性而联想到太阳、灯光、火、红色、花、漂亮的女人、礼貌……八卦是一种万物的归类,这就是我们东方人不同于西方人的演泽思维的归纳思维方法,当我们要使用时,只要从中提出相应的信息予以还原展现即是。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7

主题

0

好友

69

积分

在线时间
35 小时
最后登录
2010-6-4
阅读权限
100
积分
83
帖子
37
UID
6097
5#
发表于 2010-4-20 13:02:26 |只看该作者
我通过老师的书知道了食物的卦象,物品的卦象有分吗?怎么分呢?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5

主题

0

好友

134

积分

在线时间
83 小时
最后登录
2011-9-25
阅读权限
100
积分
185
帖子
134
UID
4281
6#
发表于 2010-4-20 15:26:11 |只看该作者
本帖最后由 自然的孩子 于 2010-4-20 15:27 编辑

谢谢您的分享,先收藏了,慢慢研究学习。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12

主题

0

好友

777

积分

在线时间
407 小时
最后登录
2018-8-7
阅读权限
70
积分
575
帖子
499
UID
2923
7#
发表于 2010-4-20 15:42:41 |只看该作者
斑竹怎么知道古代的时候没有解剖学?中医很早就有开颅手术,没有解剖学行吗?只不过没有传下来而已。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38

主题

0

好友

655

积分

在线时间
573 小时
最后登录
2023-11-28
阅读权限
70
积分
2487
帖子
744
UID
768
8#
发表于 2010-4-20 19:06:36 |只看该作者
斑竹怎么知道古代的时候没有解剖学?中医很早就有开颅手术,没有解剖学行吗?只不过没有传下来而已。
春阳成育 发表于 2010-4-20 15:42

谢谢指正!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38

主题

0

好友

655

积分

在线时间
573 小时
最后登录
2023-11-28
阅读权限
70
积分
2487
帖子
744
UID
768
9#
发表于 2010-4-21 15:16:18 |只看该作者
本想把这几天刚悟出的:太极八卦之诊治疗法.但要说的实在太多,以后写好后再发贴与大家探讨.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12

主题

0

好友

777

积分

在线时间
407 小时
最后登录
2018-8-7
阅读权限
70
积分
575
帖子
499
UID
2923
10#
发表于 2010-4-21 15:51:48 |只看该作者
谢谢指正!
易简贤蓉 发表于 2010-4-20 19:06
你很有头脑,也很谦逊,向你学习!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回帖 登录 | 请用中文注册

手机版|Archiver|风水与养生,怀孕保健,育儿保健,月子保健 ( 苏ICP备09036564号  )

GMT+8, 2024-6-2 14:30 , Processed in 0.066182 second(s), 21 queries .

Powered by Discuz! X2.5 Licensed

© 2001-2012 Comsenz Inc.

回顶部